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村
慈颜对患者 妙手运金针
———针灸学家李梅村
*选玮 整理
编者按 李梅村,贵州遵义县人。贵阳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国家首批
名老中医药专家,著名针灸临床学家。从医60余年,对中医内、外、
妇、儿各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收效甚好。治疗喉部未分化癌疗效显
著。
李氏擅长于运用针灸治疗急症、中风、神经性疼痛、枕神经痛、麻
痹性斜视、痿证、水肿等证,效验显著。强调针灸治疗的四大原则即医
病与医人、整体与局部、标和本、补虚与泻实。提出施针配穴的思路和
方法,即近部取穴、远道取穴和随证取穴,前后、表里、上下、左右、远近
配穴法。指出运用时应注意穴位更换、针法和灸法的交替、治疗时间
的把握。还要注意针灸、药物、气功、推拿多法联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并举,从而提高临
床疗效。重视针灸手法的运用和气至要点,归纳总结了临床26种刺法的具体运用,具有较大
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性。李氏的三针消痛方、三穴妙治肩周炎独具特色。
慈颜对患者,妙手运金针。这是对李氏一生的真实写照。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堪称后学
楷模。深信广大中医读者细读本文之后,必将受到教益和启迪。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李梅村,男,汉族,1916年生,贵州遵义县人。1932年师承遵义名医王仲恒,得其真传。卒
业后,悬壶于故里。1950年入遵义针灸学习班,1953年获西南**委员会卫生部颁发的“中医
师合格证书”。医院院长。1958年在成都中医学院(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师资
班深造,嗣后在贵阳医学院从事针灸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贵阳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国
家指定的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对象之一。
李氏从医60余载,潜心研究《灵枢经》、《难经》、《针灸大成》等医籍及诸家著述。擅长于针
灸,对内、外、妇、儿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收效良好,对疑难杂病也多殊效。特别是运
用针灸治疗神经性疼痛、枕神经痛、麻痹性斜视、中风、急症,以及中医中药治疗喉部未分化癌
第四卷575
####
有显著疗效。他的临床验方收载于《名医名方录》、《中华名医特技集成》。
李氏不但医技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时曾激动的说道:“老骥壮心
在,入*志弥坚,振兴中医术,跃马再扬鞭。”这是他内心夙愿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他医德医风
的最好注释。他教书育人,以医为乐,对学生和下级医师总是热情指导,循循善诱,有问必答,
毫不保留,言传身教。在课堂上认真讲解,一丝不苟。临床上耐心指导,严格要求,辅导答疑,
培养了一批中医针灸学专家和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李氏精研医道,造诣精深,虽年近八旬,老
当益壮。他常言:“中医科学理自深,勤钻苦研术方精,霜鬓未敢手释卷,誓做人民好医生。”他
的言行为后学者树立了榜样,正如患者送匾所言:“人民医生李梅村,巧使银针祛病灵,救死扶
伤数十载,医德堪比白求恩。”
李氏撰有“针灸治疗急症”、“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中药治疗喉部未分化癌”、“透穴针刺
法”等付梓于刊物。数十年忙于诊务之中,常给国际友人施针用药,奏效颇捷。李氏将自己的
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后学者,为振兴中医针灸事业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学术精华
一、针灸临床以四大原则为法
(一)医病和医人
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痊愈,与人体内部的抗病能力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治疗
的目的就是加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针灸临床是这样,其它疗法亦是如此。祖国医学认为,治疗
的根本目的是扶正祛邪。正乃代表机体的调节,防御和适应自然发展、变化规律的适应能力,
邪乃代表一切阻碍机体正常发展和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不利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
喜、怒、思、忧、悲、恐、哀。因而从医治的方法来讲,不是扶正,就是祛邪,不是祛邪就是扶正,或
合而用之,临床中视自然节气和患者所生疾病,体质之强弱而定。
李氏非常重视医病和医人的关系,在临床上积极地帮助病人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坚定战胜
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再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诊治,强调熟悉患者,了解
患者,理解患者,同患者交心,从而赢得患者对医家的信任,只有这样患者才能真实地向我们提
供内心的各种心理的、病理的情况。医者必须要有高尚的医德、亲切和蔼的态度、精湛的医术,
这样才会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反之,态度不好,视而不见,见而不闻,就不能取得患者的
信任,也就无法取得心理治疗疾病的效果,甚者会使患者病情加重。
李氏认为,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怒伤
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论述。《素问·疏五过论》也阐明了“尝贵后贱,
尝富后贫,虽不中邪,病从内生”,“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的形神统一的学术观点,同时强调诊治
疾病,必须予以重视。否则,就会造成治疗上的过失。李氏说:既然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
有着密切的联系,则可以运用心理疗法诊治情志所病亦即心病还用心药医。如戴良在《丹溪翁
第四卷576
####
传》中叙述了朱丹溪曾用心理疗法治愈一个卧床半载,医告术穷的女子。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情志活动不仅受大脑皮质的调节,而且与丘脑、垂体及脑干网状结构等均有密切关系。人们的
情绪变化,在机体内部都能产生相应的变化,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导致疾病。
李氏重视内因的观点,其在针灸法中就是着眼于调气,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讲的“用针之
类,在于调气”,又如《灵枢·根结篇》讲的“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阴阳在这里所指的是
机体各组织、脏器的实质和功能活动的协调关系。如果在病理情况下,就会出现偏盛、偏衰、偏
寒、偏热等征象,临床说明,针灸的有效作用,在于能积极地调节机体的机能,同时增强其防御
力量,从而达到如《素问·疟论》指出的“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之目的。
(二)整体和局部
人身某一部位的症状,往往是整个疾病的一部分。如头痛除了是颅内或颅外疾病的局部
反应外,往往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生理机能紊乱、高血压、发热、外感、供血不足、枕神经炎、蛛
网膜下腔出血、麻痹性斜视等的兼症。腹痛除了是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外,
还见于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的某些疾病。故在诊治疾病时,必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从针灸治疗来讲,针灸是通过穴位和经络,在临床中除了作用于局部的肢体和内脏器官外,还
给机体以整体性的调节和影响。例如足阳明胃经行走于身前,联系头面,胸腹和下肢部。如面
部的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能治疗口眼斜、齿痛等;胸部穴位能治胸痛、乳肿等;腹部的天枢
等穴能治疗腹痛、吐泻等疾病;下肢穴能治痹证、痿证、局部的痛证等。但是它的某些穴位除了
能治疗局部疾患外,还可能治疗远端部位的疾病。如膝以下的穴位,足三里能治疗胸腹肠胃的
病证,内庭穴可以治疗头面、咽喉、口鼻等各种部位的疾病。又由于经络脏腑之间互相联系,所
以针灸胃经的穴位,对调节脾脏的功能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人体也有广泛的治疗作用,针
灸临床治疗一定要善于掌握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根据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选配穴位,避免头
痛医头,脚痛医脚,才不致于“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
(三)标和本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诊治疾病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说要
抓住轻、重、缓、急,何是标,孰是本。如治疗高血压病应以降压为主,治疗消化道出血应以止血
为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标和本是一个相对性的名词。祖国医学中关于标本的论述很多,具
有不同的含义。有的用以说明病机的进退轻重;有的是指治疗的轻重缓急;或代表致病因素
(邪气)和抗病能力(正气)等等。在十二经脉中所称的标本概念,主要是指经脉(包括腧穴)分
布上下、左右、前后等部位的区别,同时阐明这些上下、左右、前后不同部位具有对应性,而标和
本均有着不可分割的生理的、病理的关系。
标一般是指末梢。本是指根本。末梢和根本,其位置有高下之分,所以标有上的含义,本
有下的含义。人体的头、胸、背等同四肢下端的部位相对来说,头面胸背等的位置较高,四肢下
端的位置较低。因此,十二经中的标都在头面胸膺、背腹等部位,十二经中的本都在四肢下端
部位。内容详见后表。
第四卷577
####
手足六经标本表
经 名本 部就近腧穴标
部就近腧穴
足三阳
足太阳足跟上五寸处跗阳命门(目)睛明
足少阳足窍阴之间窍阳、侠溪窗笼(耳)之前听会、听宫
足阳明厉兑厉兑人迎、颊挟颃颡人迎、地仓
足三阴
足太阴中封前上四寸中三阴交背俞与舌本脾俞、廉泉
足少阴内踝下二寸处照海、然谷背俞与舌下两脉肾俞
足厥阴行间上五寸处中封背俞肝俞
手三阳
手太阳外踝之后养老命门(耳)之上一寸攒竹、鱼腰
手少阳小指次指间上二寸中渚耳后上角和目外眦颅息、丝竹空
手阳明肘中上至别阳曲池、臂面颊和下颔迎香、承浆
手三阴
手太阴寸口之中太渊腋内动脉处中府
手少阴锐骨之端神门背俞心俞
手厥阴掌后两筋间二寸中内关腋下三寸处天池
