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introduction
共鸣在歌唱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单纯靠声带发出的声音很小很单薄,需要共鸣把声音扩大和美化,才能获得歌唱所需要的丰满结实、明亮集中的音色。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四首影视歌曲:演唱故事片《小花》插曲《绒花》,欣赏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选唱南斯拉夫电影《桥》插曲《啊,朋友再见》及故事片《海外赤子》插曲《思乡曲》,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歌唱共鸣的运用方法,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01
《绒花》
《绒花》全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选用平实的叙述性音乐语言进入,由9+9的两个平行关系乐句构成。两乐句内部结构均为5+4的乐节。旋律进行以二度级进为主,内含小三度跳进。音乐主题在西洋大调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了中国音乐所特有的五声音调,增强了作品的民族色彩。
在节奏的运用上,曲作者精心设计了以切分节奏为主的基本节奏,在听觉上形成一咏三叹的音乐效果。歌曲的副歌部分,呼唤性、山歌风味的旋律中,连续多个三连音的运用使全曲的音乐层次逐步增涨。这部分和声功能上突出了下属和弦色彩,使得调性暂时离调至下属关系的大调,形成全曲的高潮,直至歌曲结尾处回原调。歌词部分,朴实无华的歌词创作与质朴的音乐风格相统一,歌词中叠字、叠词的运用与旋律中叠音的运用遥相呼应,既增加了音节的美感,又加深了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建议
1.欣赏故事片《小花》的相关片段,了解剧中人物如绒花般坚忍不拔的顽强品质,从而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根据上节课学习到的歌唱知识和经验学唱《绒花》。
2.学唱歌曲时,要求学生注意母音转换时声音位置的统一;运用吞汤圆的方式打开喉咙和口腔来朗读歌词,要求学生注意字与字之间在同一位置转换,也可以在唱完旋律以后直接要求学生以唱旋律的标准唱歌词,注意字与字转换时声音位置的统一。
3.要求学生合理运用共鸣腔体,用圆润通透的声音演唱,并能较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然后安排几个学生在全班演唱,大家一起分析他们演唱的优点及不足,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逐步改进自己的歌唱方法。
4.对比听赏《玫瑰三愿》,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特点。
拓展听赏
《玫瑰三愿》石倚洁
知识拓展
什么是共鸣?
共鸣是一种物理现象,是一个力撞击物体,发出基音后,经由空气或其他物质传导,把原来的声音扩大许多倍的现象。歌唱共鸣同理,因为人本身声带发出的基音是十分微弱的,只有通过人体共鸣腔体的共振,声音才会变得优美、丰满、洪亮,这种基音在共鸣腔体内引起的共振作用,就称为共鸣。
人声的共鸣腔体主要包括:胸腔、喉腔、口咽腔、鼻腔和窦等,这些腔体一般又分为不可调节共鸣腔体与可调节共鸣腔体两类。不可调节共鸣腔有:头腔(包括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鼻腔、胸腔;可调节共鸣腔有:口腔、喉腔、咽腔(包括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
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共鸣:
一、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它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不仅对丰满、优美的音色的产生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于歌唱的吐字咬字更是十分关键。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稍后拉,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咽喉向前流动.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动。口腔共鸣要有声音的“点”和“心”(即共鸣焦点),首先必须使口腔中的各有关部位唇、齿、牙、舌以及相适应的咽、喉自然地松开,会厌轻轻抬起,以使咽、喉、腔通畅,口腔壁、咽腔壁的肌肉积极坚硬,这样才会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
训练方法:
可以用吞汤圆的方法先打开喉与口腔的空间,再找共鸣。口腔的共鸣要先做一松一提。松就是放松放平舌根。检验方法是用手指按按下巴中舌根部,看看是否紧绷,如果是紧绷的,就是不正确的。放松舌根有许多方法,例如把舌头全部吐出来,左右摇头使舌晃动,不晃就是紧了。要注意使舌的形状成方形而不是尖形。有了舌的放松,再做发中高音的练习。
二、头腔共鸣
我们常常把头腔共鸣称之为头声。头腔共鸣是我们声音中最具有魅力色彩的成分。它使声音明亮、光彩、辉煌、穿透力强,尤其是男高音、女高音声部,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声音的质量。头腔共鸣产生的生理结构位置是在鼻腔上方各窦。窦部各空间有蝶窦、额窦、筛窦等。它们属于固定空间,体积小,位置高,这种共鸣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演唱时要注意打开颌关节,减轻下颌重量,感觉鼓室有轻微震动感,眉心处也有微震感,这样歌声就集中明亮了。头腔共鸣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与软腭,控制进入鼻腔的声音方向,使声音进入头腔,形成共鸣。获得头腔共鸣必须先具有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否则头腔共鸣是难以掌握的。
训练方法:
把口腔内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靠后一些,软腭和小舌头尽量上提,笑肌上提,露出上牙,下腭放下,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声波便沿着上腭骨而传到鼻咽腔、鼻腔和各窦之间,引起振动。当然要取得良好的头腔共鸣是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呼吸点、发声点和共鸣位置点这三者协调运动的基础之上的。
三、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常常在比较低的声部运用得比较多,也在各个声部的低声区运用较多。实际上在我们每个声部的所有声区,都需要有胸腔共鸣的成分,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胸腔共鸣产生时,胸肺部位的自我感觉应该是比较松弛的,气息是流动的,千万不能绷紧硬逼,如果我们憋紧了胸部,气息不能流畅,胸部不能产生充分的共振现象,那么这个高音也是比较僵硬紧张的,缺乏动感和感染力的。任何加强胸部压力的动作都会影响声音的质量,使人感觉比较沉重。
训练方法:
