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上颌窦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知识宝典面部神经的阻滞麻醉
TUhjnbcbe - 2021/6/18 15:59:00
刘文斌简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1537428715787300&wfr=spider&for=pc

点击进入“智美圈”,专注美容整形

学习,从“智美圈”开始

外科手术中常用到三叉神经阻滞麻醉,如在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和眼睑手术中。另外,三叉神经阻滞麻醉还可以用来治疗三又神经痛、密集型头痛和急性肿瘤性疼痛等。

随着美容皮肤科的发展,三又神经阻滞麻醉逐渐被用来减轻美容治疗过程中的痛感,如在面部深层化学剥脱、剥脱性激光治疗、注射填充、微针治疗和皮肤磨削时。

根据治疗的部位,我们需要阻断1支或多支三又神经分支。因此,额部治疗时常常需要阻断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鼻部治疗时需要阻断鼻睫神经和眶下神经。眶周和鼻部区域治疗时需要阻断匪上神经、滑车上神经、鼻睫神经和眶下神经。口周区域治疗时需要阻断眶下神经和须神经。

为了安全起见,治疗前需要问询患者的既往史,主要是凝血功能障碍问题和过敏史。面部神经阻滞的禁忌证包括局部感染、血管瘤、注射部位皮肤恶性肿瘤以及一些重要的行为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是一个相对禁忌证。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在美容治疗期间患者可以继续服用,但操作后必须进行局部压迫,以减少血肿和淤青的发生。

一、面部感觉神经及解剖

面部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又神经(第5颅神经),是颅神经中最大、最复杂的一支,含有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三叉神经传导面部皮肤、头皮、鼻黏膜、牙齿、鼻旁窦、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的触觉、痛觉、热感觉和本体感觉。另外,一些内脏传出纤维通过三叉神经控制表情肌、咀嚼肌和鼓膜张肌。三叉神经同时与自主神经系统有联系,包括视神经、蝶腭神经、睫状神经、颌下神经节、面神经、动眼神经和舌咽神经。由于三叉神经的结构复杂,所以需要掌握临床相关解剖标志,以便达到满意的神经阻滞效果。

三又神经从脑桥外侧的桥小脑角的运动和感觉神经根发出。感觉神经延伸到三又神经节(又叫半月神经节、Gasser神经节),发出3个主要分支:眼神经(V1)、上颌神经(V2)、下颌神经(V3)。每个分支对应于面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3个突:额突、上颌突和下颌突。运动神经根含有支配咀嚼肌的传入纤维,加入下颌神经。这些神经根向前外侧穿过后颅窝,越过颞骨岩部边界,达到梅克尔(Meckel)腔,后者为颅中窝硬脑膜形成的凹陷。

三叉神经的眼分支(V1)在眶上裂分为3支:额神经、鼻睫神经和泪腺神经。这3支神经从眶上裂进入到眶内。额神经分为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位于滑车上神经的外侧,从眶上孔穿出眼眶,支配上睑、额部、头皮前部和额窦的感觉。滑车上神经较小,从眶上缘的内侧穿出眶孔,支配额部内下部分和上睑内侧的感觉。泪腺神经支配泪腺和上脸部分皮肤和结膜的感觉。鼻睫神经是眼球的感觉神经。鼻睫神经的终末支加入滑车下神经和筛前神经外鼻支。筛前神经外鼻支支配鼻尖、鼻翼和前鼻腔的皮肤和黏膜的感觉。滑车下神经支配鼻根部的感觉。

三又神经的上颌分支(V2)从圆孔穿出,进入到翼腭窝,越过眶下裂,走行在眶下沟底,从眶下孔穿出,形成眶下神经。因此眶下神经一般被认为是上颌神经的延伸。眶下神经又分为不同的分支:下睑支,支配下睑皮肤和结膜的感觉;外鼻支,支配外侧鼻背的感觉;上唇支,支配颊部和部分上唇和口腔黏膜的感觉;上牙槽神经,支配上牙弓、上颌窦、颊黏膜和牙龈黏膜的感觉。另外,上颌神经在进入眶孔前,发出额神经。额神经越过眶裂,分为颧颞神经和颧面神经。这两支神经穿过颧骨,支配颞部和颧部外侧的感觉。

三叉神经的下颌分支(V3)穿过卵圆孔,到达颞下颌窝。当下颌神经越过颅底时,有三叉神经的运动神经根纤维加入,然后分出2个分支即前支和后支,再分别发出不同的分支。后支主要是感觉神经,发出耳颞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耳颞神经负责外耳(耳屏和耳轮)和颞部的皮肤感觉。舌神经负责舌和颊黏膜的感觉。下牙槽神经支配下牙、龈黏膜和下颌骨感觉。下牙槽神经的终末支为颏神经,从第2前磨牙下的颏孔穿出下颌骨,负责颏部、下唇皮肤和下唇黏膜的感觉支配。

