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上颌窦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筋膜结构与中医非药物疗法
TUhjnbcbe - 2021/5/15 19:59:00

中医治疗手段,从形式上说主要可分为中药内服和外治二途。中药内服的剂型主要以汤剂为主辅以丸散膏丹,外治泛指除口服中药外针灸、按摩、敷贴、灌肠及熏洗熨烫等疗法,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多种理化疗法纳入了外治法的范畴。毋庸置疑,经方家的治疗形式主要为中药内服,而医经派则以针灸、导引等外治法为主要治疗形式,二者虽互相借鉴,但主要治疗手段则有明显不同。

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文来看,占主要篇幅的内容也是以内服药为主,但张仲景本人并未完全排斥外治法。如“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要“先刺风池、风府”,热入血室时的“刺期门”,脾约证的“蜜煎导之”,“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时“灸其核上各一壮”等,均体现了对外治法的重视。当代中医理念深入人心,各种外治法被冠以“排*”、“祛湿”、“保健”、“强壮”之名,那么,在经方扶阳派眼中,中医外治法的原理和作用及其在经方扶阳法攻克难病、大病中的地位又是如何呢?

(一)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概论

经方扶阳派外治法的应用是基于对机体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这一独特结构的高度重视。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是遍布人体的结构,人体由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共四大类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均包含数量庞大且各具功能的活体细胞。但这些细胞并非简单堆砌在一起就能构成具有完整功能的器官并最终组成人体,而是必须由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充当其骨架、填充剂、粘合剂并成为细胞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媒介。基质呈凝胶状,主要由糖蛋白组成,其间结合大量组织液,可根据局部温度、运动量多少、功能的需要及含水分的多少,在液态和半固态间转化。纤维系统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等组成,特化者可形成筋膜、肌腱等强度较高的组织。纤维系统交织成网,其间充盈凝胶态基质,并可以引导体液流向某处,也可以引导营养物质被细胞吸收或将细胞代谢废物有序地排出。但当局部过紧、外伤或缺乏运动,就会通过纤维和胶性基质形成“阻塞”。所以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阻塞。

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结构上的最大的特点是整体性,人体所有体细胞,如果离开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就是一个个单一的细胞,纵然按人体的结构堆砌起来,也会瞬间崩塌,遍地流淌,无法获得人体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在肌肉组织,基质-纤维系统首先包绕肌纤维并进一步将多个肌纤维包绕成为肌束,包绕肌束进而形成整块肌肉。在此基础上,基质-纤维系统进一步特化为肌腱、肌筋膜,肌腱两端附着于骨骼、肌肉,才能使肌肉驱动骨骼运动。肌筋膜对肌肉的分割和约束作用,则使从事复杂运动时多块肌肉收缩产生的运动更加复杂、协调。就骨骼而言,其主要成分也是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其间结合了钙磷等矿物质而使骨骼具备了足够的强度。神经系统除神经细胞外,包绕神经纤维的髓鞘结构、突触结构,上皮组织的紧密连接,皮下组织、脂肪组织的细胞间结构,均由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构成。总之,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在人体内无微不至、无孔不入,互相连接、互相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结构上的整体性,为人体其他任何器官、组织、系统所不能及。

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构成细胞外环境的物质基础。细胞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主要依赖于这一系统。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这一系统可以通过调整对神经递质水解作用的强弱,而控制神经信号的强弱,并通过构成神经元髓鞘,使神经信号传递更加快速、稳定、精确。并能通过其引导和营养作用,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和新突触的形成。对运动系统,通过对肌肉组织的包绕、分割、连接、粘连,使体型更加完美,动作更加精确。对内脏系统,则可调节内脏运动、腺体分泌、损伤再生等。

除此之外,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最独特且一直被忽视的是其作为“张力——压力”感受和反应系统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基质——纤维系统中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互相交织成为一个人形的三维立体网络感受各种压力、张力,而充填于其中的凝胶状基质则通过自身形变产生对力的缓冲作用。拉力和推力,沿筋膜和基质纹理传递信息,直接作用于纤维和纤维间、细胞和细胞间。就像在毛衣勾线或拉扯吊床的一角,筋膜网中的一个拉扯,也会在整个系统中传播。而体细胞中的细胞骨架,如微管和微丝等,则会因为感受到来自基质——纤维系统中的张力变化而调整细胞自身的功能状态,从而产生相应生理上的改变。