从上表可知,十二经的本在四肢,其位较下,所以四肢厥冷。《内经》称之为“下虚则厥”。
十二经的标在头身,其位较上,所以头目眩晕。《内经》称之为“上虚则眩”。就躯干同手足而
言,躯干为内,手足为外。这说明了十二经中的标本具有上下、内外经脉分布部位的区别。同
时也阐明这些上下、内外部位脉气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我们用标本理论指导治疗,具有重
要意义。
疾病的标本关系,先病为本,后病为标;脏腑、经络的标本关系,脏腑为本,经络为标;穴位
作用的标本关系,四肢为本,头身为标等等。先治本病,还是先治标病,《灵枢·病本篇》讲:“病
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轻)甚(重),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
行”。本病是主要矛盾,还是标病是主要矛盾,或先治本,后治标,或先治标,后治本,或标本同
治(间者并行)或标本单治(甚者独行)。一般来讲,急病先治,缓病后治;外感先治,杂病后治。
但是辨别标本先后,一定要注意邪正消长情况的变化。如正气极虚时,则无论何病,均应以扶
正为要,因为祛除病邪还得依靠机体的抗病能力。
(四)补虚和泻实
李氏说,祖国医学中的补虚、泻实,或者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符合不同质之矛盾,只
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之辩证法思想。但是,古代针灸书中针刺手法有“补法”和“泻法”
之异,认为一些操作方法只能起补的作用,而另一些操作方法只能起泻的作用,撇开了不同体
质和疾病及所用穴位的具体情况而去机械套用,而针刺的“补虚”、“泻实”是通过“调气”、“治
第四卷578
####
神”的作用所取得的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机体本身的内因条件(年龄、性
别、体质及疾病的状况等),加上经络穴位的选择配伍,针刺时不同角度、方向、深度所涉及组织
的反应和影响,以及不同刺激强度、时间和各种针灸方法所具有的刺激量和作用特点等外因条
件,方能激发机体的调节机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较弱的刺激量宜于补虚,
较强的刺激量宜于泻实,但是由于临床中患者体质的差异和个体对针刺耐受力的不同,对刺激
量的需要就会有显著的差别。临床所见的废用性肌萎缩和神经麻痹引起的肌萎缩同属虚证,
但前者用中、弱刺激即已能起补虚作用,而后者却需要作很强的刺激量才能起补虚作用。又如
临床中常见的内脏炎症引起的头痛和机能性绞痛,同是实证,但前者刺激时间要长,在针刺时
间内的刺激量却相对地不能过强(一般宜用间歇运针法),而后者则刺激量要强,刺激时间(留
针而言)相应地也要短些。再如取同一穴位治疗疾病,虽然疾病性质类同,但是由于病变组织
的不同而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等也应有所区别。对感应传导根据不同的疾病又有不同的要
求。如取肩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有时要斜刺向前、后、下各方多向透刺,其进针约3寸左
右,使针感向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及整个上肢扩散放射。在治疗岗上肌肌腱炎时,要沿水平角度
方向进针15~2寸,针感应向肩胛岗放射。在治疗肩部骨关节炎时要成45度外展肩关节,直
刺向下对准极泉穴方向进针3寸左右,深入关节腔,使其感应向整个肩关节放射,这些疾病多
属实证,但在同一穴位上刺法要求却不同,临床上所起的治疗作用和疗效也不一样。然而类似
疾病由于取用的穴位不同,对针刺的要求也往往各异。如上述肩部的疾病,刺肩穴时如此,
若用中渚穴、阳陵泉等穴,就只用一般的较强刺激即可,而与肩穴的刺法要求就完全不一样
了,但作用也都属于泻实。
临床中对各种针灸方法的选择运用,也并非是千篇一律的。如上述肩部疾病,在近部选穴
治疗时,除针刺治疗外,还可以加用温针、火罐、水针等方法,但在远道选穴时一般情况下只用
单纯针刺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所起的治疗影响也都有泻实作用。即使是同一患者,用两侧同名
经脉穴位,由于对刺激针感的感应不同,运用手法时其对针刺的深度,捻转、提插的幅度和指力
的强度等要求也不尽一样。同时取双侧的足三里治疗胃脘痛,如果是穴位的针感不同,那么针
感强的一侧针刺可以较浅,捻转提插的幅度可较小些,指力强的程度就可轻些;反之针感弱的
一侧针刺的幅度强度等就相对地来讲应大些,其所起的作用也同样是泻实。因此,李氏强调补
虚和泻实的运用,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不要拘泥于一针一法一穴,而去机械
地套用。只有这样,补虚、泻实方能获良效。
二、临床施针,配穴为要
针灸治疗配穴至关重要,因为它是通过一定的穴位来完成的。在此,临床治疗中穴位的选
取和配伍,要根据病情和患者自身的情况选用适当的疗法。或单用一法,或合用几法,以达到
“杂合以各得其所宜”(《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目的。如《素问·异法方宜论》又讲:“故治之所以
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现将李氏选穴原则、配穴方法和临床应用总结于下:
(一)配穴原则
李氏对穴位的选取可归纳为近取、远取、随症取三种。近取是指选取病痛的局部和邻近的
第四卷579
####
穴位;远取是指在病痛的远隔部选穴;随症取穴是指对某些全身证候的经验取穴。三者都是以
经络学说为依据,临床时可单独使用,也可合之使用。
1.近部配穴法:近是指病痛的局部和邻近部位。全身按上下可分头面、颈项、胸、背、腰腹、
小腹和骶、上臂、前臂及手、大腿、小腿及足部,各部的病痛即在其范围内配穴,均为近配法。本
法多用于四肢体表疾患。如对肘痛取曲池、天井;膝痛取犊鼻、阳陵泉;腕痛取阳池、外关;足痛
取解溪、昆仑等。头身部疾病也常选用本法。如眼病选睛明、风池;牙痛选颊车、下关;耳病选
耳门、翳风;鼻疾取迎香、印堂;咳嗽取天突、肺俞;胃脘痛取中脘、梁门、胃俞;腹痛取天枢;膀胱
病取中极、关元、次等。病痛的局部如有炎性病灶、创伤、疤痕或是重要的脏器时,一定要避
开局部的穴,而改用邻近的穴位,称之近部配穴法。除了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外,李氏还结合神
经节段的理论来选配穴,临床时对内脏病证取有关夹脊穴等。根据神经的同节段和近节段就
近取配穴,均属近部配穴法之列。
2.远道配穴法:远是病痛的远隔部,一般以肘膝以下的穴位为主。本法多用于内脏疾患。
如喘嗽、咯血取配尺泽穴;胸痛取内关穴;腹痛取足三里穴等。对五官头身疾患也常用本法。
如齿痛取合谷穴;项强取列缺穴;腰痛取委中穴等均是。这里讲的远是指远离病所。由于十二
经脉本标相互联系,所以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基于左右两侧经脉对称分布,并和任
督脉交会联系,病在左取配之右,病在右取配之左。这种取穴距离病所较远,所以称之为远道
配穴法。远道取穴法,历代针灸学家积累了丰富经验。如《肘后歌》说:“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
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胁肋腿痛
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足安
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又指出:“荥输治外经(指阳经的荥穴和输穴),合治内府(指
六腑的下合穴)。”《灵枢·寿夭刚柔篇》中的“病在阴(指体腔)之阴(指五脏)者,取阴(指阴经)之
荥输”。这就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远道取穴法虽以肘膝以下的穴位为代表,但也包括头身部穴
位。凡是取远隔病所的相宜穴位,都可称之为远道配穴法的应用。除了按经络学说的远端配
穴法之外,还可根据神经分布远端配穴。多数是指四肢部的病症,配用较高部位的神经干和神
经根上的穴位。例如手指病症,就近可配正中神经上的内关和外关,桡神经上的曲池,远道可
配臂丛上的一些穴位。小腿病症,就近可配腓神经上的阳陵泉,胫神经上的委中穴,远道可配
坐骨神经的秩边穴及骶丛上的一些穴位。这种配穴法,又称之为高位配穴法。
3.随症配穴法:近部配穴和远道配穴是以配穴部位和病所距离为依据的,而有的疾病不限
于局部,是全身性的,所以对这些病症的配穴,归属于随症配穴法。例如《难经》说的:“血会膈
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筋会阳陵泉,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脏会章门,腑会中脘”。这些穴位都
和某一方面的病症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可以随症配选穴位。另外,特定穴中都有一定的主治
症,如五输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身疼,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古代医籍
的记载,可供研究临床配穴的参考。根据李氏数十载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某些穴位对全身病症
具有比较显著的作用。如大椎退热、人中苏厥、三里降逆、关元温阳等。凡根据某些证候而配
选的要穴,都属于随症配穴法。举例见右表。
第四卷580
####
常见症配穴举例表
症 状配
穴症 状配
穴
发热大椎 曲池 合谷昏迷人中 十宣 涌泉
休克
灸百会 脐中 关元;针足
三里
多汗合谷 复溜
盗汗后溪失眠神门 三阴交 太溪
多梦心俞 神门 太冲嘶哑扶突 合谷 间使
嚼肌痉挛
(牙关紧闭)
下关 颊车 合谷舌肌麻痹哑门 廉泉 合谷
喉梗阻天突 扶突 合谷 内庭流涎人中 颊车 太冲 廉泉
心悸内关 郄门心区痛膻中 内关
咳嗽天突 列缺 鱼际
咽下困难
(噎症)
天突 内关 太冲 内庭
胸闷中脘 内关恶心呕吐内关 足三里
膈肌痉挛
(呃逆)
膈俞 内关 劳宫腹胀天枢 足三里
胁肋痛支沟 阳陵泉消化不良足三里 公孙
尿潴留三阴交 阳陵泉;灸气海尿失禁曲骨 三阴交;灸关元
遗精、阳痿、
早泄
关元 三阴交 秩边便秘天枢 支沟
脱肛
长强 承山;虚者灸百会,实
者针秩边
腓肠肌痉挛承山 阳陵泉
皮肤瘙痒曲池 血海 三阴交虚弱关元 足三里
(二)配穴方法
配穴法是指临床时穴位如何配伍,并非指处方的一般原则,在应用时一定要根据病情的变
化而随症加减配穴。现将李氏配穴方法和特点归纳如下:
1.前后配穴法:前是指胸腹,后是指背腰。前后呼应的配穴,在《灵枢·官针篇》十二刺中曾
提出“偶刺”。李氏说:一般来讲正对病痛所在的胸腹(前)或背(后)部的穴位,凡和病情相适应
的都可选配用。如胃病,前面配取中脘,后面就可与取胃俞。在特定穴中,五脏六腑于背部各
有背俞,胸腹部各有募穴。由于脏腑的功能作用关系着全身,故俞、募的治疗影响很大,能够适
用于多方面的疾病,是躯干的重要腧穴。对脏腑疾病来讲,配用俞募穴是近取法;对五官四肢
病症来说,用俞募穴是随症配穴法。五腑俞,对于五官、五体都有一定的作用。如肝应目及筋,
第四卷581
####
心应舌及脉,脾应口及肌肉,肺应鼻及皮肤,肾应耳及骨髓等。另外,募穴邻近穴,也有和募穴
相似的作用。如中脘之旁的梁门,天枢之旁的大横,关元之旁的水道穴等均是。故用前后配穴
可以俞募为代表,但不仅限于俞募。临床时前后可以同用,也可根据病情分别选用,或和其他
配穴法使用。
2.表里配穴法:阳经与阴经表里相贯,表里配用有增强穴位的协同作用。如胃脘痛取配公
孙和足三里,咳嗽取太渊和合谷等均是。除了一般的表里经穴配用外,还有原络配穴法。即何
经的病症,取其本经的原穴为主,配用其表里经的络穴为辅,以原为主,络为客,称为主客原络
配穴法。例如肺经病症取配肺经原穴太渊,配大肠经之络穴偏历;大肠经病取配大肠经原穴合
谷,配肺经络穴列缺等。表里配穴还包括表经病症配里经穴,里经病症配取表经穴。在透穴针
刺法中还可表里经相透,如内关透外关等。
