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上颌窦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温州1岁女孩因一碗玉米排骨汤肚子被撑破,
TUhjnbcbe - 2021/5/15 21:28:00
北京中西雀斑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8714325.html
作者〡Dr.G

来源

Dr.G科学育儿(ID:imingbailema)

今天看到一则旧闻,“温州1岁女孩喝下一碗玉米排骨汤,玉米粒撑破孩子的胃!”虽然事件已经过去很久,但还是觉得脊背发凉、震惊不已。1只因一碗玉米排骨汤1岁女孩的胃竟然被撑破事情发生在18年初的一个深夜,温医院急诊科接诊了13个月大的女童琪琪。医生发现,琪琪送到时脸色苍白已经昏迷,瘦小的身子却挺着西瓜般大的肚子。琪琪家长表示前一天为给孩子补充营养,给琪琪吃了一大碗的玉米,不料第二天孩子就开始指着肚子叫痛,到诊所挂盐水后不仅腹痛未缓解还出现呼吸急促,医院。温医大附二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初步判断有可能是消化道穿孔:“玉米本身就不易消化,即使是成年人进食大量玉米也会引起胀气、消化不良,何况是一岁多、牙齿还没长齐的幼儿。”实施紧急手术前,琪琪甚至出现了心脏停跳,在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下,琪琪终于恢复了心跳。打开腹腔,医生惊呆了:琪琪的胃发生了破裂,腹腔里有大量未消化的玉米粒。“孩子的胃正是被这些玉米给撑破的。”经过手术,医生将琪琪破裂的胃修补好,将她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家长怎么也不会想到,给孩子吃个玉米竟然还能惹出这么大的祸事,但其实真正惹出乱子的并不是玉米排骨汤,而是孩子吃了大量不符合该月龄的食物。不同月龄的孩子吃的食物质感、大小、性状各不相同,这点至关重要,可还是有很多家长对这点认识不清,酿成惨案。2乱喂食危害大千万别拿孩子生命开玩笑年8月15日,沈阳晚报对11个月大宝宝被果肉噎死事件进行了报道。事发当天,孩子的家长给宝宝喂食苹果,喂食前,还特意用削皮刀将苹果切成一个个小块。没想到,喂着喂着宝宝突然大张着嘴,一点声音发不出来,满脸通红。家长尝试把手伸进宝宝嘴里抠,但没有效果。医院时,孩子瞳孔已经散大,脸色发紫,没了呼吸和心跳。年2月,两岁多的小思和父母到亲戚家留宿,期间在亲戚的哄逗下喝了一两多米酒。之后小思便昏睡不醒,并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医院。此后几个月里,小思被家人带着辗转4家医院求医,诊断结果是小思因酒精中*导致脑损伤和癫痫,目前智力、运动、语言发育迟滞,相当于1岁幼儿发育水平。年11月,烟台市民李女士总觉得自己8个月大的孩子手脚好像缺乏力气。当她与邻居聊起此事时,邻居阿姨说不能只给孩子吃白粥,要给宝宝吃盐才有力气。误信“吃盐长力气”的李女士开始往孩子的粥里加盐,却万万没想到亲手断送了8个月孩子的性命。生活中意外无处不在,可是因为家长错误投喂威胁到孩子生命健康的事,真的让人愤怒和惋惜。网上随手一搜噎食、异物卡喉、孩子喂酒出事、吃盐致死的新闻却屡见不鲜。3宝宝辅食添加要点这些顺序一定不能出错宝宝满6月龄起(天),开始添加辅食。添加顺序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食物多样。每次只新增一种食物,观察胃肠道是否耐受。食物性状由稀到稠、量由少到多。食物性状从泥糊状(米粉、红肉泥、菜泥)▼半固体(烂糊面、红肉末、软碎菜)▼固体(水果粒、菜粒、红薯块)辅食应保持食物原味,不添加调料,少盐少糖。同时注意加工、饮食卫生安全等。●6个月左右引入含铁丰富的辅食,并且尽快丰富食物种类;●8~9个月逐渐用末状食物替代泥状食物;●10个月到1岁引入“手指食物”,颗粒状的食物;●1岁以上基本可以吃大人食物,但仍以清淡为主,不建议加入盐、辛辣的调味料。宝宝食物注意种类丰富,营养均衡,但一些东西坚决不能喂给宝宝吃。例如:常见的果冻有张力容易变形,很容易被吸入气道,造成宝宝呼吸困难;坚果一般都比较硬,宝宝吞咽能力和咀嚼能力还不完善,一不小心就会卡住喉咙;鱼刺很容易刺伤宝宝的食道及口腔。