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呜唱法在民族唱法中是一种收效良好的练习方法.它能帮助歌唱者协调发声状态.找到声音的位置和焦点,使气息、声带振动、共鸣腔三者处于比较合适的比例关系。这种方法同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哼鸣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我们歌唱中的哼鸣要求喉咙更要放松,把哼的感觉叹在呼吸上。
做“哼唱”练习时,可以先用“闭口哼唱”,找到正确的感觉后.再用“开口哼唱”,要做到嘴巴可以任意活动或做各种咬字的动作而不影响“哼唱”的状态,每个字的转换也不会因嘴巴的动作而影响声音的完整与统一。同时,在我们的哼鸣练习中,有大哼鸣和小哼鸣之分.在练习大哼鸣时,嘴巴里面要开大一些,有空的感觉,很像小声哭泣的状态.一般从上向下叹为好,似乎把声音叹在气上了.这样就不脱离呼吸.形成了一个歌唱的整体。小哼呜在练习时,要注意喉咙打开和气息深度的保持.感觉像有一个明确的焦点.唱起来声音明亮而集中。
哼鸣唱法对调整声音的平衡,找到歌唱的整体感觉是比较有效的。在练歌时,可以先用“哼鸣”把旋律“哼”下来,然后再用“哼”的位置去念歌词,每个字都不要离开“哼鸣”的位置。这样的练习,会使声音与字在统一、协调和连贯上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贝基说:“保持面罩共鸣是美声唱法里关键的问题,没有面罩共鸣技术是有欠缺的。唱出来就是不好。因此,面罩共鸣一定要充分利用。”他在给上海音乐学院的高曼华上课时说:“你唱得不错,希望你位置更高些,尽量往面罩里集中,这里尤其是高音,出来就会更好些。”贝基指出,声音要进入面罩,要尽量靠上靠前,要声音位置高,都是强调面罩唱法的用语,是同一含义。他常提到鼻音,甚至偶尔还示范鼻音。贝基说,他意在暗示面罩共鸣离鼻音很近,提醒大家好的位置是比鼻音再高的位置。反之,如果停留在鼻音上或者比鼻音的位置还低,便不是面罩共鸣了。真正通过面罩获取的声音应该是轻松自由、富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表现力的。
面罩一词,是从外文Mask或Masque翻译过来。面罩唱法是指戴上面罩后脸部被遮盖的位置,正是人声取得主要共鸣的部位。即,指要取得软腭以上的鼻腔、上颌窦、额窦和蝶窦的共鸣。面罩唱法不仅是美声唱法的关键,也是意大利由来已久的歌唱传统。贝基说:“古代的老师只教两件事,一是打开喉咙,打哈欠;二是微笑地唱,有助于声音进入面罩。”这是因为微笑时,由于笑肌上提,那里便产生了原来没有的上颌窦共鸣,这个位置正好齐面罩的下沿。如果我们的声音进入头腔,会觉得鼻腔上达额窦,有较大的空间产生共鸣,额窦外侧的眉弓上沿,上沿和下沿,刚好勾画出面罩的轮廓,声音就送到这些地方起共鸣。
哼鸣练习是学习歌唱发声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也是获得头部共鸣发声的唯一途径和手段。
无论你的能力进入到那个阶段哼鸣练习是永远适用的,即使你已经成为了歌唱家,哼鸣仍然适合你练习,可以这样说吧,唱歌的人这一辈子都要练哼鸣!
不管是鼻腔共鸣还是头腔共鸣,都是通过哼鸣这唯一的手段才能获得的。
实际上头腔共鸣也是一种称谓,也就是头部腔体内产生的共鸣声音,当然也包括了鼻腔共鸣。
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强调和区分呢?
要想明白这其中的原因,那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正常情况下我们对于头腔共鸣的认识和定位,正常情况下我们所指的头腔共鸣,是指声音具备了清晰、明亮、圆润、等特点的比较完整的共鸣声音状态,而鼻腔共鸣只是整个头腔共鸣里面的一个部分,鼻腔共鸣可以作为头腔共鸣用来表达某些特别音色、或突出面罩共鸣时的声音需要来加强共鸣音色的比例来使用是完全可以的。
如果单独出现那么反而会成为一种问题,因为鼻腔细长的鼻道无法产生足够的空间,不能使声音产生广泛圆润的共鸣音色,而且由于注重鼻腔发音,迫使咽喉部位无法完全打开,声音出现了局部堵塞现象,我们通常称之为鼻音重。
所以说鼻腔作为头部共鸣区域包括了面罩共鸣非常重要的一个共鸣腔体,其作用和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但也只能是众多共鸣区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共鸣一定是需要各部位共同协调才是完整的,当然可以局部突出可以用来作为表达个性方法和手段,但只是稍加偏重即可,点到为止绝不可强加,否则就一定会物极毕反,鼻音太重在声乐训练过程中被称为痕迹或称毛病。
《帕迷》
《嗓音解剖》解释产生嗓音神秘而复杂的原理。声音训练师和学生、声乐教师、专业歌手和演员,以及任何对嗓音原理感兴趣的人均可以从中学习嗓音解剖知识和发音原理,帮助科学有效提高歌唱技巧等。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