3.上下配穴法:上是指上肢和腰部以上的穴,下是指下肢和腰部以下的穴。临床时上下肢
配穴应用最广。例如肩部疾患可取上肢的中渚穴,下肢的阳陵泉穴。咽炎、牙痛,上肢取合谷,
下肢配取内庭穴等。除了一般的上、下肢穴位配用外,还特别提出了八脉交会八穴。这是指上
下肢四对穴位,能主治有关奇经八脉病症。而且说明八穴是和奇经八脉相通。八穴分属上、下
肢,应用时上、下配合。内关通阴维,在上公孙通冲脉,在下两穴相配合,主治心、胸、胃方面的
病症。外关通阳维,在上临泣通带脉,在下两穴相配合,主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部病症。
后溪通督脉,在上申脉通阳跷,在下两穴相配,合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方面的病症。列缺通
任脉,在上照海通阴跷,在下两穴相配,合主肺、咽喉、胸膈部病症。
4.左右配穴法:指经络穴位,左右两侧相对应。对于内脏病症的取配穴,一般以左右配伍
加强其治疗作用。如胆道系统疾病,取两胆俞,或两阳陵泉等都是。此外,左右交叉取配穴是
远道取穴法的一种。就是左侧病痛,取右侧相对应穴位。右侧病痛取左侧相对应的穴位。如
踝关节急性扭伤,李氏在临床中多是采用这种配穴法。
5.远近配穴法:由于经络的本部和标部相呼应,在选穴原则中已提到近取配和远取配的概
念。临床治疗,这两者常互相配合。如胆病取配胆俞穴等是近取配,取阳陵泉等穴是远取配,
将远近参合起来就成远近配穴法。远近配穴法是各项配穴法的总的概括。除了上述的上下配
穴外,另一种配法,则是将八穴分别选配用作头身脏腑病症远道取配法的主穴。如《针灸大成》
记载的:“中满不快,胃脘受寒,选取内关为主,后取中脘、大陵、三里等穴。”指出选取主治之穴,
次取随症各穴而应之。这种主穴配伍李氏认为都是属于远近配穴。现将临床常用之远近配穴
例表于下:
各部疾病就近选配和远道选配穴举例表
病 位
就近选穴
远道选穴
头
部
前额印堂、阳白合谷、内庭
颞部太阳、率谷中渚、足临泣
后头风池、天柱后溪、束骨
头顶百会太冲
第四卷582
####
续表
病 位
就近选穴
远道选穴
眼部睛明、承泣、风池合谷
鼻部印堂、迎香合谷
口齿部颊车、下关、地仓合谷
耳部翳风、听宫、听会中渚、外关
舌部廉泉合谷
咽喉部天突合谷
气管天突列缺
肺脏肺俞、膻中、天突列缺、尺泽
心脏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神门、间使、郄门
胃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
肝脏肝俞太冲
胆胆俞胆囊穴、阳陵泉
肠大肠俞、小肠俞、天枢、关元上巨虚、足三里
肾脏肾俞、志室太溪
膀胱次
、中极三阴交
生殖器中极、关元、子宫三阴交
肛门长强、秩边承山
上肢肩、曲池、合谷夹脊(颈5~胸1)、颈臂
下肢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夹脊(腰3~骶1)
(三)临床应用
针灸疗法,临床上可以单独应用,又可与其他疗法配合,形成综合治疗。在针灸治疗中,各
种针具和灸法又各有特点,应用时还须根据病情有所选择,或单用,或同用,或交互使用,使其
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针和灸都是外治法,是以激发机体的反应机能而发挥作用。刺激的质
和量一定要适合机体的机能状态。换言之,在治疗中一定要使患者感觉舒适为度,以免影响患
者的心理、生理而影响疗效。为此,临床应用中务必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穴位之更换:因周身穴位各有特性,而同经同部的穴位又多有类似作用。针灸的配伍处
第四卷583
####
方,一次选用穴位不宜过多。经过数次治疗之后,须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化裁加减。加减的原
则是,如病情较复杂,要分缓急先后,急者先治,缓者后治,分次进行治疗。如病情较单纯,也不
一定长时间用某穴某方,要用具有相似作用的穴位作适当加减,或分几个处方轮流使用。对新
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特别是有畏针者,初针时取穴宜少,以后可逐渐适当增加。
2.方法的运用:《灵枢·官针篇》讲:“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官能篇》
又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各种针法和灸法各有特点。近代在原有针灸疗法的基础上
又发展成多种新疗法。但是一定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择其适合病家的方法而从之。
3.治疗时间:针灸治疗应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少数急性症可一天数次,慢性病症可1~3日
一次。而对须长期治疗的患者,一定要订立疗程方案,应间接性治疗。或停治一定时间,视其
疗效变化情况再确定治疗方案和计划。临床也可于针灸施治期间或停治期内配用其他疗法,
如气功、药物、推拿等。只要是对病家有效的方案、方法都可运用,以达到治愈疾病,解除患者
病痛之目的。
三、气至是手法之关键
李氏在针治过程中,特别讲究手法,强调气至病所。临床如果诊断、配穴得当,手法不当,
不能调气至病处,也不会获得满意效果。手法是疗效好坏的关键所在。数十年来,李氏在临床
过程中,总结出具有特色的一套针刺方法和气至方案。
(一)针刺手法
针刺操作时,一定要双手协作,姿势正确,方能操作便利。双手操作时,又分“刺手”和“押
手”,持针的手称“刺手”,按压穴位处的手称“押手”。
1.持针法:持针可用拇指、食指及中指三指合之持针;也可用拇指、食指扶持针体和针柄交
界处,针尖紧靠中指,针尖勿露出中指末外,使其减少进针时的疼痛。李氏认为,不管怎样持
针,都要象《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讲的那样:“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
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也就是十分专心,审慎从事。右手持针置穴位上必
须牢实有力,入针至一定深度视患者神志情况,静候气至,临床中是至关重要的。
2.定穴法:确定穴位时,应在取穴附近用手指循按,找到最敏感之处,也就是按压时酸、麻、
胀或有舒适感之点,然后施针。此敏感点在实证则较为充实,易得,在虚证则较为松软。在此
施针,应注意虚实补泻,这样往往能获良效。
3.手押法:针刺时,用左手拇指切压穴位附近,使穴位附近的气血散开,这样针刺后就不会
损伤其荣卫。发病急或实证可重切重按,使邪气得散;慢性病或虚证可轻切轻按使其正气来
复。
4.进针法:进针的关键在于医者操作熟练之程度,指力之大小,手押远近配合及进针速迟。
操作熟练,持运针时得心应手;指力适度,进针深浅自如适宜,提插捻转有度,进针时手押近按,
通过皮层要快,病人才不觉痛。针进入皮层后押手远按,穴位附近组织才能松放,行针慢缓,容
易体察到针感。这就要象《标幽赋》描述的一样:“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止……气之至也,
如鱼吞钩铒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泞邃。”
第四卷584
####
总的来讲,持针要心细力雄,进针快慢适度,手押分别轻重,远近使用适宜,这是进针手法
的关键,也是获效的第一步。定穴时,一定要在穴位附近认真寻找,指下有不同反应,病人亦有
较特殊感觉之处,才是施针之所在。但是,其手法一定要因人而异,给小孩和怕针病人进行治
疗,因其畏针怕痛,除了给病人作好思想工作外,操作要熟练而且准确。针刺时,押手应重压,
皮肤肌肉不移动,这样,病人才会神安志定。进针时,通过皮层尽量要快,以免引起疼痛。针进
后,稍息,让患者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才有利于体会针感,便于行术。此类患者,针感勿要太强,
以免造成晕针和不良效应。
(二)气 至
是指针刺“得气”后,运针使气或针感直达病处,是针刺治疗的又一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取
得疗效的重要保证。这又是李氏在针灸临床治疗中的一大特色。李氏认为,如果针刺不能使
气至病所,针刺的作用就不大,治疗效果也就会随之大大减弱。要使气达病所,针刺时必须注
意以下几点:
1.针尖方向:针刺直入局部容易得气,而要产生放射、感传就不太容易。欲使针感向下放
射传导,针尖方向一定要向下。如治疗踝关节扭伤,针刺阳陵泉时就要针尖向下,使针感放射
传导至踝关节脚掌部,方能获效,否则疗效就差。欲使针感向上放射传导,针尖方向一定要向
上。如治疗胆道疾病,针刺少阳经的阳陵泉时就要针尖向上,使气随胆经传导胸胁部,疼痛可
立止。否则就不能达到上传下行气至病所的效果。
2.手押压:欲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手押压也非常重要。欲使针感上传,手押压应在针
的下方,使经气向着上方传导。如胃脘痛取足三里,时手应押压针的下方,使胃脘有舒适感为
度。欲使针感下传远端,手押压应在针的上方,使经气向着下方传导。如治疗腕下垂时针刺手
三里,手押压应在针的上方,使整个针感向手掌部放射传导。如果要针感上下传导,手押压应
在针旁边,可使经气上下传导扩散,获效甚著。
3.留针候气:身体较强,气血充沛者容易得气。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的病人,得气不易,传
导更难,这时务必细心操作,小幅度地作捻转提插,或静以久留,以候气至。
4.通经接气:若气不易传导,可在附近寻找表里经的穴位下针,通经调气,使经气易至或上
下传导。如胃脘痛时在足三里下针,按上述方法皆不能传导至胃,则可在脾经之阴陵泉或血海
处下针,调整气血,肠胃自有感觉。因脾胃二经相表里,胃经属阳经,由头走足,由上往下传较
易。脾经属阴经,由足走腹,由下往上传较容易。余可类推。
5.吸气运气:若气不到病所,可嘱病人吸气数次,则易传感。人体有表里,而气有外气、内
气,外气得充,内气已固,气旺而流行通畅,故吸气后可运行气至,传导易获。
6.切循导气:下针若气不至,可用指切、扣、掐、压所属部位,沿需要之经络上下左右切压,
往来循按以导引经气至病所。使气血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沉紧,即可得气。再行提插或捻转
法,可使经气或上或下传导。
7.自我行针催气:若应用四肢五输穴治疗近端或内脏疾病时,则用此法催气至病所。此法
针刺穴位后,患者有胀感,嘱患者自己活动肢端,其幅度、强弱以患者能忍受或舒适为度。如汤
姓患者,女性,35岁,某光学仪器厂职工,1992年11月5日就诊:左半身无明显诱因软弱无力
半年,左下肢行走起步艰难,左手握力较右手差,不能持物,经CT扫描未发现异常。李氏取用
第四卷585
####
阳陵泉,针入得气后嘱患者自我行针,踝关节作屈伸动作,5分钟后,患者诉左侧身体发热,自
觉有气动。隔日一次,经数次治疗,患者行走、活动自如而获效。
要使气至病所,总的来讲,李氏强调要考虑病人身体之强弱、病情之虚实,施针时医者应象
《九针十二原》讲的那样“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争取病人的主
动配合;操作精细,手押压配合得体。综合采用上述几种方法,欲使气至病所,自然得心应手。
(三)关于留针的问题
留针是指进针以后针留在穴位上,加强针感和针刺的刺激作用。李氏认为,留针的时间应
依病人的身体强弱和病情的虚实而定。身体强壮者留针的时间宜长,以待候气;虚证留针时宜
短,时间长恐耗其气之故。实证得气强盛,不宜多行针,否则邪气散布,正气受损,进而邪气凝
结经络,病情加重,增加病人痛苦。针下沉紧,病人感觉异常者,不急取针,应久候使邪气散开,
待针下松弛,患者无不适感,此时邪气已散,方可取针,使正气来复,起到祛邪扶正的作用。虚
证得气慢而弱,宜多行针,但行针时宜轻、宜松、宜柔、宜缓,使正气来复,对此李氏多采用自我
行针法,以患者舒适为度,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四、二十六种刺法的临床应用
“刺法”即“针法”,属于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外治法的范围。正如《素问·移精变
