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创口贴"
口腔创可贴(IrwinWalterScopp)
Scopp,WalterI.OralAdhesiveBandage[J].JournalofPeriodontology,,39(3):.口腔黏膜的伤口通常很快愈合,尽管周围有唾液、细菌和局部因素造成的创伤,如说话或进食时舌头或其他口腔结构的运动。然而,如果伤口被口腔内的环境微生物感染,或者覆盖伤口的凝血块受到局部条件或唾液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干扰,愈合过程会受到影响。这种并发症通常会引起病人相当大的不适或疼痛。一种能在愈合过程中有效保护口腔创口的胶布在牙科实践中非常有用。这种装置必须无*、无刺激性,并且能够在口腔潮湿的环境中保持粘附性。这些目标很难达到;然而,一种新的口腔粘贴材料--口腔创口贴(OrahesiveBandage),已经被开发出来,似乎满足了这些基本要求。在龈下刮除牙骨质和裂隙上皮后,将创护贴放置在下前部区域。
许多牙科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对OrahesiveBandage进行了初步试验,并简要介绍了他们的综合发现。
方法和材料
在这些试验中使用的OrahesiveBandage是一种无气味、无味道的圆片,由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异丁烯组成,一边是一层聚乙烯薄膜,另一边是一层可揭下的隔离纸。标准创口贴约为4x6x1/8英寸。可以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在使用创口贴之前,撕下隔离纸,露出粘合表面。将创口贴牢固地固定在适当位置至少一分钟,以开始粘附,然后利用创口贴成分的亲水性来维持粘附力。由于轻微出血增加了创口贴的附着力,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必先把伤口缝合。病人可以进食和饮水。在门诊部和私人诊所,名不同年龄段的病人都使用了这种创口贴。其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1.小手术,拔牙和腭裂手术后的外科敷料—名患者。2.粘膜表面损伤的防护贴,如口腔溃疡、牙龈裂伤区、舌和颊部病变以及其他各种口腔病变—名患者。3.牙周填塞的临时替代—87名患者。4.深部刮治后局部应用—86名患者。5.覆盖修复体—39名患者。6.浅表刮治术后局部应用—12名患者OrahesiveBandage的评估依据如下
1.在黏贴位置的粘附时间
2.保护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3.用创口贴保护的伤口愈合率与未保护伤口的愈合率比较
4.病人对创口贴的耐受性
结果
表1至表4总结了OrahesiveBandage在评估的四个区域的性能。
粘附时间(表1)
在名记录了这一信息的患者中,创口贴在放置位置的时间为零到51小时或更长时间。87.8%的患者至少保留5小时。38.8%的患者在敷贴部位停留时间超过16小时,15.1%的患者超过24小时。
临床反应(表2)
表2的脚注中列出了用OrahesiveBandage保护的伤口的临床反应的标准。这项评估记录了名患者,在这个数字中,58.3%有明显或中度好转,1.5%伤口恶化。
*根据以下标准评估伤口的临床反应:
明显改善:术后无出血,无肿胀,或仅有极轻微肿胀;无压痛或仅有极轻微触痛;外观正常或接近正常。
中度或轻度改善:轻度出血,术后数小时内完全停止;轻度至中度肿胀;轻微压痛;牙龈顶有轻微的颜色。
无变化:术后一天内持续出血;中度至中度严重肿胀;中度压痛;拔牙窝发红,有点发炎表现。
轻度或明显恶化:术后夜间或第二天有时出现中度至重度出血;严重压痛或疼痛;手术区、拔牙窝及邻近组织出现中度或重度炎症反应。
治愈率(表3)
粘贴伤口的愈合率是基于同一患者或其他具有类似伤口的患者的未粘贴伤口愈合率的比较。对例患者进行了比较。其中,近一半的粘贴伤口(49.9%)比未粘贴伤口愈合快。只有2.6%的伤口愈合速度慢于未粘贴伤口。创口贴耐受性(表4)
在整个系列中,75%的患者的耐受性被评为良好或优秀,11.6%患者的耐受性较差。副作用在任何患者中均未观察到任何可归因于使用OrahesiveBandage的刺激或其他副作用的证据。讨论
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口腔创口贴在各种牙科手术中使用是有效和安全的。这种新材料的某些应用尤其值得注意:
1.牙龈搔刮后,创口贴将牙龈牢牢地固定在清洁的牙骨质上,保护牙龈免受唾液、细菌和食物的侵害。直到口腔创口贴的发展,这种类型的封闭是不可能的。
2.拔牙后,新的创口贴在血凝块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时期保护拔牙窝伤口。因此,它是预防牙槽骨发炎的有效辅助手段。
3.在口腔病变的治疗中,口腔创口贴在放置部位固定药物,防止药物被口内液体冲走。
附着力的持续时间随放置区域和涂抹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它在附着的牙龈、上腭和牙齿等牢固附着的区域保持最长。如果大部分是固定的粘膜区域,也可以延伸到活动的组织区域。粘附在坚固粘膜上的面积越大,粘附时间越长。这种创口贴在睡眠时的停留时间也比清醒时长,因为唾液的作用减弱,而且相对没有机械干扰。
粘贴的持续时间似乎也与使用口腔创口贴的临床情况有关。在所有使用创口贴的病人中,保持在原位5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是浅表刮治术后、作为暂时的牙周充填物,或覆盖修复体。
