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1、变移上皮分布于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等泌尿道黏膜。2、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皮肤的表皮、口腔、食管、阴道等处黏膜3、单层立方上皮分布于肾小管、胆小管等处4、女性生殖系统由生殖腺(卵巢)和输送管道(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5、输卵管:子宫部、峡、壶腹和漏斗。6、输精管结扎的部位是精索部,女性则是输卵管峡部。7、脊髓分31段: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和1个尾节。8、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合称脑干。
9、胸式呼吸主要参与的肌肉是肋间外肌,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10、从桡侧向尺侧,近侧列腕骨的排列顺序是舟、月、三角、豆骨。11、视区位于枕叶,听区位于颞上回12、肩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其下壁薄弱,是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部位。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13、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14、股骨颈体角,男性平均°,女性平均°。15、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16、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向前、后移位。17、1R(伦琴)=2.58×10-4C/kg,1C/kg的照射量对应的空气的吸收剂量是33.85Gy。
18、在颞窝内侧壁上,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分支经过,骨折时易引起颅内出血。19、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8个,M层18个,O层32个,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一般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是2n2个。20、电子壳层可用K,L,M,N,O,P等符号表示。21、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22、上颌窦是最大的鼻旁窦。23、喉软骨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24、环状软骨对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极为重要作用,平对第6颈椎。25、会厌软骨防止食物误入喉腔。26、一般人眼识别的密度范围是0.20~2.0。27、诊断X线照片影像的密度范围是0.25~2.0。28、未满16岁者不得参与放射工作。29、能表示固有滤过的是铝当量;表示防护性能的是铅当量。30、X线的主防护是指对原发射线的防护;副防护是指对散射线、漏射线的防护。31、1eV=1.63×10-19J。32、脑颅有8块颅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33、面颅有15块颅骨。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34、颅中窝的蝶骨上面的凹窝叫垂体窝,有垂体。相关专业知识
1、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InformationSystem,CIS)
2、放射学信息系统(RadiologyInformationSystem,RIS)
3、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
4、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
5、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DICOM)
6、普通旋转阳极50Hz启动理论转速rpm(转/分),实际rpm(转/分)。高速旋转阳极Hz启动理论转速rpm(转/分),实际rpm(转/分)。
7、旋转阳极X线管的热量主要通过热辐射散热,固定阳极靠热传导。
8、高压变压器特点:高压变压器次级输出电压高、连续负载小,瞬间负载大、容量小、中心点接地。高压变压器容量就可以按同容量的一般电力变压器容量的1/3设计。
9、高压交换闸是电磁继电器的变形。特点是有很高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能承受最高电压;接点压力强,接触良好,触点接触面积大且富有弹性,才能保证不产生接触电阻。
10、高压电缆由内向外分为5层:
(1)导电芯线:最内层。三芯供双焦点X线管使用。四芯供三极双焦点X线管。
(2)高压绝缘层:位于芯线外周,绝缘橡胶制成,较厚,为高压电缆的主绝缘层。
(3)半导体层:位于主绝缘层外周,较薄。其作用是消除绝缘层与金属屏蔽之间的静电,防止静电放电,保护高压电缆。
(4)金属屏蔽层:位于半导体层外周,其作用是一旦绝缘层被击穿,芯线的高压只能与地短路,不会对病人及工作人员造成危险。
(5)保护层:在电缆的最外层。
11、影响密度分辨率的因素:①剂量:增加剂量,噪声减少,密度分辨率增高。②层厚:越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越高,密度分辨率下降,层厚增加,密度分辨率提高,而空间分辨率下降。③体素:尺寸越大密度分辨率高。④重建算法:软组织算法提高密度分辨率,但空间分辨率降低。
12、PACS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数字影像采集、通讯和网络、医学影像存储、医学影像管理、各类工作站五个部分。
13、CCD摄像器件由光电转换、电荷存储、电荷转移以及信号输出等部分构成。
14、密度分辨率:又称低对比分辨率。表示能够分辨组织之间最小密度的能力。