气论》说:“*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李氏在数十载的临床实践中巧用26种针刺法,均获良
效,现叙述如下:
1.输刺:这种针刺治疗方法用于五脏有病时,腧指四肢荥穴和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五脏
俞穴,就是心腧、肺腧、肝腧、脾腧、肾腧,用以治五脏疾病。由于这种针刺法是刺特定的腧穴,
故称之为腧刺,李氏在临床上对结石性胆囊炎的疼痛,针刺胆腧穴针感可直达病所,即能止痛,
故《灵枢·官针篇》曰:“腧刺者,刺诸经荥腧,脏腧也”。
2.远道刺:下肢合穴能主治六腑疾病,这种刺法称为远道刺。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
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称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灵枢·邪气脏腑病
形篇》指出:“合治内府……胃合入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
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横纹外端,股二头肌腱外缘),膀胱合于委中央(横纹中央),
胆合入于阳陵泉”;《灵枢·刺节真邪篇》:“刺府俞,去府病也”;《灵枢·官针篇》讲:“远道刺者,病
在上,取之下,琐府腧也。”如患者张某某,男,已婚,本院汽车驾驶员,于1990年1月31日,应
邀做客,饱食后,于晚11时自感腹胀难忍不适,起坐不是,来寓求治。查视患者痛苦面容,腹部
膨隆拒按,按之不适,即给针刺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双足三里行气消滞,留针15分钟,频行其
针,针感以患者舒适为度,继之排气即舒。次日晨问之,一切如常,无其它不适。此患者饱食后
腑气不通,食气停滞于肠胃,故腹部膨隆胀满不适难忍,起坐不是,因六腑以通为用,故取双侧
下合穴足三里远道刺之通其腑气而获愈。
3.经刺:经脉所过之处有结聚者,如郁血、硬结、压痛等常用经刺法。由于是直接刺大经,
故称之为“经刺”。李氏治疗腱鞘囊肿基本上是用这种刺法。又如“经络触诊法”和以触诊所得
的阳性反应处为针刺点的治疗方法,均属经刺法。《灵枢·官针篇》曰:“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
第四卷586
####
经分也。”
4.络刺:这是刺皮肤上的小络脉,使其出血以泻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素问·调经论》中指
出:“病在血,调之络。”目的在于泻郁滞络脉之间的邪热。《灵枢·百病始生篇》讲:“阳络伤则血
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病热之邪所致血溢,必调治络脉。由于是刺在络脉上,所以称“络刺”。
近代临床上应用的各种浅刺、点刺放血法———如三棱针(古代叫锋针)或小针刀放血法、皮肤针
重刺放血法等都属于本法范围。“刺络(放血)拔罐法”,就是在本法的基础上与拔罐疗法结合
应用的一种方法。李氏用此法治颈椎病,常能获满意疗效。
5.分刺:这是指针刺直达深层肌肉的一种方法,用来治疗邪在分肉,溪谷酸痛等的疾病。
古人将深部近骨处的肌肉叫做“分肉”,故称“分刺”。用此针刺法针刺环跳、秩边穴等,治疗“梨
状肌综合征”。《素问·调经论》中说“病在肉,调之分肉”,即此意思;《灵枢·官针篇》讲:“分刺
者,刺分肉之间也。”
6.大泻刺:这是一种用铍针切开引流,排脓放血的刺法,所以称之为“大泻刺”。目前此法
基本归属外科范围。《灵枢·官针篇》说:“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
7.毛刺:这是一种浮浅刺法,用以治疗皮肤表层的痹证。现在各种特制的皮肤针,如梅花
针等,大多是受此种刺法的启示改进而成。如临床上所见的“皮神经炎”所致的局部皮肤麻木
不仁等均用此法治疗,效果满意。贵阳市重点公路指挥部的一蒋姓患者,男性,51岁,1991年
11月11日就诊,患者右股外侧有30厘米×15厘米大小的皮肤麻木不适。医院诊为“皮
神经炎”,经它法多方求治不显效,故前来采用此法治疗月余获效,随访年余,患者未诉不适。
正如《灵枢·官针篇》说的:“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8.巨刺:这是一种左病取右侧的腧穴,右病取左侧的腧穴,也就是在健侧取穴的一种治疗
方法。由于经脉在人体上交互错综,大都有左右相交的腧穴,如手足三阳皆左右交会在督脉的
大椎穴,足之三阴也都左右相交会在任脉的中极、关元穴等,故经脉之气能够左右交贯,转输传
送。如临床中风中于经脉所致的半身不遂,临床上常左瘫针右,右瘫针左,也就是“巨刺法”的
具体应用。此法在临床中颇为常用。正如《灵枢·官针篇》说:“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
其与巨刺类似的还有一种“缪刺”,其法亦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交叉施治,但在适应症和
方法上有所区别。刺经脉的称“巨刺”,刺络脉的称“缪刺”。
关于缪刺的方法,在《素问·缪刺论》中说:“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
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血
络者尽取之。”说明缪刺的部位,都是刺各经的井穴和所属皮部的血络。
巨刺与缪刺的区别
刺 法巨
刺缪
刺
病邪部位邪在于经邪在于络
诊断依据病痛在左,右侧的脉象也有病理变化身形有病痛,三部脉象没有病理变化
针刺的部位
刺经:左侧有病取右侧的经穴,右
侧有病取左侧的经穴
刺络:取各有关经脉在四肢端的
井穴(四末为阴阳之大络)和皮肤部呈
现郁血的络脉
第四卷587
####
9.粹刺:《灵枢·官针篇》有“粹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所谓燔针是以火烧针,将针烧红后
刺入皮肤,要求速进速出,如用手探汤。用来治疗寒痹证,不宜用来治疗局部灼热、肌肉弛缓的
“热证”。《灵枢·经筋篇》曰“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俞”;“粹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
收无用燔针”。
10.偶刺:这是用手在胸背部按压,寻找有压痛的部位,也就是直对病痛所在,然后一针刺
在胸前,一针刺在背后,用来治疗“心痹”病,避开内脏以免损伤。由于这种刺法是前后对偶而
刺,所以称“偶刺”,亦称“阴阳刺”。在临床中治疗脏腑病时所用的“前后配穴法”或者是“俞募
配穴法”,就是这种刺法的发展。
11.报刺:这种刺法是用来治疗没有固定疼痛的病证。如果疼痛是上下窜走的,用针直刺
而入,在留针的过程中用左手沿病痛所处上下按摩,然后出针再刺。“报”有“复”之意,因刺之
而复刺,故称之为“报刺”。与临床中的间歇运针法有类似之处,不过报刺是出针后再刺,后者
是在针刺过程中反复提插刺。正如《灵枢·官针篇》说的:“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
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此法临床中较常用,如“坐骨神经痛”等病
均采用这种刺法,效果满意。
12.恢刺:这是从肌腱的侧傍刺入,直对肌腱一前一后横卧多向透刺,用来松解肌腱挛缩的
一种方法,可治疗“筋痹”。由于多透刺,能扩大针刺的针感直达病所,所以称“恢刺”(古时“恢”
作“大”解)。“恢刺”和后面所要讲的“关刺”,虽同属于刺肌腱的方法,但二者各有其特点,前者
是从侧旁刺入,横针多向透刺;后者是从正面刺入,单向直刺。临床中参合应用较多。《灵枢·
官针篇》说:“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筋痹也。”
13.齐刺:这种方法是在病变正中刺一针,并于两旁各刺一针,三针齐用,所以名叫“齐刺”。
这种方法又称之为“三刺”,用来治疗寒痹证中受病较深而面积不大的病例,如腰痛、颈椎病等。
《灵枢·官针篇》曰:“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泻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
者也”。
14.扬刺:这种方法是在正中直刺一针,四周斜向中心横卧透刺四针的一种方法,用其来治
疗受病部位较浅而相对来讲范围较大的痹病。这种刺法分散而浮浅,含有“扬散”的意义,故称
之为“扬刺”。《灵枢·官针篇》曰:“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在临
床中常用来治疗皮下结节或腱鞘囊肿等病。后世有医家认为皮肤针中的“梅花针”,是扬刺法
的演变。
15.直针刺:这种方法是一种沿皮卧针直刺的方法,临床上适宜于治疗寒气较浅毋须深刺
的疾病。因邪浅针深,反致引邪深入,故从皮刺之,用泻浅表部的寒邪。李氏使用此刺法治疗,
如阳白穴下透鱼腰,地仓向后横刺颊车等。正如《灵枢·官针篇》讲:“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
治寒气之浅者也。”
16.输刺:这种刺法是将针直入直出,取穴少,刺得深而留针久,深入而慢退针,此系从阴引
阳之意,用来治疗气盛而热的病症。“输”有“通”的含义,故名为输刺,后世医家“透天凉”手法
和理论均是据此而来的。这与临床中常用的强、重刺激针法相似。《灵枢·官针篇》曰:“输刺
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气盛而热者也。”
17.短刺:《灵枢·官针篇》说:“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皮。”其
所谓“短”是慢进针的意思,是要慢慢进针,并摇动针体使针入至骨,上下提插,上快、下慢(皮下
第四卷588
####
快提慢插)。这种刺法乃从阳引阴之意,以治寒气入骨的“骨痹”症。李氏说后世医家的“烧山
火”刺法和理论大多是据此而来的。
18.浮刺:《灵枢·官针篇》曰:“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这种刺法是斜针
浅刺,以治疗属于寒性的肌肉拘挛的疾病。浮刺、毛刺、扬刺同属浅刺,但毛刺为少针而浅刺;
扬刺是多针而浅刺;本法是斜进针而向肌层横卧透刺。近代应用的皮内针法,就是浮刺法的演
变。如临床上可用阳陵泉卧透向下远端治疗胫骨前肌及腓骨长肌的痉挛性下肢疼痛等。
19.阴刺:《灵枢·官针篇》说:“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此
法是同时取用左右双侧相对的穴位(主要指阴经穴)进行针刺的一种方法。如取足少阴经内踝
后的太溪穴治疗寒厥病证等,所以称为“阴刺”。李氏常用本法配合留针或间歇运针,或加用电
刺激等,止痛和镇静均获速效。
20.傍针刺:这种针刺法是直刺一针,再在旁边斜刺入一针的一种方法。另一说法是正刺
(直刺)即刺经,傍刺即刺络。由于正傍配合而刺,故称为“傍针刺”。《灵枢·官针篇》讲“傍针刺
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这种刺法和“齐刺”法相似,都以加强局部疼痛的刺
激量为目的,但只是在用针数量上略有差异。临床中均是相互综合应用。
21.赞刺:《灵枢·官针篇》曰:“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赞是
赞助其消散之意,是直入直出,刺入浅而出针快,似手探汤之势,使患处痈肿尽快消散,所以称
之为赞刺。
22.半刺:其法是浅刺于皮部,急速发针,不可刺伤肌肉,犹如拔一根毫毛那样,可以祛除皮
肤表浅部的邪气。又因肺主皮毛,所以半刺法和肺脏相应。《灵枢·官针篇》说:“半刺者,浅内
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毛,皮肺之应也。”李氏常用此法疗伤风发热、咳嗽、喘
息等和肺脏有关的疾病,如发热、咽炎等疾病点刺少商、鱼际等常获良效。
23.豹文刺:此法是一种多刺法,针刺病变部的前后左右,针刺点如豹的斑纹一样,以刺中
