很多的声乐学习者在歌唱的时候,最为迷惑的就是头腔共鸣。头腔共鸣和鼻腔共鸣的区别在哪里?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很好的处理好头腔共鸣?我认为头腔共鸣在美声歌唱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美声唱法中头腔共鸣的分类,头腔共鸣运用的技巧,以及头腔共鸣与气息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为大家阐述了关于头腔共鸣的几个问题。
所谓的头腔共鸣,实际上是引用了头骨(医学上称之为颅骨)中的各种空窦腔体的共振的结果。头骨空腔就是鼻窦。这些含气的鼻窦空腔共计四对,左、右对称排列。每个空窦都有一个窦口与鼻腔通气。它们分别是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它们属于固定空间。体积小,位置高,这种共鸣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演唱时要注意打开颌关节,减轻下颌重量,感觉骨室有轻微振动感,眉心处也有微振感,这样歌声就集中明亮了。下面,我详细的介绍一下这四个鼻窦空腔。1、上颌窦:在鼻前庭两侧,是鼻窦中最大的空腔;2、额窦:位于两眉之中额骨内外两层骨板之间,呈上尖下宽的三棱锥体形。由于此空窦较小,易产生共鸣的高频泛音音色;3、筛窦:位于鼻腔外上方的筛骨内,是一些不规则的小空腔;4、蝶窦:位于蝶骨内,居鼻腔最后上方,左右各一而又常不对称。蝶窦因似蝴蝶形状而命名,它比额窦的容积约大两倍。以上头骨空腔,均能依照声音频率产生相应的共鸣谐振,从而使歌唱增加了明亮的共鸣泛音音色,产生出优美动听的艺术效果。首先我想明确的一点是,头腔共鸣和鼻腔共鸣不是一鼻腔的声音方向,使声音进入头腔,形成共鸣。这种控制要细心体会,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从我自己在歌唱时的感觉来说,我感觉头部像是一个前后相通的仿佛像个倒悬的瓶子,软腭后部的鼻咽口就像是瓶口。我在唱歌的时候,总是想着鼻咽口,想着声音穿过那个小口,向上送,然后注意一下声音进入的角度,应该是贴着鼻咽口的后边有种向上吹的劲儿。如果这样做,我就会很容易就找到头腔的共鸣。头腔共鸣在歌唱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低音区的时候不是太明显,特别是到了高音区,头腔共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高音区处理不好头腔共鸣就没有了高音的共鸣色彩,声音听上去像是喊出来的。这样,就失去了“歌唱”的意义,就是在喊歌了。我认为在高音区,在鼻咽腔中有种吸气的感觉,这种感觉能使声音进入头腔。这种吸气的感觉使头腔的空间向后向上扩张,软腭与小舌头微微的向上提起,硬腭有一种稍稍紧张的感觉。“这种空腔充气声音膨胀的感觉,就是‘打开头腔’的感觉”。在演唱大音量的戏剧性的歌曲时,声波需要在鼻梁及周围较大面积的骨面上振动。有经验的歌唱家们为获得头腔共鸣的感受,常常善于把声音送到头腔中去,认为这是真正的美好的歌唱,而且这种唱法,声音不会疲劳,永远年轻。在歌唱发声时感到前额和脸两颧部分有振动的感觉。发出的声音有假声的特色。同时要注意在高声区演唱时,鼻咽腔和软腭等处的肌肉的运动不可收缩过分,使音波没有流动的余地,影响了泛音音响效果。如果失去了头腔共鸣的支持作用,歌唱的寿命不但会缩短,而且声音是十分不悦耳的。歌唱家对于有浓厚头腔共鸣的发声,主观上的感觉应当是好像在“面罩”部分有振动。但是各种不同的歌唱家的这种感觉是个不相同的:男高音感到它在硬腭上面的某个地方,在颧骨部位在面颊上,男低音则经常感到在门齿后面的硬颚上
曾经有人说过:“唱歌就是唱共鸣”,唱呼吸。可见共鸣在歌唱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唱歌若不会用头腔共鸣,高音很难唱得好听,轻声也唱不好。
带气冲鼻腔发出“哼”字会,从鼻腔开始,然后到头顶,再绕到后脑勺。这样不间断第练了三个多月,头腔共鸣基本打通了。
头部有很多的共鸣腔,这个方法叫空气冲击法。
打开头腔共鸣具体方法如下:
一、
(一)口自然闭上,牙齿微微松开,气往鼻子后面的前硬颚猛冲,同时用本嗓发出这个“哼”字。
(二)方法同上,只是气从鼻腔往额头方向冲,这一步比较难,要花较长时间,眉心处可能才会有振动。以下各步练习,方法如一。
(三)气冲的位置往口腔里移一下。
(四)气冲的位置在口腔中间硬口盖部位。
(五)气往口腔后斜上方冲。
(六)气往后咽壁部位冲。
二、
(一)用假声“轰”字冲鼻腔。
(二)用假声“轰”字冲口腔各部位。
(三)用假声冲鼻腔和口腔各部位,每次把“轰”字拖三拍。
经过以上各步练习,当每一步发的声都有较强共鸣时,可以说头腔共鸣初步打开。如果再想提高,把头腔共鸣做得更好,还可做“哼鸣”字练习,只是在意识里,要让哼字冲击头骨各部位,比如头顶、后脑勺。
头腔共鸣实际上是打开鼻咽腔之后获得的声音效果,其中包括了头部上呼吸道所能及的各个不同腔体包括了:鼻咽腔、鼻腔、各个鼻窦等具备一定共鸣能力的腔体及器官,其中的声音共鸣主体是主要以几个能产生强烈反射作用的声音反射点大致为咽腔咽口部位反射区(咽音)、鼻腔硬腭反射区(前位置共鸣)、眉心筛窦反射区(面罩音)、后咽壁反射区(脑后音)等等。
哼鸣练习是学习歌唱发声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也是获得头部共鸣发声的唯一途径和手段。
无论你的能力进入到那个阶段哼鸣练习是永远适用的,即使你已经成为了歌唱家,哼鸣仍然适合你练习,可以这样说吧,唱歌的人这一辈子都要练哼鸣!
今天我们要说的主题是不同的咽腔运用,实际上这就是不同的歌曲作品所需要的风格定位。
为什么出现各种不同的唱法,而且各种不同的唱法训练都会有一个共同点,都要求保持好呼吸、都要求打开腔体、都要求保持好声音的位置。
而这个位置都被称为高位置,实际上高位置并不只是一个,因为从口咽向上到鼻咽再向上至眉心面罩还有鼻咽向前至人中硬腭,这么广大的区域任何一个点都具备了共鸣的能力,当发声的着力点不同时,所产生的声音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就给我们表达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表现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所以不同风格的作品定位,首先要求演唱者具备各种不同发声着力位置的良好把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去体现作品的内涵,去表现词曲作者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
就像马秋华教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位从事歌唱的歌者,如果一辈子只能用同一种声音唱歌,唱出来的所有作品都是一个味道,那么这位歌者就是一位失败的歌者”。
所以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去唱好歌,就要真正的做到不同的作品、不同的风格就要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
只有这样才能让听者感受到你的表演到底想要说明些什么!
《帕迷》
《嗓音解剖》解释产生嗓音神秘而复杂的原理。声音训练师和学生、声乐教师、专业歌手和演员,以及任何对嗓音原理感兴趣的人均可以从中学习嗓音解剖知识和发音原理,帮助科学有效提高歌唱技巧等。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