发声时,咽喉部呈现打哈欠状态,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继续传送到胸腔引起共鸣。胸腔共鸣的练习一定要注意松弛,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胸腔共鸣而去压迫喉头,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胸腔共鸣。
四、整体共鸣
歌唱训练的目的就是发掘人的共鸣利用状态,达到歌唱所需要的声音共鸣。人声共鸣要建立在整体的基础之上,没有喉咙的基础声音,就不能产生口腔共鸣,没有口腔共鸣的第一阶段共鸣也不可能产生鼻、头、胸等其他部位的共鸣。因为如果没有基音,就不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泛音。所以我们在追求共鸣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整体共鸣的重要性,不能片面地强调局部的突出,整体的共鸣才是丰满的、完美的。局部必须服从整体,整体是由许多局部构成,互相作用的。
每个声部都有其明显的特点,但是绝不是高声部只需要注意头腔共鸣,中低声部只注意喉咙和胸腔共鸣,这是错误的想法。任何声部都必须全面掌握整体共鸣作用,只是由于声音的特点而在表面上显得哪个部分相对突出一点。同样,我们常常说有中声区、低声区和高声区之分,因而会使得认识上产生将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分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声区,也就出现了“换声”说法,这样无形之中在概念上增加了声区的色彩不统一。
歌唱发声的共鸣效果对于歌唱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充分利用人体构造的共鸣腔体,努力控制歌唱发声,逐步训练形成空间立体感的音响,因此,歌唱的声音要有比较宽广的音域,要有相当响亮的音量,要有表达歌曲感情的各种声音色彩。这些除了要靠正确的气息控制,正确的发声方法之外,更要靠正确掌握人体对发声的共鸣作用。
02
《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该曲为二部曲式,六声羽调式。旋律缓慢、深沉、苍劲,充满了古朴的气息。音乐一开始营造出沧桑、深沉的意境,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无奈和叹息。前两句节奏形态相似,“水”“雄”两个尾字均为四拍,相对松散和开阔的节奏,表现了一去不返的历史场面。“是非”与“成败”中间的停顿,及后面两个倚音的出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之后,委婉、下行的旋律继续表达感叹的情绪。流动的间奏,好像是对历史的回顾,随后的两句以富有韵味的音调表达了超然的“白发渔樵”形象。切分节奏结合上行高亢的旋律,将歌曲推向高潮,气势宏大,情绪激昂,令人震撼。
教学建议
1.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相关片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听赏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组织学生讨论演唱者的声音特点,以及演唱方法对表现作品的作用。然后复听全曲,再随琴唱一唱第一乐段,体会演唱者的共鸣位置。
2.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以后,可安排学生自学教材中的歌唱知识《歌唱的共鸣及位置》,教师再带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教材中已安排了三首练声曲,对于训练高位置发声和声音位置的统一都十分有效,还可以把第一首练声曲用“u”母音进行训练,因为“u”母音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最容易获得集中的声音。此外也可以把第三条练声曲用唱名唱,在唱的过程中注意每个唱名母音转换时声音位置的统一。
3.练声后可让学生结合歌唱知识《歌唱的共鸣及位置》再进行讨论,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能运用到后面的歌唱实践中去。
4.对比听赏《敢问路在何方》,感受其中的音乐情绪和情感表达,并感受其歌唱时的共鸣。
拓展听赏
《敢问路在何方》蒋大为
03
《啊,朋友再见》
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片段
《啊,朋友再见》原为意大利游击队歌曲,形象地表现出游击队员对家乡的热爱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流传甚广。后被引用为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插曲,深受人们的喜爱。歌曲为四二拍子,速度稍快,弱起小节的运用使歌曲富有动感,准确地表现了游击队员机智勇敢、坚定乐观的形象。歌曲旋律舒展流畅、质朴感人,小调式音阶的运用略带伤感,表达了游击队员离开故乡去和侵略者战斗的心情。
教学建议
1.欣赏南斯拉夫电影《桥》的片段,听赏《啊,朋友再见》,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先将曲子完整哼唱一遍,然后跟随伴奏一起再哼唱一遍,对歌曲有音调转换的位置做上标记,由老师教学生如何进行声音位置的转换。
2.加上歌词,跟着伴奏一起歌唱,着重攻克歌曲声音位置的转换。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本身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对比听赏《游击队之歌》,感受历史文化下歌曲诞生的意义,体会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特点。
拓展听赏
游击队之歌
04
《思乡曲》
罗天婵演唱《思乡曲》
《思乡曲》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歌曲。曲调优美,感人至深。歌曲为单乐段曲式结构,四四拍子,节奏舒缓平稳,旋律优美起伏,具有诗的意境。第一句强调“月”字,体现了月圆思乡之情,接下来的后半句直接平稳级进到“照”字上,表达了海外赤子思念故土的情怀。第二句是对故乡清晰的回忆与深情的眷恋,更使人思绪万千。第三句旋律开始转折,由低向高上扬,音调婉转,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也割不断儿女思念祖国之情。第四句级进下行,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结束句“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重复了两遍,最后一句出现了这首歌曲中最长时值的音符,直至结束。
教学建议1.听赏《思乡曲》,体会其艺术特色。运用所学知识,先将曲子完整哼唱一遍,然后跟随伴奏一起再哼唱一遍。
2.加上歌词,跟着伴奏一起歌唱,着重攻克歌曲声音位置的转换。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本身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对比听赏由吕思清演奏的《思乡曲》,感受其中的音乐情绪和情感表达。
拓展听赏
吕思清小提琴独奏《思乡曲》
-END-
责任编辑:谷雨珊
责任校对:彭进
往期精选
湘艺版《音乐鉴赏》教学资源合集
普通高中教科书·歌唱·人声的魅力
普通高中教科书·歌唱·歌唱的呼吸
电子版教材、更多教案、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