经脉为标准,这种刺法与前面的“赞刺”、“络刺”相似,其目的在于刺中血脉,使之出血。由于心
主血脉,所以这种刺法与心相应。如《灵枢·官针篇》:“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
取经络之血者,此心应也。”临床适用于治疗红肿热痛等病症。
24.关刺:这种刺法是直刺四肢关节部,筋的尽端,如犊鼻穴、曲池穴等。筋的尽端,可以治
疗筋痹证,不过针刺时要注意,不能出血,免使营血耗损。因肝主筋,所以关刺与肝脏相应。如
《灵枢·官针篇》说:“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
曰岂刺。”此法临床中也较常用。
25.合谷刺:这种针刺法是一种三、四针拼凑在一起,形状象鸡足的刺法。这里讲的合谷并
不是指合谷穴,是指针刺于肌肉丰满之处,如刺风市穴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刺腰阳关穴治疗
腰腿痛。因脾主肌肉,故此刺法能应合于脾。如《灵枢·官针篇》讲:“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
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26.输刺:这种刺法是直入直出,不多捻转,将针深刺至骨部,可以用来治疗骨痹。《灵枢·
官针篇》讲:“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这种刺法和前述“输刺”
相似,临床上可以相互为用。由于肾主骨,故本法与肾气相应。
上述26种刺法可单用或合用,临床操作中大多综合运用以加强和提高疗效。
第四卷589
####
临证特色
一、透穴之法分深浅
李氏擅用透穴针刺法治疗吐利、便秘、心胸疾患、腹痛、水肿、膝痛、痿、腰腿痛、偏头痛、面
神经麻痹、外感咳嗽、眩晕等,疗效甚佳。透穴针刺法分为两种,即直透深刺,横透浅刺。
(一)直透深刺法
直透深刺多用于四肢肌肉较丰满之穴位,如支沟透间使、内关透外关、阴陵泉透阳陵泉、绝
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等。
1.支沟透间使主治吐利便秘
本症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所致。取支沟透间使是以阳经经穴透阴经经穴。二穴均为五
输穴中的经穴,有从阳引阴之意。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间使属手厥阴心包经,二经互为表里,
透刺可疏调两经经气,使三焦气机升降和顺,则吐利便秘可愈。
2.内关透外关主治心胸疾患
心胸疾病指心包、三焦经气失调所致病症,包括现代医学的一些功能性疾病,如肋间神经
痛、胃神经官能症、心神经官能症等。外邪侵犯两经,加之情志郁而不达,经气失调,出现心慌、
心悸、胸闷、胁肋疼痛等症。内关透外关,以阴经透刺阳经,乃从阴引阳之意。内关为手厥阴心
包经的络穴,与阴维脉相通而主里;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与阳维脉相通而主表。透刺
二穴可协调表里经之经气,使郁气得疏,经气乃调。
3.阴陵泉透刺阳陵泉主治腹痛、水肿、膝痛
如属气郁、食积、湿热、痰结等所致之腹痛(如肠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可采用五刺
中的输法(强刺激)以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化痰结。如脾阳虚弱,虚寒内生,脾失健运,水湿内停
所致的水肿,可用徐疾补泻法温补脾阳,使脾运湿祛,而水肿自消。如因风寒湿侵袭,或湿热流
滞,或挫跌伤以致气血瘀滞,经脉不畅而痛者,透刺可愈。阴陵泉为脾经合穴,阳陵泉为胆经合
穴,又是筋之所会,透刺之可疏通经腑之气,使脾胃得运,腑气得通,气血流畅,其病乃瘥。
4.绝骨透刺三阴交主治痿
痿主要是由于肝肾精气虚亏,筋脉失养所致,治以绝骨透刺三阴交,用补法可愈。因绝
骨属胆经之穴,又为髓之所会,髓为肾之所生,骨之所藏,补之可充髓壮骨。绝骨又为三阳之大
络,刺之可调整足三阳经气而舒筋壮骨。三阴交属脾经,为脾、肝、肾三阴之交会,透刺可补三
阴,使其血旺、髓充、筋柔而痿自愈。
5.昆仑透刺太溪主治腰腿痛
腰腿痛多因风、寒、湿之邪流注于经脉,痹阻不通所致。昆仑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五输穴
之经穴,具有通行气血,疏经活络之效。常用于治疗其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病痛。太溪为肾经之
原穴,具有补肾强腰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腰腿痛。李氏多采用昆仑透刺太溪治疗腰
第四卷590
####
腿痛。根据其不同的病因施用不同的补泻手法,从而达到疏经活络,强腰壮肾,解除疼痛之目
的。
(二)横透浅刺法
横透浅刺法主要用于头面部及四肢肌肉层较薄的穴位。如头部的曲差透刺头临泣,面部
的地仓透刺颊车,阳白透刺鱼腰,左右透刺至攒竹、丝竹空,四肢部的列缺、太渊、太冲透刺涌泉
等。
1.曲差透头临泣主治偏头痛
风热上扰少阳,侵及太阳经脉,以致经脉阻滞而偏头痛者,以曲差透刺头临泣,用平补平泻
法治之。曲差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头临泣属足少阳胆经穴位,借膀胱经的支脉和膀胱经相交
会,头临泣又是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阳维脉的会穴。针刺曲差可疏通足太阳经气,泻
其足少阳胆经上扰之邪气,透刺头临泣可祛风散热,则头痛之疾可以获愈。
2.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左右透攒竹和丝竹空主治面神经麻痹
穆某,男,62岁,干部。3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面颊不适,含水漱口时漏水,医院
神经科就诊,诊为“右面神经麻痹”。本院诊为“周围性面瘫”,治疗3月余,疗效不满意,遂于
1992年6月6日求治于李氏。诊见:右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闭合不全,流泪,鼻唇沟变浅,右面
肌松弛,嘴角向健侧,鼓腮漏气,右颊仍滞食,口唇下垂,舌脉无特殊。李氏即采用地仓透颊
车,阳白透鱼腰,左右透刺攒竹、丝竹空,隔日治疗一次。治疗7次后患者额纹恢复,眼能闭合,
不流泪,鼻唇沟加深,再经5次治疗后其症大减,后经9次治疗调整其病获效。
患者年逾花甲,且因病程较长,致脉络空虚,风邪侵袭,阻滞经脉,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
收。地仓透颊车为沿着经脉走向透刺,取“随而济之”之意以扶正祛邪。地仓是胃经和阳跷的
会穴,颊车亦属胃经,针刺地仓时针尖顺本经横浅透刺颊车,助其经气宣导。阳白属足少阳胆
经之会,又是阳明、少阳、阳维脉之会。攒竹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丝竹空属手少阳三焦经之
穴。诸穴合用,并予透刺,可加强其疏散面部风邪之作用。尽管患者年龄偏大,病程较长,仍能
透刺二十余次而取效。李氏说,他在数十年的临床观察中,透穴针刺比常规针刺治疗面瘫的效
果较优。
3.列缺透太渊主治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通常为外邪壅遏肺气,宣降失常所致。取列缺透刺太渊,亦为随经脉循行而针以
解表宣肺,使邪从外解。列缺为肺经络穴,肺主气,大肠主传导,肺经实则应泻大肠,故肺气壅
遏的表实证当选络穴列缺,取其上宣下泄之功。顺经透刺肺经原穴太渊,以增强宣肺降气之
效,加大发汗解表之力,使邪从皮毛而外泄,一针透刺原络两穴,故表实证的外感咳嗽自除。
4.太冲透涌泉主治巅顶头痛和眩晕
巅顶头痛和眩晕多属虚火上炎,肝阳上亢所致(如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等)。太冲系肝
经的俞穴,也是原穴,涌泉系肾经的井穴,透刺此二穴可滋阴潜阳,壮水制火,上病下治,头痛可
愈。留针时可嘱患者自行活动足趾,以自觉舒适为度,增强其治疗效果。
透穴针刺法是一种一针多穴或一针多经的针刺方法。《灵枢·官针篇》即有“恢刺者,直刺
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合谷
刺,左右用针如鸡足然,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盖脾主肌肉,故为脾之应也”的记载。恢刺、
第四卷591
####
直针刺、合谷刺均指针刺的深度和方向而言。李氏指出临床除应掌握病因病机、熟悉经络、腧
穴外,还必须掌握透刺上下相通,迎随逆从,内外相应的特点,才能“随手见功,应针取效”(《百
症赋》)。
二、三穴妙治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
发病。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常给患者带来痛苦及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严重者则影响工作。李
氏针刺三穴治疗肩周炎确有良效。曾统计33例患者,痊愈31例,好转2例(此两例因工作忙
而未坚持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者34岁,最大者91岁,其中34~50岁
10例,50~60岁12例,60~70岁6例,71~91岁5例。左肩患者13例,右肩患者20例。
病程短者半月,长者三月。经过封闭、推拿、中药热敷等方法治疗而疗效不显著者,均可采用此
法。
取穴:中渚、列缺、阳陵泉。
操作:中渚、列缺均取用1寸半毫针逆经向上刺,患健两侧交替使用,针感向患处传导效果
更佳。当患者得针感后,嘱其微活动手拇指、小指及踝关节,均作屈伸动作,以患者能忍受或舒
适为度,此为患者自我行针法。同时嘱患者活动患处,皆以舒适为度。隔日1次,或1日1次,
5次为1疗程,可再作第2或第3疗程。33例患者中治疗最长15次,短者5次,治疗1次症状
可减轻。留针时间视患者情况而定,短者15分钟,长者可留针1小时以上。
治疗标准:经过治疗后症状及主要体征完全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者,为临床治愈;症状
显著减轻,肢体功能明显好转,能正常工作者为显效;症状好转,能坚持工作,为好转。3个疗
程治疗后症状仍无变化者,为无效。
病例一:王某某,男,48岁,省委组织部干部。1992年8月11日初诊。患者右肩部弥漫性
疼痛3月余。3月前乘车远行后,自感右肩部疼痛不适,继之活动受限,日轻夜重,甚则夜不能
寐,经封闭、推拿、按摩、温泉浴、中药内服、热敷等多方求治,均收效甚微,不能坚持正常工作。
近日来其症状有加重趋势。检查:局部有广泛性压痛,右肩关节外展平举约45度,旋后伸提右
手拇指抵达右侧髋关节裤袋处,右手内收不能屈达左肩,肩外后廉及肩胛部牵掣疼痛,天宗、
肩、肩、臂等处均有明显压痛,脉弦滑、舌苔薄*腻。系卫气不固,气血不和,经络不通,
肢节不利所致。针刺3穴而固卫气,疏经通络,活血止痛利节。经3次治疗后,右肩关节活动
范围扩大,疼痛明显减轻。针此3穴5次后,患者手可伸至左肩。11次后肩外展活动无疼痛。
针刺15次后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随访年余,疗效巩固。
病例二:陈某某,男,91岁,住贵阳制药厂宿舍。患者右肩疼痛,活动受限,不能上抬、后
伸、前举,其疼痛以夜间较重,甚则不能入睡,经封闭、理疗、药熨等无缓解。于1993年5月25
日初诊。视患者痛苦面容,以左手托扶右手,穿脱衣服困难。查右肩部肌肉僵硬如绳状,肩部
压痛明显,臂内旋、外展、上举均受限制。颈椎正侧位片:“未发现特殊异常的病理X线征”。
脉弦紧,舌苔薄白。系风寒痹阻阳明和少阳经脉所致,治以疏风散寒,通经活络为法。患者取
侧卧位,行针刺阳陵泉,后针刺列缺、中渚二穴,均采用逆经刺。得气后,嘱患者自我行针法,自
己活动疼痛处,以能忍受且舒适为度,留针35分钟。针毕,患者诉疼痛消失,肩部活动恢复正
第四卷592
####
常。随访年余,疗效巩固。
按:《灵枢·经脉篇》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又曰:“针刺之
