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种植体(图1)可使患者避免植骨手术,从而减轻了患者手术创伤和经济负担,并且缩短了治疗的周期。同时,经研究证实,短种植体和上颌窦内提升在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为8~10mm条件下,二者短期临床效果并无差异,但短种植体的患者接受程度高。
上颌窦侧壁开窗植骨术(图2)最早被应用于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种植病例,这种术式是通过在上颌窦的外侧壁开窗,在直视情况下剥离上颌窦底黏膜,并在上颌窦底黏膜与骨质间植入低代谢率的骨替代材料以增加上颌窦底牙槽骨的高度,满足种植体植入的骨量需要。
该方法能获得较多的骨高度增加,同时由于在直视下操作,可以减少窦底黏膜破裂的风险,从而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塔特姆(Tatum)等首先提出了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冲顶提升术,后经夏莫斯(Summers)等改良逐渐形成现今的上颌窦冲顶挤压内提升术(图3)。与上颌窦外侧壁开窗植骨术相比,上颌窦挤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能缩短治疗时间、费用低等优点。
上颌窦挤压提升术运用于轻度和中度上颌骨骨量不足种植修复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其越来越受到种植医师的重视,但上颌窦挤压提升术具有较高的技术敏感度,需要口腔种植医师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此外,随着种植体设计和外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在保证种植体具有足够的初期稳定性的前提下,上颌窦内提升术可以被应用于严重的上颌窦骨量不足的病例中。在内提升中是否需要植入骨替代材料目前仍然没有肯定的结论,一些短期临床研究显示,无论是否使用骨替代材料都能获得较高的临床成功率。
颧骨种植体(图4)在相当于上颌第二前磨牙部位的牙槽嵴顶偏腭侧进入,沿上颌窦外侧壁插入颧骨;同时可以利于选择在前牙区植入常规种植体或者行双颧种植体的方式完成固定义齿修复。
对于严重吸收的无牙颌、先天性无牙颌及上颌骨缺损重建患者,颧种植体技术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其主要优点是避免了大量植骨手术,缩短了治疗周期。
然而,颧种植体的长期效果仍然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支持,同时一旦颧种植修复失败,取出颧种植体将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因此推荐有经验的医师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下进行该修复方案。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种植体本身的材料设计等更新,术式的选择趋向简单、有效、低风险的外科手段,相关的临床报告亦越来越多,原有的适应证选择标准亦受到挑战。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目前有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适应证的选择要在有效的条件下尽量遵循有效的简单化的原则。
作者简介
赖红昌,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口腔种植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口腔种植科主任;从事口腔种植临床及研究二十年。目前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欧洲骨结合学会(EAO)会员,国际著名杂志《临床口腔种植研究》(ClinImplantDentRelatRes)杂志、《口腔修复学杂志》(JProsthodont)编委;《生物材料学报》(ActaBiomater)等杂志审稿专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包括国际课题,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课题在内的课题。已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临床口腔种植研究》杂志、《临床牙周病学杂志》等国际著名口腔种植期刊发表近二十篇有关种植的临床研究论文,在种植美学及骨量不足的种植领域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研究生全英文教材《当代先进口腔种植》(ContemporaryAdvancesinImplantDentistry)主编,多次被国际会议邀请发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38期05版”)
“发现牙医的精彩,满足牙医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