各类果冻、带核水果、坚果、以及多刺的鱼,很容易造成宝宝异物卡喉,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很多宝宝对食物是有过敏反应的,一旦造成宝宝食物过敏,轻则宝宝身体不舒服,重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宝宝确实对一些食物过敏,一定要提前告诉身边照顾宝宝的人!4这些东西真心不推荐给孩子吃1、盐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岁以内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吃盐。0~6个月以内的宝宝主要吃母乳或配方奶,其中的钠足够满足宝宝的需求。7~12个月添加辅食的宝宝,母乳、配方奶及辅食中都同样含有不同份额的钠。所以,只要是正常吃饭的宝宝,食物中的钠就完全可以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过多的盐量摄入会加重宝宝身体负担,而且还会使口腔唾液减少,从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同时摄入盐分过多还会打破体内代谢平衡,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对以后的身体健康埋下高血压、糖尿病、成人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隐患。而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宝宝的膳食口味以清淡为主,不应过咸。所以家长在逛超市的时候,要养成查看食物成分表的习惯,给宝宝选择营养丰富又含钠量低的产品。2、蜂蜜坊间关于蜂蜜的“美好”传说数不胜数,在保健功效方面更是神奇得不得了,受到大众的一致追捧,被奉为送礼佳品。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杆菌,对消化系统还未完善的小宝宝来说,很可能引起“中*”的风险。所以,1岁以内婴幼儿的辅食中,不建议添加蜂蜜。3、果汁美国儿科学会最新发布了,关于1岁以内的宝宝不建议饮用果汁的的指南。有些家长可能因为宝宝不爱吃水果,而将果肉打成汁喂给宝宝。可是,在果肉榨汁后,果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水,次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起到关键作用的膳食纤维几乎为0。果汁不但没有营养,还对宝宝的健康存在很大威胁。一旦让宝宝养成了喝果汁的习惯,可能导致他们在未来只喜欢喝甜味饮料而拒绝喝白水,这为超重和肥胖症埋下隐患。部分果汁中的糖分在不能被宝宝吸收的情况下,会被结肠中的细菌发酵,但当碳水化合物过多时,会造成胃肠负担,引起宝宝渗透性腹泻的风险。而且,自己家鲜榨的果汁,还存在卫生不达标的安全隐患。没有经过灭菌的果汁,可能存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威胁着宝宝的健康。而且,长期喝果汁对宝宝的牙齿也不好,很可能形成龋齿哦。4、整颗坚果说到坚果,很多聪明的妈妈肯定想到,坚果容易使宝宝过敏。但除了过敏外,坚果还存在另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异物卡喉。3岁以前,宝宝吞咽能力及咀嚼能力并不完善,而坚果一般都比较硬,很容易卡住宝宝的喉咙,一个不小心就会引起窒息的风险。而且类似容易噎到宝宝的果冻、带核水果、多刺的鱼、爆米花等食物,都不应该给宝宝吃。如果是特别有营养的食物,例如坚果,在辅食制作时(不过敏),最好是磨成粉或碾碎后添加到食物中。5、含汞高的鱼鱼肉质嫩,富含DHA及优质的蛋白质等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宝宝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鱼都能给宝宝吃。有些食物链层级很高的大型肉食性鱼类,如金枪鱼、旗鱼、鲨鱼、剑鱼等自身的汞含量很大,食用后会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所以,还是少吃为好(含汞高的鱼,不光是1岁内不吃,咱们成人也不建议吃)。