要,在于调气”。穴位又称之为“气穴”,针刺以有针感为得气,气速至而速效。其“气”与经络密
切相关。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在体表与内脏之间又有双向性联系,发挥整体与局部的全息
性调节作用。中渚是三焦经之俞穴,三焦经循行经肩颈,其支脉由天穴交会肩井穴与大椎
穴,“是主气所生病者,肩、肘臂外皆病”(《灵枢·经脉篇》),故取其疏通经气、活血通络。“列
缺是肺所生病者……,臂内前廉疼痛……,气盛有余,则肩前痛……,气虚则肩背痛”(《灵枢·
经脉篇》)。取其疏经通络和气血,“寒气入经则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
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由此可见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其主要是由于经络气血受到寒邪之涩滞
闭阻,而致气血不和,经络不通,肢节不利。故采用此3穴针刺之法,根据经脉循行路线的部位
远道取穴,共奏调和气血,疏经利节,散寒止痛之功而获效。
三、惊厥宜疏调督脉清热镇痉
临床见症:此病发作骤然,短时的意识丧失,手足抽动,两眼上翻或斜视,牙关紧闭,口角牵
动,口吐白沫,有时大小便失禁。发作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见呼吸浅促,口唇
发绀,甚者可能窒息而亡。如属一般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发作仅一、二次,搐搦时间短,热退
则惊止,不伴有全身中*症状。如果惊止而仍昏迷,或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征,应考
虑中枢神经系统之感染。
惊厥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而出现的突发性、短暂性的意识丧失,并伴局部或
全身肌肉痉挛。可分为发热惊厥和无热惊厥。发热惊厥多为高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各
类脑膜炎、脑炎以及中*性菌痢、中*性肺炎、破伤风等)引起。无热惊厥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
非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颅内出血、婴儿抽搐症、脑发育不全、脑萎缩、脑瘤、脑血管意外、癔病、
癫痫等。
中医学多将此病列为“痉病”、“惊风”和“外感热病”、“破伤风”等病的内容。李氏认为是由
于十二经之经气厥逆、紊乱,或高热伤阴,引动肝风,或气逆痰壅,窍络被蒙,经筋功能发生异常
变化而致。而“惊风”证则多见于小儿,大多由外感热病所致。
治疗:以疏调督脉为主,发热者佐以清热,无热者佐以镇痉。
取穴:发热惊厥者:印堂、太阳、四缝、十宣、大椎、身柱、曲池、合谷、劳宫、外关、涌泉;无热
惊厥者:大椎、筋缩、后溪、阳陵泉、身柱、合谷、太冲、人中。
操作:用三棱针点刺四缝、十宣、大椎出血,余穴采用中强刺激,多不留针。如效不显者,再
针之。
李氏强调,为防止窒息和损伤,让病者平卧,解开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必须进一步查明
致病原因,危重者一定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抢救。
四、胃下垂升举中气用长粗针
临床见症:消瘦、乏力、食纳减少,胸脘胀闷不舒,食后更甚,也有的在进食后发生腹下坠或
第四卷593
####
腰痛,或不见呕吐、嗳气、大便不正常,在平卧时症状觉减轻,舌苔薄腻,脉濡无力。体查时脐下
可有振水音,X线钡餐造影见胃小弯弧线低于髂嵴连线下。
李氏认为,此症多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以脾胃为中气之本,脾主肌肉而司运化,脾
虚则运化失常,中气升举无力而致下坠。
治疗:以升举中气为主,佐以健脾和胃。
取穴:上脘、关元、气海、足三里、胃俞。
操作:针刺上脘穴时,用26号5寸针,针尖向气海或关元穴,沿肌层透刺。如胃下垂轻者
透刺至气海穴,重者透刺至关元穴,用捻转手法,并逐渐向上提拉,患者自觉胃有上提感,留针
35~45分钟,间歇向上提拉运针。隔日针一次,不针时用艾条重灸。
方义:刺上脘、关元、气海以升举中阳,加足三里、胃俞以健脾和胃。
李嘱针刺治疗完毕后应卧床休息15分钟左右,治疗期间,不宜饱食,少进汤水,勿过度疲
劳。
避免暴饮暴食,宜选择营养较好容易消化、体积较小的食物。可用少吃多餐的方法,以减
轻胃的负担。
五、三叉神经痛阳明少阳寻
临床见症:三叉神经共分三支,第一支为眼支,第二支为上颌支,第三支为下颌支,临床上
第一支疼痛较少,一般以第二、三支同时疼痛较多。原发者呈阵发性的烧灼疼或刺痛,每次发
作数秒钟或1~2分钟,一天可发作数次,有的可迁延至数月。在眶上孔、眶下孔、颏孔以及鼻
翼旁、口角、鼻唇沟等处可发现压痛点,触及时可引起疼痛发作。并常伴见局部抽掣、皮肤潮
红、流泪、流涎等症。间歇期可无症状,无三叉神经主管肌群的运动障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呈持续性,有面部皮肤感觉障碍(如针刺局部皮肤不觉疼痛等)及角膜、下颌反射消失,颞肌、嚼
肌瘫痪、萎缩现象。前者多与受寒、牙齿的感染及某些传染病有关;后者常见于眼、鼻、牙齿等
疾病以及肿瘤压迫。
本病可由风热外袭,经络气血阻滞不通,或肝、胃实热上冲,以及阴虚阳亢,虚火上升等导
致。根据经络循行部位并结合其他症状,辨证施针。如因受寒引起而兼有外感者,为风邪外
袭;如兼见烦躁、易怒、口渴、便秘等症者,属脾胃实火;如体质素虚,形质消瘦,颧红,脉细数无
力,劳累则发作加剧者,为阴虚阳亢,虚火上升。
治疗:以疏导患部经气为法。
取穴:太阳、攒竹、四白、下关、挟承浆、合谷、内庭、太冲、足三里、外关、太溪、风池。
操作:第一支疼痛可取太阳或攒竹穴,针刺攒竹时针尖宜向外下方刺入,使针感放射至额
部。第二支痛时取四白穴,针尖宜向外上方刺入,使针感放射至上唇部。第三支痛时取下关、
挟承浆。针感均要求放射到下唇为佳。用轻、中度刺激。留针时间视患者止痛情况而定,15
分钟至1小时不等,直至治疗时疼痛减轻或消失即可出针。外感风邪,加合谷、外关;肝、胃火
升,加太冲、内庭、足三里;阴虚阳亢加太溪、风池。
方义:太阳、攒竹、四白、下关、挟承浆均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是局部选配穴的方法,目
的在疏通局部之经气,从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外感风邪者加手阳明原穴合谷,手少阳阳
第四卷594
####
维之会穴外以解表祛风;肝、胃火升者加足厥阴原穴太冲,足阳明荥穴的内庭及合穴足三里清
泄肝胃之火;阴虚阳亢者加足少阴原穴太溪以育阴,配足少阳阳维之会风池以潜阳。
李嘱:本病如发现有感觉障碍,口眼歪斜,颈部肿块等,则须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是否
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六、中风攻补妙在辨证施针
中风分为中脏腑和中经络两种。前者病重,后者病轻。
中风重证,骤然昏倒,意识迷糊,不省人事,鼾声呼吸,并有僻、偏瘫等症。兼见两手紧
握,大、小便闭阻,口噤、面赤、气粗痰涌,舌苔腻,脉弦滑实的,称为闭证。兼见目合、口张、撒
手、鼾睡、两颧红赤,继则面色苍白,大小便失禁,四肢逆冷,脉细微欲绝的,称为脱证。脱证病
情更较严重,往往是闭证的进一步发展,如同时并见,为内闭外脱。
中风轻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口角流涎,吞咽困难等症。大多数是中风昏迷
清醒后的后遗症。亦有不经昏倒而呈现上述症状的,并可伴有颜面麻木,手足麻木,沉重或手
指震颤,头眩、多痰、苔白腻、脉弦等。
治疗:闭证以开窍、泄热、降气为先,脱证以回阳固脱为主。病情较轻者疏通经气,活血祛
风为主。
取穴:中风重证取穴:
闭证———人中、十二井、涌泉、劳宫、风池、内关、合谷。
脱证———上穴加关元、气海、足三里。
根据病情可酌加大陵、行间、天枢、上巨虚、膻中、肾俞、命门、太冲、阳陵泉、天突、丰隆。
操作:可选3~5个穴位,闭证用较强刺激,脱证用轻刺激。早期用针刺,阳气欲脱者可在
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用大艾炷持续多灸。
面赤、口渴、烦躁、溲赤、便闭、脉洪数等症为火盛,加大陵、行间、天枢、上巨虚等穴选择应
用;四肢逆冷、汗出、喘促、脉微欲绝等症,为元气欲脱,可加用膻中、肾俞、命门等穴,并加灸;头
痛剧烈,眩晕、手足拘挛,并出现抽搐等症,为肝风内动,加用太冲、阳陵泉等穴;喉中痰涌,胸脘
痞闷,四肢沉重,舌苔厚腻,体肥胖,脉弦滑,为痰盛,可加天突、丰隆、内关等穴。
中风轻证及后遗症取穴:
上肢瘫痪———肩、曲池、合谷、外关、肩、手三里、阳池、中渚等选择配用。
操作:针刺时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后溪,患健侧交替使用,病侧用强刺激,健侧以得到针感
为度。
下肢瘫痪———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解溪、足三里、昆仑、太冲、足临泣、京骨等。
操作:患健侧交替选用,针感以患者舒适为度。
口眼歪斜———地仓、四白、颊车、阳白、人中、承浆。
操作:针刺四白穴宜直刺、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以有针感为度。
舌强言謇———廉泉、通里、哑门、照海。
操作:廉泉用点刺,强刺激有针感后出针,哑门穴宜略向下斜刺,同样有针感后出针。
方义:中风闭证是由火邪壅遏,气机闭阻所致,故取十二井穴,以清泄阳邪;加人中是督脉
第四卷595
####
手足阳明之会,能交通阴阳,开窍泄热;涌泉是足少阴之井,引导上亢之气下降以苏厥;劳宫是
手厥阴之荥穴,内关是手厥阴之络穴,可以清心包泄邪热,风池能疏风以泻热,加合谷以泻阳明
之热。中风脱证是元气虚竭,阳气暴脱所致,故加关元、气海以培补元气,足三里以调养中焦。
火盛者用大陵心经之原穴,行间肝经之荥穴,以清泻心肝二经之气火,佐天枢、上巨虚疏大肠积
秽,以清阳明之邪热;气喘兼用膻中以平喘,加肾俞、命门补益肾阳;肝风加太冲、阳陵泉清泻肝
胆之风阳;痰盛用天突以降痰利咽;丰隆、内关以豁痰宽胸。中风后遗症的偏瘫及口眼歪斜主
要以疏通经络为主,选配穴时李氏多“以循经取之”为其原则。舌强言謇用廉泉加哑门,主要是
内系舌本之故,配通里以清心神而开窍,佐以照海足少阴阴跷之会,以加强上穴的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
1.本病在昏迷危重阶段,应针灸、西医并行抢救。
2.本病针刺治疗宜早。
3.如血压在26/156kPa以上者,针刺时忌用过强刺激,针感以患者能忍受或舒适为度。
如感觉完全消失的患者,应用灸法宜加注意,勿烫灼伤。
七、遗尿当温补肾阳益气固本
临床见症:主要在睡眠中遗尿。轻者隔数夜遗尿一次,重者一夜可发生数次。遗尿时间,
一般多在半夜,也有发生于清晨者,在遗尿后患者仍能继续熟睡。多见于儿童,病情较严重的,
可延长至10余年,并可见于少数成人。遗尿日久,患者常面色苍白或灰暗,精神委顿,智力相
应减退,常有精神紧张,平素小便多而清长,四肢不温等症;个别患者,还表现肢倦乏力,食欲减
退,大便不正常。脉多濡弱无力。
李氏认为本病和肺、脾、胃、膀胱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如肾气不足,固摄无权,膀胱失于约
束,气化失常;或因脾虚气陷,肺气不调,水液下输失其常度,均能引起本病。亦有幼时自尿于
床,未加纠正,日久成为习惯而致病。
治疗:以温补肾阳、益气固本为法,针对病因施针或灸。
取穴:关元、三阴交、百会、气海、中极、阴陵泉、肾俞、足三里、列缺。
操作:每次取3~5穴,中、强刺激,腹部穴使针感达阴部,针刺角度宜向下斜刺;下肢穴位
针感最好能向上传导。如脾虚加脾俞、足三里;肾虚加肾俞、气海以补肾,佐百会以升举阳气,
兼调元神;肺气不调而致水液下输失常,配列缺佐阴陵泉以调节水道;加用中极亦是调整气化
之意。
李氏认为,针灸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较好。针刺少腹部穴位时嘱患者先排尿。因器质性疾