二、麻醉前准备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放松。同时,需要标记出一些关键体表标志。

用70%的乙醇、碘伏或氯己定(洗必泰)常规消*,注意不要让消*液进入到眼睛里。采用口腔入路神经阻滞时,可以用氯己定(洗必泰)消*口腔黏膜。

三、麻醉药品

局部麻醉可使身体产生可逆性的痛觉丧失,作用机制为阻断神经元的神经冲动,可逆性减少细胞膜的去极化和复极化频率。局部麻醉主要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中钠离子的流入(尤其是电压门控钠通道)。一旦钠离子流入被阻断,动作电位就不能完成,信号传导受到抑制。

临床上常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考虑到它的血管舒张作用,操作中需要加入少量的肾上腺素,以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血肿的发生风险,并延长麻醉时间。一般情况下,2~3mL的2%利多卡因,含有或不含有肾上腺素(常规浓度1:~1:),足以达到神经阻滞的效果。为了患者舒服起见,一般应用细针头(25~30G)注射。如果需要延长麻醉时间,可应用代谢慢的麻醉药,如丁哌卡因或罗哌卡因。

对于疼痛敏感的患者,可以用4%的利多卡因、2.5%的利多卡因/2.5%的丙胺卡因或7%的利多卡因/7%的丁卡因乳膏或皮肤冷却剂先进行皮肤表面麻醉。对于晕针或心理不稳定的患者,应先进行局部麻醉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焦虑。在黏膜部位,用蘸有2%利多卡因或10%可卡因溶液的棉球、4%利多卡因乳膏、20%苯佐卡因凝胶、5%利多卡因贴片或冷冻方法先进行黏膜表面麻醉。

最后,当将针扎进皮肤后,推药前要回抽一下针芯,以防误注射到血管内。

四、眶上神经阻滞麻醉

眶上神经通过眶上裂进入到眶孔,走行在眶上壁,从眶上孔穿出,支配上睑、额部、头皮前部和额窦的感觉。眶上神经穿出眶孔的位置在眶上缘外侧2/3与内侧1/3交界处,距中线大约2.5cm。眶上孔很容易用手触摸到(图18-1)。眶上孔又叫眶上切迹,位于瞳孔中线上。

图18-1眶上神经阻滞麻醉

在眶上切迹处垂直进针,避免扎进眶上孔里,以免压迫神经,造成神经损伤。安全的方法是针尖触及骨膜后,向内侧滑行到达眶上孔,这样可以使针尖靠近眶上孔边缘。当麻醉眶上神经时,需要在眶上孔注射2~3mL麻药(2%利多卡因,加或不加肾上腺素均可)。注射过程中可能造成伴行的眶上动脉出血。注射完成后用纱布或棉球局部压迫,以防形成血肿或淤青。

五、滑车上神经阻滞麻醉

滑车上神经从眶上缘内侧穿出,负责额部中下部分和上睑内侧部分的感觉支配。神经穿出眼眶的位置在滑车和眶上孔之间。滑车上神经阻滞麻醉时,针头向内,从眶上切迹内侧向鼻根方向进针,在眶缘的内上侧壁注射1~2mL的麻药(图18-2)。注射后也要用纱布或棉球局部压迫,因为上脸皮下组织较松,要防止形成血肿和淤青。

图18-2滑车上神经阻滞麻醉

六、鼻睫神经阻滞麻醉

鼻睫神经的终末支含有滑车下神经和筛前神经的外鼻支纤维。筛前神经的外鼻支负责鼻尖、鼻翼和前鼻腔的皮肤和黏膜感觉。滑车下神经支配鼻根部的感觉。

滑车下神经和筛前神经的外鼻支阻滞麻醉位置在滑车下、内毗韧带上1cm处的眶内侧壁,进针深度为1~1.5cm,此处即为筛前孔,麻药注射量1~2mL。滑车下神经阻滞麻醉时可能触及眼动脉的终末支和眼前静脉的分支,造成球后血肿。重要的是,麻药不能含有肾上腺素,以防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

七、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眶下神经是上颌神经的分支,从眶下孔穿出到达面部。眶下神经发出多条分支:下睑分支,支配下睑皮肤和结膜的感觉;外鼻支,支配外侧鼻背的感觉;上唇支,支配颊部和部分上唇皮肤以及口腔黏膜的感觉;上牙槽神经,支配上牙弓、上颌窦黏膜、鼻腔黏膜、颊黏膜和龈黏膜感觉。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有两种方法:口内入路和口外入路。