关于经络本质的研究建国以来一直在进行,最早认识经络是古人通过行刑、活人祭祀等过程中积累了初步的解剖知识,根据对人体血管、神经、肌腱、筋膜等的零星知识,结合对整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经过想象、附会而成的人体物质能量运行和调控系统,即“气血运行的通路”。为探寻其本质,又再假定人体确实存在与经络循行路线完全吻合,又不能通过现代解剖学找到相应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了研究。进而得出诸如“经络感传线是一些善于发光的线”;“经络是些低电阻线,其电阻比两侧的皮肤低”“经络线具有特殊的导音和发音性能”;“经络线皮肤表面的温度有时与非经络线有很大的差别”;“注射示踪元素到皮下的经络线上,示踪元素将在经络线上沿经络扩散”等结论。众多结论似乎提示经络线是存在于人体的一些具有特殊理化特性的区域,但由于对经络的解剖结构未明,各家的发现又互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故目前对经络本质仍是未解之谜。至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基于针刺得气的“循经感传”(指刺激经络某点后会沿着经络产生特殊感觉传导的现象)研究,由于仅仅是揭示了一种现象,也无法阐明经络的实质。此外,更大的问题是,目前对经络本质研究的成果,主要仍是基于对经络存在的“证实”,尚无法对临床中的具体诊疗活动提供有益的帮助。

虽然如此,无论是从中医对经络传统论述的“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还是“营阴阳、行气血、决死生、处百病”,还是长期的以针灸按摩导引气功为主的中医诊疗实践,还是现代技术所揭示的经络线在声、光、点、温度等方面的特异性表现,均提示经络系统是机体客观存在的功能性结构。现代解剖不能证实其结构,也恰恰说明在物质结构上寻找其存在,不如在功能上寻找其存在。但同时我们要明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若不能确定其物质基础,那么任何功能特殊性的发现若非偶然,就说明之前在结构上的探寻存在侧重点或方法学上存在遗漏。

而这一传统解剖学上存在的“侧重点或方法学上的遗漏”似乎也可以看到部分蛛丝马迹:经典的解剖学是采用还原论的方法,为了更好地观察肌肉、神经、血管、淋巴、脏腑等结构,往往先将多余的皮下组织、脂肪、肌肉间连接等结构去除而制成更易观察的标本,组织学的研究则多以功能相近的细胞群为对象进行研究,细胞学研究侧重单个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无论是大体解剖、组织学还是细胞学甚至分子生物学,现代研究不可谓不深入,但这种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唯独对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结缔组织)未从整体上给予重视,特别是其作为整体的物理特性方面。

生物界每一物种之所以具有独特的生理结构都与其长期进化中与环境的互动有关,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人类最终进化为现在的形态,都是这一物种与环境不断互动的结果。在长期的进化中,人类拥有了当前以直立行走,下肢承重,上肢从事生产劳动,颈部抬起扩大视野的形态特点。同时,内脏的结构和位置也产生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一外形的改变。这一过程中,人体的基质——纤维系统也者被不断地拉伸、重塑,在拉伸、重塑的过程中纤维系统沿受力方向重新排列,一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受力的“力线”,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体液引流的“通道”,这就是经络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因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其进化过程有一定的共性,故这些力线和体液引流通道的排列和走向也有一定的共性,这就形成了人体经络的共同循行路线。根据ThomasWMyers所著anatomytrains记载,人体共形成了十二条“力”线,这十二条力线与中医的十二经脉循行存在高度重合,如前表线、后表线、体侧线分别与胃经、膀胱经和胆经的循行路线高度重合;四条手臂线,从前表线到后表线,非常接近心包经、肺经、小肠经及三焦经;偶尔才靠近体表的深前线,对应同样行走于腹腔环绕内脏的肝经,但在某些区域平行于穿越下肢内侧线的肾经。而根据anatomytrains,人身所有力线的重心,即在人体的下腹部位,即“丹田”。而针对每一个体,由于个人用力的习惯不同,具体到不同的人经络系统有微小的变异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则是通过经络治病的结构基础。