在深部刮治术后(9.3%)、小手术、拔牙或腭部手术(15.9%)、牙周填塞物置换术(21.8%)、修复体(7.7%)和其他口腔疾病(14.7%)后,记录了超过24小时的粘连情况。
在深部刮治术后(6.9%)、小手术、拔牙或腭部手术(4.1%)和其他情况下(7.6%)记录了5小时内的粘贴情况。
研究人员获得的结果代表口腔创口贴可以在牙科的几乎每个领域应用,包括牙周病学、口腔药物学、口腔外科学、修复学、正畸学、口腔细胞学和儿童牙病学。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禁止使用创可贴:
1.它不应被用作经典牙周塞治治疗的替代品;
2.它不适用于舌头或面颊,因为这些结构的肌肉运动会使创口贴脱落。
3.它不应用于有感染存在的地方,如根尖周炎或牙周脓肿。
4.它不应该用于任何急性感染,因为封闭一个急性感染灶可能导致感染的扩散。
总结与结论
一种用于口腔湿润黏膜表面的新型创口贴已经由一些独立研究人员在名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几乎代表了牙科的各个领域,创口贴可用于各种情况,包括小手术、拔牙、刮治、修复、黏膜损伤,以及作为临时牙周填塞物的替代物。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约87%的患者的创口贴至少可在放置位置停留5小时,超过50%的患者创口贴保持在9小时或更长时间(最多51小时或更长)。75%的患者对创口贴的耐受性良好或极好。任何患者均未观察到因使用创口贴而产生的刺激或其他副作用。这些试验的结果表明,口腔创口贴在口腔内使用是安全的,它能有效地保护口腔粘膜表面的伤口和病变。"博纳贴"
博纳贴?—口腔创护贴
博纳贴?一款全新口腔创面管理高分子敷料,为优化口腔治疗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其多层复合结构可隔绝口腔创面与外部环境,提供封闭保护,使创面免受外物刺激,加速愈合。
博纳贴?优异的贴附性,可减少缝合,降低出血风险,从而简化临床操作,提高手术治疗效率。
产品介绍
博纳贴?分两层:
作用层直接贴敷于创面,24小时内逐渐溶解
保护层为厚度仅0.1mm的非溶性薄层,可充分隔绝外部污染
更多产品详情可点击此处浏览临床应用
医院周建锋医生的临床病例,种植体植入后牙槽嵴顶软组织没有完全关闭,使用博纳贴?保护创面,1天后伤口愈合良好,软组织封闭保护下方种植体进行骨结合。
博纳塞?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为从牛跟腱萃取的I型胶原蛋白。
通过专业的分离纯化、抗原端处理、交联冻干等工艺而制成的多孔柔软的海绵状医用生物材料,属于三类医疗器械。
博纳塞为白色塞状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其塞状外形有外观专利设计保护,规格有圆柱和圆台两种。
塞状外形,更利于临床操作。
作用功效
博纳塞是药监局批准兼具“止血、填充、修复”三个功效的胶原蛋白海绵。
组织修复
作为细胞生长的依附和支架,促进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分化,加速自体胶原蛋白合成。
填充保护
组织愈合期有效占位,封闭保护创面,隔离外来感染源的污染。
创面止血
胶原分子网,有效吸附、聚集、固定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快速激活内源性止血。
降解周期
博纳塞植入创面后,可隔绝外部的污染物和刺激来源,同时降低疼痛刺激。填充时的降解周期为1-4周,根据应用情况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临床应用
博纳塞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拔牙手术、种植手术、囊肿切除术、牙周手术中。
拔牙窝填充:快速有效止血(顽固易出血患者首选);稳定血凝块,预防下沉压迫神经;快速封闭,缓解疼痛,减轻拔牙术后反应;预防干槽症。加速软组织愈合,减缓骨吸收。
阻生齿拔除:有效封闭创面,加速上皮愈合,保护创面不被感染,并可有效预防7号牙远中位置的牙根敏感。
囊肿切除术:占位封闭创腔;避免死腔形成;减少术后肿胀。
即刻种植:可有效保护创面,并引导软组织再生,术后7天即可拆线。
延期种植:用博纳塞处理软组织不足,术后可有效增加角化龈。
病例分享
▲凝血功能障碍
▲拔牙后上颌窦穿孔
▲根尖囊肿摘除
▲即刻种植
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材料前必须对创面彻底清创;
2、胶原对湿润物粘附力强,在使用产品时应保持镊子、手套、纱布的干燥;
3、待血液充盈时,将材料疏松填塞,切不可挤压;
4、为保障组织修复效果,将胶原蛋白足量并疏松充满组织缺损部位;
5、足量填塞后,予以无张力缝合,固定材料防止脱落(若填充不够足量,即使缝合,仍有材料脱落的可能);
6、常温保存,切不可二次使用;
7、不可用于已知对牛??源性材料及胶原产品过敏的患者;
8、GBR手术,材料边缘填塞龈缘下,中间可暴露,缝合线不要过分收紧,以免压迫创面;
9、上颌窦提升手术时,材料勿过分卷曲填塞,以防冲击窦膜。
综上所述,在拔牙术后使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安全可靠,具有稳定血凝块、迅速止血、加速伤口愈合,而且能在人体内迅速降解、吸收,生物相容性好,在预防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出血与干槽症方面,应用胶原蛋白相比与Gelatamp胶质银止血海绵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