口内入路

眶下孔在眶下缘下1.5cm,距离面部中线2.5cm处,位于瞳孔中线上,可用手触及(图18-3)。注射时可将食指放在眶下孔处,用同侧手拇指掀起上唇。用细针沿着牙槽嵴黏膜向上穿刺,到达食指处的眶下孔。为减少患者的痛感,注射前可在牙槽嵴黏膜上先进行表面麻醉。回抽后,在眶下孔处注射2~3mL麻药。在眶下缘处压迫,以免麻药向上扩散到眶周,并减少血肿和淤青的发生风险。

图18-3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内入路

口外入路

如前所述,眶下孔位置在瞳孔中线上,在上颌骨表面距离眶下缘1.5cm处可触及一个小小的凹陷(图18-4)。采用细针注射,针头一旦到达眶下孔,触及骨膜时,将针头稍微向内侧滑动。这样可以避免针头挤压神经,造成神经损伤。如果针头进入眶下孔内,应该回撤退出眶下孔,以免损伤神经。回抽后,在眶下孔处注射2~3mL麻药。同口内入路一样,注射后用纱布轻压注射部位,避免眶周发生血肿和淤青。

图18-4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外入路

颧神经阻滞麻醉

上颌神经进入眶内前,发出颧神经。颧神经越过眶下裂,分为2支:颧颞神经和颧面神经。这2支神经穿出颧骨,支配颞部和颧外侧部分的感觉。颧颞神经和颧面神经穿出颧骨的位置叫颧面孔,在眶外侧缘和眶下缘交界处下方。在此位置浸润麻醉会阻滞这2条神经。轻轻回抽后,局部注射2~3mL的麻药。注射后充分压迫眶外侧缘和眶下缘,以免麻药向上扩散到眶周,并防止形成血肿和淤青。

八、颏神经阻滞麻醉

颏神经是下牙槽神经的终末支,从下颌骨的颏孔穿出,支配颏部下唇的皮肤和下唇黏膜。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一样,颏神经阻滞麻醉也分为口内入路(图18-5)和口外入路(图18-6)两种方法。

图18-5颏神经阻滞麻醉:口内入路

图18-6颏神经阻滞麻醉:口外入路

口内入路

颏孔距离面部中线大约2cm,与眶上孔和眶下孔处于同一垂线上,位于下颌骨上。仔细触摸可确定它的位置,按压神经有“过电感”。将下唇向下牵拉,用细针头垂直牙龈黏膜,正好在颏孔上方进针。为减少患者的痛感,注射前可在牙槽峰上施行表面麻醉。回抽后局部注射2~3mL麻药。

口外入路

颏孔距离面部中线大约2cm,与眶上孔和眶下孔处于同一垂线上。颏神经斜着从颏孔穿出,在颏孔位置轻微压迫,患者会有“过电感”。用细针由内向外向颏孔穿刺,轻微回抽后,局部注射2~3mL麻药。由于颏神经对压迫非常敏感,不建议将针头插入到颏孔内,以免造成神经损伤。

九、并发症

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很少,一般包括局部感染、感觉迟钝、面部不对称、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视网膜动脉痉挛、淤青和血肿、局麻药中*、神经损伤等。尽管很少发生,一旦出现也会对患者造成影响。因此,治疗前一定要向患者详细交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十、结论

随着目前美容微创技术的发展,临床上需要应用新的麻醉技术,以减少局部麻醉和静脉麻醉的应用。尽管有一些表面麻醉剂可以减轻患者经皮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但治疗前需要较长时间的外敷,才能产生足够的止痛效果。目前疼痛生理研究的不断发展,有助于生产出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小的表面麻醉药,以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总结

·面部感觉主要由第V颅神经——三叉神经支配,它是最大的一对颅神经。·根据面部治疗的区域,需要对1条或多条三叉神经分支进行阻滞麻醉。

·瞳孔中线是三叉神经分支阻滞的重要体表标志。

·面部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操作。尽管并发症很少发生,但是一旦发生也会对患者造成影响,所以术前需要向患者交代清楚。

·随着目前微创美容治疗的发展,临床上需要研究新的麻醉技术,以减少局部麻醉和静脉麻醉的应用。

·对疼痛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发展,有助于生产出一些新的、起效快的表面麻醉药。

参考文献

[1]AlsterTS,LuptonJR.Evaluationofanoveltopicalanestheticagentforcutaneouslaserresurfacing:arandomized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识宝典面部神经的阻滞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