这就可以解释,运用现代高科技仪器检测经脉线为何具有独特的声、光、电、热性能。由于这些经脉线与人类长期进化而来的纤维系统排列线高度重合,沿这些经线分布的凝胶态细胞间基质由于更多地接受了纤维网运动的刺激而趋向于液态,并随这些线路引流。凝胶具有液态固态转变的双相性,经脉循行区域液态占优势且流动性高,故这些区域检测其声、光、电、热性能时,可明显异于其他区域。而得气及循经感传现象,也与经线受到刺激时引起纤维网张力改变并导致沿线纤维反应性运动,并加速体液引流有关。换句话说,由于在进化中形成了沿经脉线排列的纤维网结构,经脉线形成了张力和组织间液传导的长程路线,相反,非经脉线的传导,则呈同心圆状的辐射状传导。

与肌肉以收缩为主要运动特点、神经系统以传递电化学冲动为主要特点不同,基质-纤维网络应对刺激的主要特点是张力传导和重塑,前者见于瞬间短暂的刺激,而后者见于长期持续的刺激。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可令某些部位的纤维网络过度拉伸,而其他相应部位则挛缩、黏连,长期得不到运动的纤维网络内基质固态化甚至凝固,共同的结果即为经络的瘀滞、阻塞。经络系统的瘀滞、阻塞,同样干扰了基质-纤维系统对内脏的调控,故也会出现相应的内脏疾病。

(二)气功修炼的物质基础与基质——纤维系统

气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健身运动,虽然流派众多,但其基本锻炼手段无外乎所谓“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下面以“因是子静坐法”来为例说明。“因是子静坐法,既是一套养生功法的名称,也是一部书名。因是子,是人名,即作者蒋维乔;静坐,是中国古代导引术的一种,行之得当,有一定健身治病作用。因是子静坐法,是民国初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蒋维乔,受日本人冈田虎二郎与藤田灵斋倡导的静坐法影响,同时根据自身锻炼的经验而创编的一套静坐养生法,并首先在北京大学被提倡。”

调身:以坐姿为主,最理想者为双跏趺坐。即盘腿,互交二足,将右脚盘放于左腿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传统的说法是本法打坐最为稳固,利于长时间打坐。但实际上,本法对骨盆、下腹部、腰部肌肉及纤维系统有极强的牵张作用,为激活丹田细胞——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三角形是最佳稳定结构,这一牵张力,可使上身自然保持端正,有助于使平时因不良体态而形成的基质——筋膜系统挛缩凝滞者在均衡的牵张力下恢复活力。其余如舌抵上腭、双目微闭、下颌微收、双手腹前叠放等,均是为了使前后正中线(任督二脉)的基质——纤维系统张力获得平衡。

注:双跏趺坐法非初学者可为,需从单盘逐步练习。

调息:调息即调整呼吸,要求不外乎匀、深、细、长。呼吸是肺的功能,也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一呼一吸昼夜不停,通过呼吸肌的运动对全身的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形成有规律的张力刺激,这一张力刺激可通过基质——纤维系统进一步传到全身,并通过这一系统与细胞骨架的连接调控全身的机能。有意识地使呼吸匀、深、细、长,可使这一张力刺激力度更强、更有规律、传播更远,即可有效舒展挛缩的纤维系统,并使凝固的基质在有节奏张力揉挤下再次液化,并加强流动性,从而更好地传播细胞间信号,为细胞传输营养物质并带走细胞代谢废物。

注:呼吸的匀、深、细、长需顺其自然,若过分刻意为之,反而会产生胸闷、憋气,是欲速则不达。

调心:调心的方法为减少杂念,意守丹田(小腹中间)。丹田是身体所有力线的重心,所谓意守即稍稍注意即可,不可用意过强。通过将意念沉于小腹,再配合呼吸运动,纤维网的运动就会向小腹向心性汇聚,同时引导液化的基质也向小腹集中。随着锻炼的深入,丹田汇聚的液态基质越来越多,张力增加,反过来刺激纤维系统,纤维系统再将张力传递于神经末梢,就会产生少腹温热饱满的得气感。

