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声区
也可称作混声区(Mixedregister)。在低音向高音过渡时,必经中声区,为了高、低衔接没有裂痕,在歌唱中自然出现了一种衔接区特有的非常艺术性的声区。在这个声区中,向上胸声递减,头声递增,向下反之。这样可以使胸声区与头声区的声音衔接吻合,给人以统一协调之感。它的共鸣调节大部分在鼻咽腔和喉咽腔。
练习低中高音区的衔接可以用真假转换的练习方法进行:以下几组音,可以从胸前(真声)出发——平滑上行到中声区(真假混合)——上行至高音区(假声)——下行到中声区——低声区。整个上行下行没有卡顿和断口,气息要求平稳。
ia——————
ie——————
io——————
iu——————
i——————
全腔体共鸣
在以往,都过分地强调和追求了单腔体共鸣效果。例如:在教学中,女高音、男高音只强调头声,避讳胸声;而男中音、男低音一味地追求胸声,不理睬头声。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听觉审美情趣的变化,在声乐教学中对声部共鸣腔体的选择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重视了全腔体立体声音的追求,强调打开鼻咽(通向头腔)、打开喉咽(通向胸腔)的作用,使声音在一个包括着上、中、下三个声区的管子里振荡,给人以立体声音的满足。相应地出现了全能型歌唱家,如女中音兼花腔女高音等。
谐音共鸣
也可称谐和共鸣。发声体的振动一般都是复合振动,声带也不例外,人的听觉听到的是一个音,但实际上这个声音中包括着若干个谐音,只是耳朵不易分辨。如果把第一个谐音称“基音”,那么第二、第三个谐音可称为“泛音”。这种谐音按照不同比例形成的音高,对各共鸣腔的选择有所侧重,同时又发挥全腔体的联合功能,形成了音响浓度比较大,立体感比较强的声音,这种共鸣可称谐音共鸣。
头声区
依据头腔共鸣而得名,用特殊仪器检查能发现这种振动。头声的代表音是假声,其中泛音很少。
头声区是各个声部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声区。特别是高音声部。当今人们对声音的欣赏习惯、审美情趣,着眼于声音的立体性。头声区与胸声区分别承担着高音喇叭与低音喇叭的共鸣色彩的调节作用,因此头声区声音共鸣的好坏,将决定着歌唱者声音的魅力与价值。
胸声区
这一名称的由来是由于胸廓参与共鸣的原因,如果将手放在胸壁上就会感到振动,其所产生的声音富有泛音感,并具有发胸声时的声带振动和声门闭合等特征。
胸声区的声音色彩比较接近于真声,浑厚、洪亮,各个声部都有胸声区,但它主要是男女中、低声部的主要共鸣声区。高声部也要有良好的胸声基础,否则声音纤细、无力、无根,以致影响演唱中的音色变化。
什么是鼻窦?
也叫副鼻窦,是鼻腔向周围骨质膨出的空腔。可分别称作额窦——位于额部对称的眉骨处成对生;筛窦——位于鼻桥的上端两侧对生;上颌窦——位于颧骨对生;蝶窦——位于面部两侧近耳对生。这些窦都有小孔通鼻腔,这些小小的骨腔都含气,内骨面披以黏膜。
头腔共鸣主要指鼻腔与鼻窦的共鸣作用,它们本身有固定不变的体积与形状,属于不可调节的共鸣器官,其主要作用由软腭控制,当音调升高时,软腭与悬雍垂逐步提高,以至隔开鼻腔与口腔,改变共鸣方式,声音沿骨壁传导至鼻腔和鼻窦,从而获得头部共振感的共鸣。如果患了鼻窦炎症,腔内骨壁增高,甚至分泌液状物,将直接影响头声效果。
鼻窦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
A.正面B.侧面1.额窦2.筛窦3.上颌窦4.蝶窦
良生传音
氣动而音樂
養身心
固泰平
版权申明:根据《声乐知识》系列等综合整理,如图片等有侵权请联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