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上颌窦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文献综述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发生与治疗的并发
TUhjnbcbe - 2021/5/18 18:38:00

总第期

本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SingaporeDentalJournal35()53–57

▼传播儿牙文献 弘扬儿牙精神▼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发生与治疗的并发症

原文标题:Complicationsassociatedwiththeoccurrenceandtreatmentofimpactedmaxillarycanines

原文作者:AnandK.Sajnani,NigelM.King


  者:齐 鹤

责任编辑:汪 鹭

摘要Abstract

背景:本篇文章旨在评估发生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发生以及治疗的并发症。

方法:在名中国南方儿童及青少年中实施这项回顾性研究,这些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过儿童口腔科治疗或着正畸治疗,并且具有至少一颗上颌埋伏尖牙。这项研究的材料主要包括患儿的病历文件以及影像资料。并发症被记录在临床记录以及手术记录中,并且可以通过采集记录的影像资料诊断。获取的数据描述性分析。

结果: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前)是毗邻恒牙牙根吸收,22例(4.1%)发生了这种情况。术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术区及周围的软组织通常持续48小时的肿胀,76例(18.8%)出现这种情况。被报道的最常见的几种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7例(1.7%),血肿:7例(1.7%),术后疼痛:6例(1.5%)以及化脓:6(1.5%),术后并发症与术区暴露以及粘接牵引附件有关,其中包括,结扎线的断裂:5.7%;附件的脱落:4.3%;以及在手术中附件粘接失败:1.4%发生的很少。

结论:上颌埋伏尖牙毗邻的牙齿发生牙根吸收的频率很低。术后48小时术区周围软组织的肿胀是最常见的手术介入的术后并发症。

上颌埋伏尖牙埋伏尖牙的并发症埋伏尖牙的治疗牙根吸收

引言

上颌尖牙发生埋伏阻生的流行程度一般报道为1%~3%,对于早期诊断的异位恒尖牙的首选治疗方式与干预手段拔除相关恒尖牙。这种治疗方法的成功率与治疗的时机以及牙弓可获得的空间有关。然而,通常来说,埋伏尖牙的诊断是延迟的,并且手术干预只是大量治疗中的一个环节。大多数的手术过程并不复杂,继发的影响以及并发症依赖于组织的损伤程度。这些并发症包括软组织的瘀斑,感染,感觉异常,以及毗邻结构的损伤。此外,尖牙的埋伏阻生可能导致毗邻牙的牙根吸收;最可能发生侧切牙或者尖牙本身的囊肿。识别和掌握这些意外状况对于临床医生是必要的,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给予有意识的预防以及有能力给予有效的治疗。尽管有大量关于第三磨牙阻生的术后并发症的报道,但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报道却寥寥无几。因此本篇文章旨在评估发生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发生以及治疗的并发症。

题目与方法

这项回顾性调查在(名男生名女生)名中国南方儿童与青少年中施行,这些儿童与青少年于年2月到年2月期间,在香港特医院接受过儿童口腔或者正畸科的治疗,并且有至少一颗上合尖牙埋伏阻生。尽很大努力来追踪每名患者的临床与病程记录,任何形式的口腔颌面裂、慢性病与内分泌紊乱服药导致的并发症都被排除在外。这项研究的材料包括患者所有的病历文件以及影像资料。以影像资料为基础,根据已经建立的标准化的技术确认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诊断以及牙齿的位置。并发症被记录在临床记录以及手术记录中,诊断根据影像资料也被提及。临床图像也被用来确定并发症与埋伏尖牙的发生和治疗有关。获取的数据被描述性分析。

结果

名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患者,名(75.8%)需要手术干预。同时大多数的患者需要手术拔除埋伏的尖牙作为治疗计划的一个环节,70名(13.1%)需要手术暴露以及正畸牵引作为治疗的一部分。

需要手术的名患者中,名(35.1%)为男生,名(64.9%)是女生,69名(17.1%)患者双侧均是埋伏阻生。这些患者的手术时年龄在10.2岁到25.8岁,平均手术年龄为16.7岁。术前,最常被报道的与上合尖牙埋伏阻生相关的现象是,毗邻恒牙的牙根吸收。总计22名患者(男生=7名,女生=15)总计28颗牙齿被诊断有毗邻牙齿牙根吸收。这些患者有一半(n=11,50%)是颊侧埋伏阻生,同时7名(31.8%)位腭侧阻生;剩下的4名(18.2%)阻生位置位于牙弓线上。上颌侧切牙是最常见的受累牙(n=16),其次是上颌中切牙(n=11)并且有一个病例是第一前磨牙。

同样的,最常被报道的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并发症,术前,是埋伏牙的疼痛(n=8,1.5%)6名(1.1%)患者被报道有囊肿病变同时2名(0.4%)患者主诉为埋伏牙的肿胀。(表1)