随着修炼的进一步深入,呼吸匀深细长伴随的少腹部的温暖饱满感会反过来使意识更加容易集中于此,就会出现杂念越来越少的现象,即入静。随着丹田液态基质蓄积、积累到一定程度,张力的增加会导致液态基质产生循经脉线流动的趋势。由于长期意识下沉于丹田的习惯,纤维网络力线倾向于向下,故液态基质就会从丹田向下运行,通过会阴穴而延督脉上升。通过周而复始不停地在丹田积累液态基质,最终会逐步形成液态基质循任督二脉的循环,即小周天。

此后,再进一步修炼就会将全身的经脉瘀滞渐次打通,此时就能真实体会到随着呼吸运动,体内液态基质循经络线流动的感觉。当液态基质在全身纤维网络中都畅通无阻,并达到新的张力平衡时,各种感觉会渐次消失,反而会出现感觉不到肉身存在的现象,即“忘身”的感觉。从忘身渐次而进,又会渐次经历佛教初禅而逐步到四禅的即“四禅八定”的境界。

基于间质——纤维网络对静坐修炼的部分境界及常见障碍解析:

丹田火炽:即前面说的丹田温热,系液态基质在丹田积累,纤维张力增加后刺激神经末梢的感觉。

两肾烫煎:是说两腰部温热感,是丹田液态基质沿督脉上升,经过命门部位时对纤维网形成张力并刺激神经末梢后形成的感觉。

耳后轰鸣:有时表现为脊柱小关节、颅骨缝不由自主的运动和弹响,是液态基质沿督脉上升,纤维网张传导到脊柱韧带后,韧带张力调整对脊柱、寰枕关节自动进行调节后产生的反应。此阶段修炼得当,脊柱疾病和内脏功能紊乱会不药而愈。

鼻搐身涌:鼻搐是指鼻翼不由自主地抽动,此为液态基质从督脉循环到任脉经过鼻部,鼻部挛缩闭塞的纤维网打通时的反应。身涌,是指全身有液体流动感甚至伴随身体不由自主抽动的现象,可表现为不由自主地伸缩颈部、腰部,转动头部,腰部等表现,是全身闭塞的纤维网打通的表现。

眼冒金星:在“内丹术”修炼中称为“阳光三现”《仙佛合宗语录》云“真阳团聚,大药纯乾,方得阳光三现”即是指此,是静坐中自觉眼前闪光的现象,此为视神经或视觉中枢受到液态基质刺激产生的的幻象。

身软如酥,神昏似醉:此为丹道家所谓“活字时”,原文是“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表现为“身心和畅,如痴如醉,肌肤爽透”。此为气功修炼较好的状态,包括身心两方面,心理上入静程度较高,身体上全身性的基质纤维网同舒展,基质液化流通,微循环打开。此时称为一阳生,借用炼丹的术语,是药来了,要采药。所谓采药,含有巩固这一练功成果的意思,但并非有意为之,只是需要不惊、不怖、不抑、不纵,令这种全身纤维网开通、基质液化流动的状态自行达到新的平衡则感觉渐渐消失,唯觉神清气爽为妥。若过于惊慌、或刻意用意念引导,则会使高度充盈的基质在纤维网中运行紊乱,甚至造成新的瘀滞,反而会影响健康了。

腹中震动:是指打坐入静的过程中,腹中突然出现巨大的震动,甚至全身也突然一震,也是练功过程中的好现象。其产生的原理是意识中入静的过程中,杂念越来越少,大脑处于轻度抑制状态,此时腹中筋膜网开通产生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刺激信号会进一步放大,类似于小孩睡觉时全身突然一震,或下肢用力一抖的现象。

外肾勃举:是指练功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外肾勃举现象,与丹田纤维基质系统张力增加,刺激前列腺有关。

上述现象均为气功修炼中正常的好现象,接下来说说修炼的常见障碍或误区:

以意领气:以意领气是气功和部分武术修炼中常用的方法,它的含义是指用意念想象体内有一团“内气”沿一定路线(多为经脉循行路线)行走,或引着通过锻炼已经形成的“气感”沿一定路线行走。

