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拔除后,牙槽骨不可避免地吸收,多年后再行种植手术时,往往面临骨量不足的问题,术前通过完善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决定软硬增量的方案,引导骨再生(GBR)、上腭结缔组织移植的效果已经被文献证实。在修复单颗中切牙时,对于间隙过大的处理无非是正畸或修复治疗,当患者不接受正畸治疗时,应采用微创的修复方法。随着全瓷材料和粘接技术的发展,部分贴面在处理间隙时的微创和美观优势非常明显,本病例正是基于软硬组织增量技术与微创理念而完成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患者中年男性,10年前因外伤导致上下前牙拔除,现自觉影响美观,要求种植修复。
临床检查高笑线;11、41、42缺失,牙槽嵴中重度吸收,黏膜无红肿,颊舌侧角化龈宽度尚可;11间隙大,约11mm。21外形呈圆三角形,颈部缩窄明显(图1~3)。
锥形束CT(CBCT)检查11牙槽嵴顶骨宽度约4.3mm,骨高度(嵴顶至鼻底)约20mm,骨质密度尚可,上颌窦黏膜未见明显异常;41牙槽嵴顶骨宽度约4.2mm,骨高度约15mm,骨质密度尚可,下颌舌骨后窝凹陷不明显。
诊断上下颌牙列缺损。
①完善牙周治疗;
②11种植修复,11间隙调整方案一:正畸治疗;方案二:贴面或者部分贴面;
③42种植,41、42单端固定桥修复。
治疗程序①11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GBR)+结缔组织移植:行11牙槽嵴顶切口,12、13、21、22、23行沟内切口,达骨膜下,翻瓣,修整牙槽嵴顶,定点,逐级备洞至3.25×11.5mm,植入Bego3.75×11.5mm种植体,扭力60Ncm,上覆盖螺丝,植体唇侧根部暴露约5mm,放置Bio-Oss骨粉,Bio-Gide膜覆盖。于14、15、16腭侧取下结缔组织10×9×2mm3,移植于11牙槽内嵴顶及唇侧黏膜下,缝合固定。减张缝合,同时上牙周塞治剂,戴腭护板(图4~17);
②42种植:42行牙槽嵴顶切口,翻瓣,修整牙槽嵴顶,定点,逐级备洞至2.8×10mm,植入Bego3.25×10mm种植体,扭力40Ncm,上愈合基台,缝合(图18~21);
③第一阶段修复:种植后3个月11二期暴露,1个月后开始修复,12、11近缺隙处少量牙体预备,行部分贴面修复,11种植临时冠修复,引导软组织成形,41、42单端固定桥修复(图22~40);
④第二阶段修复:11种植临时冠修复2月后,软组织成形满意,患者要求修复。11采用全瓷基台和全瓷冠修复,美观效果良好(图41~50)。
⑤戴牙后两周、3个月及以后复查,软硬组织稳定,外形满意(图51~67)。
治疗结果
采用软硬组织增量技术与微创理念,在牙槽骨缺损严重且间隙过大的情况下种植修复取得满意效果,软硬组织稳定,美学效果良好。
对牙列缺损的患者行种植修复时,应以修复为主导,在种植之前应充分考虑到种植后如何修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手术和修复方案。手术中以未来牙齿的位置方向指导种植体的植入,本病例中,患者骨量不足,植入后根方种植体暴露,我们采用Bio-Oss骨粉及Bio-Gide膜进行GBR骨增量,这是被大量文献证实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术中一关键是用缝线将Bio-Gide膜固定,以保持内部的稳定环境;同期我们还进行了结缔组织移植术,以增加软组织量,为将来用临时冠进行软组织成形打下基础。
由于患者不接受正畸治疗,右上中切牙间隙不易处理,右上侧切牙和左上中切牙如何改形呢?全冠?贴面?还是部分贴面?在微创修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了部分贴面,该理念的核心就是减少正常牙体组织的磨除,最大限度的保存健康牙体组织。因此牙体预备时,只是在两颗牙齿近缺隙处进行了少量的预备,保证粘接位于釉质层,也避免过多磨除牙体组织。
在软硬组织不足的条件下行种植修复,要恰当地运用软硬组织增量技术,为种植和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修复过程中,应以微创修复理念为指导,两者结合取得最佳并且利于患者的效果。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90期05~08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点击阅读原文,给爱学习的口腔医生一点小福利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