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术区周围的软组织肿胀,76名(18.8%)患者在术后48小时后仍然可以观察到肿胀。最常被报道的并发症在任何形式的术后是术后术区的出血:7例(1.7%)以及血肿:7例(1.7%)出现毗邻组织的血肿。此外,其他的并发症是术后疼痛:6例(1.5%),化脓:6例(1.5%),短暂的感觉异常:5(1.2%),愈合不良:5(1.2%),毗邻软组织的医源性损伤:4(1.0%),上颌窦穿孔:2(0.5%),结膜下出血:2(0.5%)以及毗邻牙变色:1(0.3%)(表2)

70名手术暴露以及粘接正畸牵引附件的患者中有10名(14.3%)被报道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尤其与(表3)中罗列的过程有关。并且包括结扎线的断裂:4例(5.7%);附件的脱落:3例(4.3%),牙齿在牵引后未移动:2例(2.9%)以及在手术中附件粘接失败:1例(1.4%)

讨论

切牙牙根吸收是由于埋伏尖牙造成的很好识别的现象.最常见的受累牙齿是上颌侧切牙并且中切牙也可能受累,第一前磨牙也可能受累。在最近的研究中也是这样,上颌侧切牙是最常见的受累牙,其次是上颌中切牙,先前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点。最多的研究聚焦在由于腭侧埋伏阻生的尖牙造成的吸收,尽管颊侧埋伏阻生的尖牙同样可以导致切牙的吸收。Knight在他的研究中心发现33%的尖牙相关的牙根吸收是颊向的。现在的研究支持他的发现;发生率远高于他的发现达到50%的颊侧埋伏阻生尖牙有牙根吸收。此外,31.8%的牙根吸收患者他们的尖牙是腭侧埋伏。很多研究已经发现切牙的吸收在女生中更为常见。这些研究引用了发生率女:男并不一致分别有2:1,4:1,10:1等比例。我们的研究得到的数值与比较低的2:1一致。

报道的牙根吸收发生率差异很大从1%到12%并且可能部分因为影像技术的应用。切牙牙根与埋伏的尖牙的牙冠在口内影像的叠印被在45%的病例中认为阻碍牙根的形态的判断。Ericson与Kurol使用CT表示,48%的埋伏尖牙患者有毗邻牙齿的牙根吸收。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牙根吸收的发生频率低了很多(4.1%);这与Olow-Nordenram与Anneroth的发现结果一致。所有可以用来证明毗邻牙齿的牙根状态的影像都尽可能的精确。本研究基于适合的影像的获取,这些影像只是以临床目标为目的采集的,所以只有少数病例使用了CT。因此,牙根吸收的发生频率在本研究中可能需要审视。

被报道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术前并发症,是与埋伏牙有关的疼痛。因为回顾本研究的根源,很难确定疼痛的准确原因。6名以疼痛为主诉的患者有与埋伏牙相关的囊肿病变。另外,剩余的2位患者口内尚存患有龋坏的乳尖牙,这可能是唯一的假设龋坏的乳尖牙是导致疼痛的原因。上颌埋伏尖牙相关的囊肿病变之前的文献就有报道。在一项对于土耳其14-80岁的患者的4年回顾性研究中,名有上颌埋伏尖牙。55(5.7%)的埋伏尖牙患者有与埋伏牙有关的囊肿病变。在现在的研究,6名患者被报道有囊肿病变与他们的埋伏尖牙有关。从影像学看,这些病例的囊肿在未萌出的尖牙冠方有非常明显的透射影像,因此诊断为含牙囊肿。2名患者主诉为未萌出尖牙有关的肿胀。然而,从临床记录上看,得到的结果是这两名患者都将尖牙的骨性隆起误认为与牙齿的肿胀有关。尖牙的位置上需要额外的支抗,由他们牙根的长度和形状提供,通过投影以及尖牙隆起确定。

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术后持续的软组织肿胀,这种情况甚至可以持续达术后48小时以上(18.8%)。在术后伤口愈合后,肿胀是一个关键因素提醒患者出于促进愈合的目标来寻求专业帮助。术后肿胀是由于周围组织的富含蛋白的渗出液的聚集。这种反应可能是由于术中胞膜的磷脂介导的免疫反应产生的前列腺素以及其他细胞因子促成的。同时,手术拔除埋伏牙的术后肿胀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手术时间,阻生类型;大多数的肿胀会在48小时内消退。

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大约3%的患者采用闭合式导萌术后在术后第3天有严重的疼痛,但在接下来的几天疼痛会消失,与此同时采用开放式导萌术的患者在术后第7天仍有疼痛。闭合式导萌术是最常用的术式,被应用在牙齿处于牙冠暴露后不允许翻瓣再定位的位置上时。这种技术通常被用在埋伏阻生阻生牙位置比较深在、远离牙槽嵴顶的腭侧阻生。此外,当埋伏阻生阻生尖牙处于上颌颊侧高位时,这种技术提供了暴露,而不需要损伤牙周情况。如果恒尖牙有正确的倾斜角度,开放式手术暴露是首选。这种技术中,牙齿的位置是确定的,直视下在口腔环境中充分暴露,这使得尖牙可以自然萌出。切除覆盖在尖牙之上的牙龈以及骨质是最有效的助萌方式。正畸附件可以在手术时粘接或者不粘接。