病引起者,应早治疗其原发性疾病。
八、小儿麻痹调气通经活络
临床见症:急性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胃肠道和呼吸道症状。热退后,则出现不规则、
不对称的肢体瘫痪。瘫痪呈驰缓性,一般以下肢为多见,亦可出现半身瘫痪。病儿意识清晰,
语言如常,无感觉障碍,无大、小便失禁,腿反射在前期亢进,后期迟钝或消失。若瘫痪影响腹
第四卷596
####
肌、肋间肌、膈肌,则出现语言减弱,咳嗽低沉,甚则呼吸困难,此提示病情危重。临床表现轻重
悬殊,病情复杂。但一般都具有瘫(运动功能障碍)、软(肌肉韧带松弛,肌张力减低)、细(肌肉
神经营养不良和废用导致肌肉蒌缩,肢体变细)、冷(血液循环不良,皮温降低)、变(由于长期肌
力失衡,骨营养不良,最后造成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及姿态异常)等特点。
李氏认为本病属于“痿证”范围,系风*温热之邪,从口鼻侵犯肺胃,蕴积成热,损伤经络,
气血失和,经筋失养等导致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若热*过盛,病邪内陷心肺,可致清窍阻塞,
出现危重症状。
治疗:以调气通经活络为法。
取穴:下肢瘫痪:命门、腰阳关、上、次、环跳、绝骨、殷门、伏兔、足三里、风市、阳陵泉、
秩边、委阳、委中、解溪、太冲。
上肢瘫痪:大椎、肩、肩、肩贞、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操作:每次取3~5个穴位,每日1次。视病者情况也可一日数次。患病初期一般采用浅
刺多针,疾入疾出;病程较久的,可以刺得深些,刺激量宜大,取环跳或秩边时针感要求向整个
下肢放射。伏兔穴要求针尖向上、下、左、右透刺,膝屈曲时委阳穴针尖向下、后、左、右透刺,透
半膜肌腱、股二头肌。委中、足三里、阴阳陵泉针尖均向下远端,针感直达远端效果更佳。太溪
或昆仑穴进针,针感直达远端效果更佳。太溪或昆仑穴进针,针刺应透法,同时摇动踝关节,使
足背屈曲,加大刺激量;足内翻取照海、太溪时针尖向公孙跟腱透刺,同时摇动踝关节,一是加
强刺激量,二是使足外翻。足外翻取申脉、昆仑时针尖向金门、跟腱透刺,同样摇动关节,同样
加强刺激和使足内翻。
李氏指出,本病针灸治疗效果满意。恢复期可配合水针、电兴奋等疗法。
九、斜视阳陵、风池、二间妙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正视前方而言,如因眼肌某一部分或完全麻痹引起,称麻痹性斜
视。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又分为内斜(眼球外展肌麻痹)和外斜(眼球内收肌麻痹)。常见头昏、
剧烈头痛、恶心欲吐等症。
治疗:以调节眼筋为主。
取穴:阳陵泉、风池、二间。
操作:针刺阳陵泉要求针感向上传导,风池针感要求传至前额及眼眶。二间针刺留针时嘱
患者自我行针,待患者自觉有舒适感后才出针。
方义: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筋会。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远
道取之疏筋络,风池同属胆经之穴,又是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取之清头目,利官窍。二间是手
阳明经之荥穴,取之散风疏筋。
李氏嘱:1.针刺对本病疗效肯定,临床治疗数十例成年患者均在1次疼痛止,20余次完全
恢复正常。
2.应排除其它疾病。
3.共转性斜视应配合其它方法。
第四卷597
####
名案评析
一、腰痛案
金某,男,74岁,系贵州省顾委领导,于1991年8月11日初诊。
患者腰腿疼痛反复发作数月。数月前无明显原因自感腰腿疼痛不适,活动不利,久行或劳
累后疼痛加剧,甚则步履维艰。医院高干病房诊治,疼痛仍未缓解。腰部CT检查未
发现异常病理征;X线摄片示“腰椎退行性变”。患者近日来翻身、弯腰、蹲坐、走路均感困难,
于8月11日邀李氏前往住宅诊治。查:患者左臀部、委中、承山穴均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
性,舌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肾虚痹痛。
治法:强健腰膝,疏经活络。
取穴:秩边、风市、委中、阳陵泉、太冲,健患侧交替使用。
方法:隔日一次,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5分钟,经15次治疗后,疼痛消失,活动自如,随
访年余,未诉不适。
〔评析〕 本例患者,年逾古稀,李氏辨为肾虚痹痛之理,在于腰为肾府,肾又主骨,肾虚则
腰膝疼痛;加之长期脑力劳动及久坐,久坐伤气,气血不通,经脉不畅,而又可致腰腿疼痛。膀
胱与肾互为表里,膀胱经脉循行腰间,故取穴以膀胱经穴为主,脏腑表里同治。秩边穴是太阳
膀胱经脉之气所发,故能强健腰膝。风市是足少阳胆经穴,取之能疏筋通络,治其腰腿疼痛。
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也是八会穴中之筋会,用此穴强筋健骨,太冲属于肝经的俞穴,取
其“步行难移,太冲最奇”(《通玄指腰赋》)之功效。同时可达滋补肝肾的目的。数穴合用共奏
强健腰膝,疏经活络之效,经15次针刺治疗而获愈。
二、强中案
张某某,男,39岁,已婚,系贵阳都拉营车辆厂干部。
患者阴茎勃起左偏不适年余。其缘于一年前房事时阴茎勃起后左偏,房事后阴茎疼痛,灼
热,嗣后腰痛不适、遗精、滑精、心烦、多梦,劳累后则更甚。医院治疗年余,实验室检查
及一些特殊检查尚未发现明显病理征,但病情有增无减,实感痛苦。1992年9月17日求治于
李氏。视患者表情躁急,诉其阴茎勃起时左偏不适,疼痛,房事后疼痛加重且有灼热感,腰痛、
遗精、滑精、多梦、耳鸣,舌尖红,苔薄*,脉弦滑。
证属:阴虚火旺。
取穴:①太冲、秩边;②关元、三阴交;③肾俞加灸。
方法:每日一次,每次取一组穴,第一组穴两侧交替使用。采侧卧位针刺,秩边穴均要求针
感向会阴部、阴茎部放射。太冲留针35分钟。第二组穴三阴交留针25分钟,关元穴针感宜向
第四卷598
####
会阴部放射为佳,得气行针三五次后,艾火重灸,以舒适为度。第三组穴针刺得气后留针15分
钟,出针后艾炷隔盐灸7壮。
经10余次治疗后,灼热及疼痛消失,患者神情尚好,腰痛、耳鸣减轻,遗精滑精减少,阴茎
勃起仍左偏,但房事疼痛减轻。仍守前法继续治疗,15次后患者诸症消失,房事无不适,阴茎
不偏而获效。随访年余,疗效巩固。
[评析] 此病患实属临床少见之怪证,辨证切中病因病机,择以针灸治之,针感直达病所。
经数十次近两月的治疗,诸症消失获效。随访年余,未诉不适。
三、药源性神经炎案
张某某,女,25岁,已婚,系贵阳煤气指挥部干部。患者左下肢瘫软无力10天,缘于10天
前因家事不快后,即服用舒乐安定300片、冬眠灵200片,6小时后家人发现时呼之不应,昏迷
不醒,医院急诊科抢救,诊断为“药物中*”。经抢救处理后,于第三天开始说话,但舌
强,欲言不出。5天后诊为“药源性神经炎”,嘱其回家休养。患者左下肢仍瘫软无力,生活不
能自理,言语不利,于1992年9月8日上午由其母搀扶求治于李氏。查:患者呆滞,疲乏无力,
搀扶而行,面色无华,表情淡漠,不欲食,口淡无味,舌强,语言不利,嗜睡,左下肢瘫软无力,脉
细数,舌苔*腻。
辨证:气阴两伤兼湿滞脾胃。
治法:益气养阴佐以祛湿健脾,针灸中药并进。
取穴: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②丰隆、解溪、秩边;③内庭、解溪、秩边。
隔日治疗一次,除秩边穴针感要向下肢远端传导外,余穴均以平补平泻手法进行。
中药:*芪30克、天花粉15克、葛根30克、法夏9克、*芩9克、僵蚕9克、山楂30克、谷
麦芽各15克、甘草6克。5剂。沸水浸泡待温热或稍凉后频饮之。
9月18日,针刺治疗5次,舌苔变薄,欲食,神情转佳,舌强减轻,可自行十余步,但右足仍
下垂。针刺仍用前三组穴位,隔日一次,中药仍用原方5剂,仍泡服。
9月28日,针刺10次,中药10剂后,诸症转佳,左下肢行走欠有力,停中药,按上述穴位再
针5次。
10月8日,患者已治疗达15次,时已月余,自觉无不适,行走说话如常,情况良好,已开始
正常上班,停诊。随访年余,疗效巩固。
[评析] 该患者由于家事,情志不畅,加之服用极量镇静剂后,致气阴两伤,湿滞脾胃,出
现诸多不适症,经益气养阴佐以祛湿健脾之法,10余次针刺和内服中药后,患者行走自如,语
言清楚,食欲如常,康复工作。随访年余无类似不适感。
四、麻痹性斜视案
赵某某,男,64岁,贵州省劳动局离休干部。
患者复视、头痛5月。缘于5月前因怒后晨起自觉视一为二,右侧头痛,视物痛剧,闭目痛
减。医院神经科,经CT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病理征,诊为“病*感染”。住院数
第四卷599
####
月,复视未消失,目胀未减,经多方求治,收效甚微,于1993年9月21日就诊,患者仍诉右眼
胀,视物昏花,视一为二,看电视时加重。甚则视之有弯曲变形,右侧头痛。查:患者素体尚健,
右上眼睑下垂,睑裂变窄,右眼球向内向上,向下运动不能,眼球位置向外下方偏斜,复视,瞳孔
不大,对光反射存在,其它无不适,二便调,脉弦滑,舌苔薄*。
辨证:肝郁气滞,少阳阳明经气不通。
治法:疏肝理气、通经行滞。
取穴:三间、太冲、内庭、双侧。
患者取仰卧位,双手自然平放。三间穴用一寸毫针刺入得气后,留针25分钟,食指作屈伸
活动,其针感以患者得气舒适为度,嘱患者闭目。太冲、内庭二穴用一寸半毫针向涌泉方向斜
刺,得气后留针35分钟,嘱患者足趾伸屈活动,活动幅度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如此治疗15
次无不适而获愈。
[评析] 斜视,祖国医学称之为“视歧”、“视一为二”、“上胞下垂”、“风牵偏视”等,从现代
医学的角度来讲,其主要病因常是脑底动脉环或颈内动脉的动脉瘤压迫动眼神经与外展神经,
头颅外伤及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眶内和眶后的炎症,重症肌无力,颅内肿瘤压迫,高血压及
动脉硬化造成供应神经干或核的血管梗塞,或扩张的血管压迫或出血压迫,糖尿病神经炎,眼
肌瘫痪性偏头痛等。此例患者经实验及CT扫描检查尚未发现特殊异常报告。患者既是因为
生气发怒致病,气怒则郁滞,从而使肝胆经脉之气不舒,横克脾胃之土,因脾主肌肉,肝主筋,肌
肉经筋失养,故出现睑下垂、复视、头痛等症。所采用三间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之穴,手阳明交接
足阳明胃经,太冲是肝经的输穴,内庭是阳明胃经的荥穴。诸穴合用,共奏疏肝理气,通经行滞
之效。隔日一次,针刺15次后无不适而获效,随访年余疗效巩固。
五、枕神经痛案
朱某某,男,30岁,贵阳市邮*局职工。
患者左枕部疼痛11天,于1992年12月5日就诊。患者于11天前因受凉后左枕部疼痛,
甚则向前额放射痛,不能坚持工作。医院求治,诊为“枕神经痛”,给予颅痛定等药口服后
其症不减,间歇性枕部钝痛,阵发性加剧,咳嗽时其疼痛加剧,但无恶心、呕吐,查视颈项活动自
如,局部无红肿,脉弦紧,舌苔薄白,实验检查未发现异常。
辨证:风寒之邪侵袭少阳经所致。
治法:疏风散寒,通经活络止痛。
取穴:风池、阳陵泉、后溪。
均取患侧穴位,风池用一寸毫针,行平补平泻法,针感向前额、颈项放射,后溪穴用一寸毫
针,得气后留针,嘱患者手掌作屈伸活动,以其能忍受针感为度。阳陵泉用两寸毫针逆经刺入,
得气后嘱患者自行活动踝关节,以保持针感,使其经脉之气得通畅,疼痛得以消失。患者经5
次治疗后疼痛消失,正常上班。随访年余,疗效巩固。
[评析] 枕神经痛是枕区和上颈部疼痛,属祖国医学的少阳经头痛或是后头痛。大多由
于感受风寒或颈椎病等诱发。其它如脊柱结核、脊髓肿瘤、肌炎等所致。本例属于前者,故采
用经络所过主治所在的原理及循经远近取穴相结合的原则,获满意疗效。
第四卷600
####
医论医话
一、为医者精勤不倦 博极医源
李氏常说,为医者不但要精通医理,而且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并且把精通、博学视为医者实
现仁爱救人的起码条件。认为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从我国历代医学家的知识