对于前者,体内是没有气感的,经脉内行走的,是一股想象中的气,其本质,是意识的专注导致循行路线的纤维网络有序地紧张,反复训练,有可能形成新的导引张力和液态基质的“力线”。但这样修炼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其力线的形成路线是人为的,既不一定符合通过人类进化本身形成的共同力线,也不一定符合此人长期活动中自身已存在的独特力线,而是重新塑造出了新的力线。这一力线如果比前二者更加合理,则有助于塑造更好的形体和用力习惯,反之,则对身体有害。二是这种以意领气的实质是纤维网络的有序紧张收缩,与体内液态基质充盈导致的筋膜网自然舒张打开是相反的,所以,有可能造成新的阻塞。对于这种情况,历代著作中也有强调,认为属于走火、岔气的范畴,有害身体健康。

对于后者,修炼者已经产生了气感,即已经或多或少形成了液态基质聚集的高能团,但用意念引导高能团运行,会导致其进入筋膜网相对闭塞,凝聚的固态基质相对较多的区域,此时,其运行会受阻,液态重归固态而凝聚于某处,而形成所谓的“气滞”、“气郁”的状态。这种情况后果就比较严重,往往导致局部憋胀不舒,甚至形成痰核、痞块。

所以,历代正统的气功著作中,是比较反对这两种做法的,称之为“鼎中若无真种子,犹将炉火煮空铛”。这种错误多见于对气功修炼理论掌握不彻底,或急于求成者。

不重视调身:气功的修炼内核就是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调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调身的要求总的概括就是端正、稳定、放松。但某些气功修炼者过分执着于“全凭心意做功夫”的认识,以为身体不重要,只重视调心,意念才是一切。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修炼时身体各部位松紧不一致,或东倒西歪,人为地造成部分纤维——基质网络受到压迫或过于紧张,而其他部位则始终处于拉伸的状态。当体内高能液态基质团产生时,身体就会将他们自动引导到纤维间质网松弛的部位,而紧张的地方会进一步凝结、挛缩。其结果也是造成气滞、气郁、气机乱窜。这种修炼者,若是不犯前述以意领气的错误,则体内液态基质的进一步充盈,最终有可能强力打开因姿势不正确而身体紧张的部位,产生自动调身的效果。但若始终对调身不重视,终归是弊多利少。

不重视调身的另一种现象是不重视动静结合,即只专注于静坐而忽视必要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是舒展全身纤维网络,保持全身基质必要的液态比例和流动性的保证,是静功修炼非常必要的辅助。若只重静功忽视运动,则全身性基质——纤维网的活化不足,对丹田高能液态基质的积累也会形成巨大影响,且更容易导致气滞。

对情绪的失控:许多气功修炼者往往只重视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效果,而忽视了情绪因素对气功修炼的反作用,但事实上,情绪因素对气功修炼的影响是巨大的,具体表现在:

1、不良情绪会导致心情不宁,烦躁不安,就会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身体无法放松,呼吸基础,从而无法进入恬淡虚无的气功态。

2、不良情绪会导致身体的筋膜网紧张、挛缩,会封锁进入其中的高能液态基质,并使其凝固而转化为痰核、瘀血,日久则有可能形成精神疾患或其他器质性病变。

、练功中若受到惊吓,会导致全身筋膜出现无序、紊乱的痉挛或扩张,会导致体内高能液态基质团不受控制地四处游走,即惊则气乱,也就是气功修炼中所说的“惊功”。气功修炼时,特别是入静较好者,大脑皮层处于一定的抑制状态,意识专注于体内的变化,此时突然受到惊吓,往往会产生放大效应,形成严重后果。

、持续的烦躁、易怒情绪:持续的烦躁易怒情绪会导致身体下部纤维网挛缩而基质充盈不足,能量长期聚集于身体上部。重心过高,根基空虚,就会产生头重脚轻,肝亢上火,气机上逆,高能液态基质易聚集于头部并凝固,形成长期难以缓解的头部胀痛。

5、内向、消极、避世情绪:气功修炼者,由于长期迷恋于气功修炼可能产生的神奇效应或自身体内感觉的种种变化,往往容易产生一种避世的情绪,认为世间种种,不过是过眼烟云,不值得追求。过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筋膜结构与中医非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