所有的手术过程都会产生继发的影响以及并发症;剧烈程度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组织损伤程度。任何的手术都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此外有报道表明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术后疼痛相比于其他埋伏阻生牙的疼痛要稍微重一些。在这项研究中术后48小时疼痛的发生率非常低(1.5%)

总体缩短愈合时间受术式、抗生素的常规应用以及合适的疼痛控制影响。来评估术前用药、术式、术后镇痛以及抗生素应用以及其他变量的未来的调查是必要的,以便用来确定手术创伤在术后并发症中扮演的角色。

手术拔除埋伏阻生牙后后大多数病例会无意外的正常愈合。但是,偶尔发生不尽人意的愈合,不限于局部的疼痛肿胀症状,还有愈合的并发症,干槽症,牙槽骨的急性感染。临床上拔除术后牙槽骨愈合评估基于如下要点:严重的疼痛伴随部分或者全部血凝块的崩解,牙槽骨疼痛伴随组织感染或者牙槽窝疼痛化脓、红斑、水肿,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此外,不良的愈合通常是术中或术后软组织瓣的血供中断。当组织瓣很薄,很容易损伤血供并且因此精心的设计和管理组织瓣对于避免术后不良愈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次研究只有1.2%的患者发生了术后不良愈合。这个数值相比于其他关于埋伏阻生牙的研究相比比较低。对于这个差异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绝对与客观的不良愈合的临床诊断要点的缺乏以及不同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论。

埋伏阻生尖牙的发生以及手术治疗伴随而来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与埋伏阻生尖牙在牙弓的位置有关。埋伏阻生尖牙的位置如果接近邻牙根方可能会损伤邻牙根部。手术拔除的过程中发生牙根进入到上颌窦或者鼻腔。同样的,口鼻腔相通在拔除上颌尖牙术后也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不经常发生。如果尖牙的位置靠近血管神经束,那么则有可能在术后发生感觉异常。如果上颌尖牙腭侧阻生,鼻腭神经可能收到影响,尽管几乎没有患者出现这个问题。我们的研究有这些发现,观察到了非常少的个体。

托槽和舌侧扣通常被用于患者需要手术暴露并且在治疗计划中涉及到粘接附件的情况。在手术暴露患牙后,釉质进行30s酸蚀并且冲洗。成功率与止血程度直接相关。如果止血充分,先涂布预处理剂,随后在托槽上放置粘接剂在釉质表面粘牢,光固化20~40s。结扎丝结扎在弓丝上。分力用于移动尖牙使其远离切牙牙根并且使其垂直移动。这里建议在手术中保存影像图片资料,使正畸医生熟悉尖牙位置。

在正畸牵引控制尖牙治疗中,不尽如人意的并发症包括,萌出失败,粘接失败以及固连。并且,在手术暴露过程中的粘接的缺点是技术敏感性,使用结扎丝来实现牵引是不可靠的。在我们的研究中,托槽不能被粘接,在手术的时候,只有1个病例表明正畸牵引管理埋伏尖牙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很小。并且结扎丝的断裂在70个病例中只有4例(5.7%)

这里埋伏尖牙在手术后牵引后没发生移动的只有2例(2.9%)。随后其中1例,再一次手术使得牵引成功。然而,这不能确定牵引的失败是因为牙齿的固连,因为这颗牙齿在术前检查中并没有显著的固连。

这些结果表明,手术暴露埋伏牙,接下来在闭合导萌技术下粘接附件,随后正畸助萌这个治疗序列效果很好并且有并发症发生率最小。

结论

在埋伏阻生上颌尖牙的情况下,毗邻牙齿的牙根吸收的发生频率很小。女性发生吸收的几率约是男性的2倍。手术干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很少,有术后手术位点的出血,血肿,术后疼痛,化脓,传导感觉异常,不良愈合,医源性毗邻软组织的损伤,上颌窦穿孔,结膜下出血和毗邻牙齿变色。尽管如此,手术暴露患牙粘接正畸附件后正畸牵引是最小化并发症发生率的可靠选择。

编者按

这里介绍一些相关知识点

·外科导萌手术的术式以及适应症:

1横切助萌法,适用于软组织阻生,生长方向正确、具有一定萌出潜力、牙弓内有足够萌出间隙的埋伏牙。

2环切导萌法,适用于牙关已经穿出牙槽骨骨壁,唇侧或腭侧黏膜有明显突起的埋伏阻生牙。

3闭合式导萌,适用于唇侧位置较深或者腭侧的埋伏阻生牙,各种软组织硬组织阻生。

其中闭合式导萌,应用范围更广,并且临床中大多数手术会选择这种术式。

长摁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献综述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发生与治疗的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