6、纯牛奶1岁以内的宝宝最应该喝的是母乳,如果母乳不足,也应该喝配方奶而不是纯牛奶。纯牛奶含有高浓度的蛋白质和矿物质,不能被宝宝完全吸收,会给尚未发育成熟的婴儿的肾脏带来负担。纯牛奶缺乏足够的铁和婴儿所需的其他营养素。因此不应该给1岁内的宝宝喂食纯牛奶。但是,1岁以上对牛奶不过敏的宝宝可以喝哦~7、糖前面说过,不能给宝宝吃盐,糖也不应给宝宝额外添加。宝宝的辅食应该保持清淡的口味,无论是盐、糖还是其他的调料都不应给宝宝加。给宝宝吃糖,很容易造成无甜不吃的口味。这不仅对宝宝的牙齿有影响,还会因宝宝摄入糖过多而引起肥胖。甚至会增加成年后患糖尿病、肾脏病的疾病的风险。家长更不应该因为宝宝不爱吃辅食而用甜味来逗引宝宝,要知道宝宝对甜味可是敏感的很,一旦爱上就很难戒掉哦。8、煮菜水煮食青菜的水里面,除了水没有任何的营养成分。更不会因为煮过青菜而富含维生素,也许因为色素而看着颜色不错,但对宝宝真的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蔬菜里面可能含有的化肥和农药,也会留在汤水里面。这就不仅仅是没有好处,而是有害的了,所以,不仅不要给宝宝喝,成人也不要喝哦。9、米汤米汤和煮菜一样,基本都是水没有什么营养,不适合给添加辅食的宝宝吃。宝宝吃了过多的米汤后,胃里就没有存放其他辅食的空间,会影响宝宝其他营养素的吸收,长期如此,引起宝宝营养不良。所以,那些认为米汤有营养、好吸收的老观念,真的不应再坚持了。10、重口味食品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以外,还有一些重口味的食物也应该不给或少给宝宝吃。常见的高热量的巧克力、甜甜圈等甜食,不仅营养单一,长期食用还会造成宝宝肥胖和蛀牙,所以不能因为宝宝爱吃而给宝宝吃哦~还有一些酱制品、腌制品等添加多种调料的下饭菜,也不应该给宝宝吃。其中盐含量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于宝宝健康。11、酒宝宝的肝脏代谢功能还不完善,即使是一点酒,都很容易引起酒精中*,可能出现昏迷等重症,严重还会影响脑部发育。无论是给宝宝喝含酒精的饮料,还是用筷子蘸一点让宝宝舔一下,这些最好都不要做。即使是成年人也最好少喝酒或不喝酒,酒水对身体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12、成人食物一定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成人食物,成人食物口味都比较重,会增加宝宝肾脏负担、出现消化不良,影响营养吸收等。3岁幼儿才能完全接受成人食物。1~3岁的幼儿即使和大人同餐桌就餐,也应提供低盐的选择,或者在水中漂洗一下再给宝宝吃。13、功能饮料市面上宣传的含有特殊用途的“功能饮料”只是一种营销概念,我国的《饮料通则》中,并没有这一说法。功能饮料中一般都含有较多的糖,经常饮用的话会增加肥胖、龋齿等健康风险。另一种含量较高的咖啡因,摄入过量会引起恶心、抽搐、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就算是成年人都不应随便饮用,更不能给宝宝喝。14、保健食品很多人都将保健品视为老人和孩子的“进补”神药,不惜花重金购买。无论是各类中草药、微量元素还是营养成分,都被包装保健、治病的良方。但是很多保健品都成分不明,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安慰剂,少部分还可能存在*副作用,引起宝宝过敏、影响正常发育、发育功能紊乱等。医院的科学诊断,确实缺少某种营养素,则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千万不能随便滥用保健品,补出问题来后悔都来不及。在孩子健康、安全面前,一点点小事都可能酿成大祸,家长一定马虎不得!真心希望大家通过一些健康科学的育儿知识,努力为孩子营造一片相对安全的环境。

本文转载于Dr.G科学育儿(ID:imingbailema)。更多靠谱知识,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州1岁女孩因一碗玉米排骨汤肚子被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