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精准对接,推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消费升级,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日益丰富,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本单位现状县文化旅游产业由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领导开展工作,下辖文化馆、图书馆、民俗园等场馆和8个乡镇文化服务站,随着经济的不断提升,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正不断地增长,群众的文化消费方式和习惯也越来越多的依靠网络和数字媒介。迄今为止,传统文化馆+文化站的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下,饶阳公共文旅数字化的建设及创新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受到传统运行模式的影响,文旅服务和科技的融合度不高,服务内容多样性不足,覆盖面不够广,同城区间群众接受的文旅服务不均等,这大大降低了公共文旅服务体系中的服务效能。
要促进公共文旅领域文旅和科技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文旅服务的技术支撑,重点要大力推进数字文旅建设,将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应用于公共文旅服务。加强公益性文旅单位基础数据库建设,发展网络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旅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促进群众文旅活动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开展网上预约、远程培训等数字文旅服务。
(三)建设目的和意义建立县公共文化云平台,是整合公共文旅资源,聚合公共文旅力量,增强全县的公共文旅服务能力,形成“服务某某,引领全省,共享全国”的公共文旅服务格局的必然要求。
从新时期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出发,站在“服务某某,引领全省,共享全国”的高度,实施县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项目,旨在以饶阳县现有的优良的服务体系及硬件条件为基础,应用新兴信息技术,通过八大系统的建设,突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建”、“传”、“用”、“管”方面存在的“共享不足”、“传输不畅”、“使用不便”、“管理不够”等瓶颈问题,进而推动整个饶阳县公共文旅服务体系更好更快发展。
广泛汇集县优秀文化资源和各类文献资源,通过数字化手段的智能聚合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多渠道、多终端传播,为群众了解、学习、享受文化及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便捷的平台和窗口。
本项目将实现县各级文化服务资源的共享和审批协同,方便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高群众文化场馆参与率及文化活动参与率,提高*府的监管能力、服务水平和整体效能。
“县文化云平台”将构建涵盖饶阳县公共文化的资源融合、内容生产、服务供给、群众互动、人才培养、管理评估等一体化解决方案,整合县文化馆、图书馆、社会团体、志愿者等公共文化资源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部署县多层级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系统,实现饶阳县群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公共文化信息、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最大程度发挥区域公共文化资源的价值,大幅提高县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的效能。通过平台的运营,盘活饶阳县公共文化资源,形成“信息与资源汇聚、管理与服务融合、在场与在线联动、线上与线下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
(四)实现目标(包括任务指标、技术参数、实现效果)4.1建设目标对县的共享资源、自建资源、群众文化活动和创作资源、图书馆馆藏资源、文化馆馆藏资源、旅游服务资源、互联网信息资源等进行梳理、加工制作、整合集成,向上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和河北公共文旅云,向下实现各级各类分散的文旅服务系统整合,形成统一系统架构,实现所有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服务接入,建成具有代表性的县级文旅综合服务云平台模板。融入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最终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文旅服务综合平台。用户服务覆盖终端分别为PC端网站、移动端H5网站(支撑落地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