15、空间分辨率又称高对比分辨率。指在密度对比大于10%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表示方法是分辨每厘米的线对数(LP/cm),或能分辨的最小线径mm。换算关系:5÷线对数(LP/cm)=可分辨的最小线径(mm)。
16、与CR相比,DR的优势是直接数字成像。
17、DR优势和特点:工作流程快、信号损伤少、图像失真小、辐射剂量低、图像动态范围宽、可动态观察。
17、CT的X线管一般采用:闭路油循环风冷散热
18、高档DSA机组X线管采用管套内冷水循环散热
19、我国电视标准规定将一幅图像垂直分成行,宽高比为4:3,隔行扫描,每秒传送25帧(50场),负极性调制。
20、缩小增益:增强器的输入面积较大,输出屏面积较小,把较大面积上的亮度聚集在较小面积上,使亮度得到提高,称作缩小增益。
专业知识
1、影响X线照片影像质量五大的因素:物理因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几何因素(失真度)
2、X线对比度包括肢体对比度、射线对比度、胶片对比度和X线照片对比度。
3、射线对比度的基础是肢体对比度。
4、普通X胶片采用的卤化银主要是溴化银。胶片感光发生是氧化还原反应。
5、医用打印机打印有湿式激光胶片成像、干式激光胶片成像、热敏胶片成像、喷墨成像等几种方式成像的打印机。
6、激光打印的优点:影像打印质量好、多接口性、连续打印、高效性、具有质量控制系统、文字注释、网络化。
7、激光胶片的特点:分辨率高、感光度高、加工过程耗能低、形成的影像稳定、含银量低、显影加工过程无污染、成本低。
8、使用激光胶片应注意防热源,胶片不能弯折,保存温度5-20°为宜。
9、医用专业打印有干、湿式激光胶片成像、热敏胶片成像、喷墨成像等。
10、视频多幅相机主要通过CRT(阴极射线管)显像。
11、IP在X线照射下受到第一次激发时储存连续的模拟信息,形成潜影。
12、光电倍增管(PMT)将IP发出的荧光转换为相应强弱的电信号。
13、“光激励荧光体(PSP)”,具有“光激励发光(PSL)”的特性。
14、IP荧光体中,微量的Eu2+混杂物加在光激励荧光体中,也叫做活化剂,形成了发光中心。
15、减少到达被照体之前的焦点外射线,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多叶遮线器。
16、骨质疏松、肺气肿行平片检查时,摄影条件应相应减少20%。
17、有利于观察四肢骨质破坏的是高对比处理、弱空间频率处理结合。有利于观察脊柱侧弯的是动态压缩处理。有利于观察乳腺的是低对比处理、强空间频率处理结合。
18、CT的成像方式是数据重建。
19、线性内插的含义是:螺旋扫描数据段的任意一点,可以采用相邻两点扫描数据通过插值,然后再采用非螺旋CT扫描的图像重建方法,重建一幅断面图像。目前最常用的数据内插方式线性内插方法有°线性内插和°线性内插。
20、致密型乳腺采用钼/钨、钼/铑双靶X线机。
21、移动模糊:①生理性移动,如呼吸、心脏搏动、胃肠蠕动、痉挛等,其中只有呼吸移动可以通过屏息暂时加以控制,余下不受控制;②意外性移动,如体位移动,可以人为控制。
22、CT具有断层影像图像无重叠,密度分辨率高,解剖结构显示清楚等特点。
23、最早使用数字化成像的设备是CT。
24、使用滤线栅的注意事项:不能将滤线栅反置;X线中心要对准滤线栅中心;倾斜X线管时,倾斜方向只能与铅条排列方向平行;焦点至滤线栅的距离要在允许范围内。
25、滤线栅的选择:要求消除散射线率高时,选用栅比大的滤线栅;X线斜射时,不能用交叉式滤线栅。
26、高千伏摄影可减少管电流、使用小焦点,可提高照片清晰度,延长X线管的寿命。
27、高千伏摄影X线机在~kV管电压范围内。
28、高千伏摄影产生较多的散射线,选用高栅比滤线栅,常用的栅比为12:1。
29、成像过程:光或能量→信息→检测→图像形成。
30、第一阶段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
31、第二阶段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
32、减小半影的方法:被照体贴近胶片、使用小焦点、使用较大的焦-胶距离,其中选择小焦点是最为重要的。
专业实践能力
1、头颅侧位:
头部侧转,被检侧靠近床面,矢状面与床面平行,瞳间线与床面垂直。额鼻线(前额与鼻尖间的连线)与探测器中线平行。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上各2.5cm处垂直射入探测器。影像显示:①照片的上缘包括顶骨,前缘包括额骨、鼻骨,后缘包括枕外隆凸。②蝶鞍位于照片正中略偏前,蝶鞍各缘呈单线的半月状阴影,无双边影。2、瓦氏位(适合上颌窦病变):
下颌骨颏部置于床面上,头稍后仰,听眦线与床面呈37°角。两侧上颌窦对称显示于眼眶之下,呈倒置的三角形。3、柯氏位:
额部及鼻尖置于床面上,下颌内收,听眦线垂直于床面。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角,经鼻根部射入胶片。额窦投影于眼眶的内上方。眼眶投影于照片的中部,两侧对称,其内可见眶上裂。4、高血压致脑出血,首选CT影像学检查方法
5、外伤致脑出血首选CT平扫影像学检查方法。
6、盆腔CT增强扫描技术:对盆腔占位病变进行定性,并确定其部位、大小和范围,以及是否引起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必须作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常规用静脉内团注法,对比剂总量60~ml,流速2~2.5ml/s,扫描延迟时间30~35秒。盆腔图像的显示和摄影,一般用软组织窗,窗宽~Hu,窗位30~50Hu。若脏器或病变密度相对较低时,可适当调低窗位显示。
7、内外斜位(MLO):内外斜位是显示单侧乳腺组织的最佳体位
8、头尾位(CC):头尾位应确保在内外斜位中可能漏掉的内侧组织显示出来,同时应尽可能多的包含外侧组织。
9、乳腺摄影采用专用X线机,源像距多为40~50cm,新型的乳腺摄影设备都有自动曝光控制系统。为防止呼吸导致体位移动,一般都采用屏气曝光。
10、部分容积效应:CT图像上各个像素的CT值代表的是相应单位容积(体素)的平均CT值,因此,当同一扫描层面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相互重叠时,所测得的CT值不能如实反映该层面单位容积内任何一种组织的真实CT值,而是这些组织的平均CT值,衰减系数大的组织所测CT偏小,衰减系数小的组织所测CT值偏大,这种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11、CT的英文全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