结构来看,也强调为医者应该有广博的知识。《素问·著至教论篇》中就提出了学医者应该是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伤寒论·自序》曰:“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指出
了医学的道理是很深奥的,人体疾病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若非多闻博识,勤学苦练,又怎能很
好的掌握医术呢?孙思邈更明确地提出了为医者一定要“精勤不倦,博极医源”。孙氏在《千金
要方·大医习业》中强调的学习内容更是十分广泛,从经典医籍、诸家验方到诸子百家,五经三
史,天文地理无所不识。他的一生就是“白首之年,未偿释卷”,“留心作意,殷勤学之”,致使医
学造诣精深,成为一代名医。李时珍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典范。《本草纲目·序》中曰:“长枕典
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
辄著数言”。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庸医速报》中曰“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更强调了精深
的重要意义。
李氏还讲了医学知识精和博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能脱离,没有博何能精,而只博不精
也不行。李在《医学入门·习医规格》里曰:“如欲专小科,则亦不可不读大科;欲专外科,亦不
可不读内科。盖因此识彼有之,未有通于彼而塞于此者。”历代许多医家常是能晓内、外、妇、
儿、五官、针灸各科,而又有精专。
二、为医者勿避 全力救治
李氏医德高尚,谆谆教导后学,治病救人是为医者的神圣职责。孙思邈氏曰:“凡大医治病
……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
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
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千金要方·大医精诚》)朱丹溪是元代声望很高的医学家,但他
始终坚持出诊看病,有时走百十里地,也不畏劳苦。据载:“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先生无不
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虽百里之远,弗惮也。”(宋廉《丹溪先生墓志铭》)当他的随从疲惫
不愿行时,他却耐心地说:“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也?”明代医生张柏“人以病请,即夜数十起
弗辞”。赵梦弼则是“赴人之急,百里处,中夜叩门,无不应者”。为医者对病人的生命和人民健
康尽心竭力,无论何时何地,当遇到处于危难中的伤病员时,都应当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竭诚以
待。痛病人之痛,急病人之急,怀着深情厚意热情积极地、不辞劳苦地、全力以赴地救治病人,
这是我们为医者的崇高职责。
第四卷601
####
三、为医者博施济众 一视同仁
李氏说,医学是仁术,无论是对任何病人都要关心、体贴、爱护。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
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
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明代龚廷贤主张博施济众,“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
又曰:“今世之医……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此固医者之恒情,殆非仁术也。以余论之,医乃
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岂可因贫富而认为厚薄哉!”(《从万病回春·暇笔》)陈实功说:“凡病家大
小贫富人等,请观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又说:“贫富之家,及游食僧道衙门差役人等,凡
来看病,不可要他药钱,兴当奉药。再愚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外科正宗·医家五
戒十要》)上述博施济众,一视同仁的高尚美德是我医者尊崇的典范。
四、为医者专心致志 仪表端庄
专心致志,极端负责,这是衡量我们为医者的工作是否符合病家的要求,又是关系到医疗
质量,医者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和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医者肩负着维护人类健康,保护人
类生命安全和延长人类寿命的崇高使命。病人对医者寄以生死,故临床必须专心致志,严肃认
真。医者不仅医术精通渊博,医心纯良慈善,医风正派廉洁,而且还非常讲究做医生的言谈举
止。做到仪表稳重端庄,言谈文雅有礼,举止温和可亲。在《素问·征四失论篇》曰医者不可“谬
言为道,更名自功”。医者出诊治病时,应当入乡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孙思邈对此有非
常精辟的论述,曰:“夫人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还说医者往
病家诊治时,要做到“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
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
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
哗,道说是非。”(《千金要方·大医精诚》)此乃要求医者对病人要有高度同情感,集中精力,认真
负责地予以治疗。要讲究文明礼貌,举止大方庄重,不亢不卑。不得在病家大吃大喝,高谈阔
论,自我吹嘘等。这是我们医者应牢记的。
历代医家对医者的言谈举止规范,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宋代医家已明确地提出:“凡为医
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娇饰。”(《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
录》)明代李中梓也提出,医者必须“宅心醇谨,举动安和,言无轻吐,目无乱视,忌心勿起,贪念
罔生,毋勿贫贱,毋惮疲劳,检医典而精求,对疾苦而悲悯”(《医宗必读》)。综上所述,医者应当
品行端正,举止大方,言语温和,待人诚恳,医风正派。
五、为医者济世救人 不计恩怨
李氏主张济世救人,反对贪图名利,而且认为济世和救人是一致的,也就是要用自己所学
的医术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历史上对于那些为治病救人不图报酬的医生均十分称赞。如《神
第四卷602
####
仙传》记载,三国时期有位住在庐山的医者叫董奉,给人看病不取报酬,病人前来致谢,病轻治
愈的,要他栽杏树一株,病重治愈者,栽杏树五株。经过几年,成了繁茂的杏林。后来他又以收
获的杏子换取粮食,用以赈济贫困者。此就是医史上留下的杏林佳话。至今人们还用“杏林春
暖”来赞颂医德高尚的医生。孙思邈提出医者要有“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要有自我牺牲
的精神。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常义务给人看病,故后人以“千里就药门,立活不取值”而称赞
之。
李氏提倡医病救人不计恩怨名利,要清正廉洁。金代李杲曾以“觅钱”还是“传道”作为选
择弟子的首要标准。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针对当时某追名逐利的庸医,作了无情的揭露。
他说:“或立奇方以取异,或用僻药以惑众,或用参茸补热之药以媚富贵之人,或假托仙佛方以
欺愚鲁之辈,高谈怪论,悔世盗名,造假伪说瞒以骇俗,明知此病易晓,假说彼病以奇方。”历代
医家济世救人,不计恩怨的高尚情操是我们习医者效仿的楷模。
六、为医者谦和谨慎 团结合作
为医要谦和谨慎,特别是同行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历代名医之所以技艺专精,造
诣极高,其中重要原因是他们善于虚心诚恳地向别人学习,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汉文帝
问当时名医淳于意说:“诊病决死生,能全无失乎?”回答说:“时时失之,臣意不能全民。”李时珍
采访四方,向农民、樵夫、药工、山人、渔民、猎户等人请教。清代的叶天士为学习别人的专长,
10年之内拜了17位老师。由于他们虚心求教,集思广益而医术日精,终成流芳后世的医家。
在临床实践中,为了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不仅要处理医患关系,还应当处理好
医者之间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合作。中医药学包括许多不同的专门学科。
在一个医疗卫生部门里,又分为各种不同的专业、科室。加之我们每个人所受的教育、医疗实
践不同,又随着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和社会化发展,其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各种先进医疗技术
和器械之广泛应用。更要求我们要互相尊重,择其善者而学之。要反对那种孤芳自赏、自命不
凡、抬高自己、诋毁别人的不良作风。
关于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同道,历代论述颇多。龚廷贤曾批评那些褒己贬人的庸医:“吾
道中有等无行之徒,专一夸己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病,惟毁前医之过,以骇患
者。”(《万病回春·云林暇笔》)陈实功更进一步论述说:“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
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
怨,信和为贵也。”(《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这些话,语重心长,堪为我们为医者的座右铭。
经验方
一、三针消痛方
取穴:后溪透中渚,列缺、阳陵泉。
第四卷603
####
功效:疏筋利节,通经活血止痛。
用法:后溪穴透刺中渚,列缺穴与阳陵泉针尖逆经刺入,针刺深浅视患者体形而定。针刺
得气后,嘱患者活动针之部位及疼痛处,活动范围以患者舒适或能忍受为度,这也叫作患者自
我行针候气。最好是自觉针感达患处效果更佳。留针15~35分钟,1日1次或隔日1次,5~7
次为1疗程。
适应证:颈、肩、背部之病症及疼痛等。
二、葛根饮
药物:葛根、山楂各等份,打粉,13克1包。
功效:解肌升阳,活血化瘀,消食健胃。
用法:沸水浸泡,待温热或稍凉后频饮之,可代茶,可常饮,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保健之功。
适应证:高血脂症、降压和改善脑循环及外周循环。
三、太庭方
取穴:太冲透涌泉,内庭。
功效:滋阴潜阳,壮水制火,上病下治。
用法:采用2寸毫针,太冲穴透刺向涌泉方向,内庭穴针刺斜向脚掌,针刺深浅视患者得气
速迟而定。针刺得气后,嘱患者作足趾之屈伸活动,其活动幅度以患者舒适为度。这称之为自
我行针法,一般针刺留针15分钟左右,或留至患者自觉症状改善和消失后取针。1日1次或隔
日1次,11次为1疗程。
适应证:高血压、内耳性眩晕、麻痹性斜视、头痛等。
(邹克扬 编)
第四卷604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