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立新
医院第四门诊部
前牙区种植修复的美学问题,一直是医师们比较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前牙区多牙缺失患者的种植修复,如何进行种植且达到美学效果,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当我们谈到美学修复时,离不开患者的软、硬组织,其软、硬组织条件是决定种植修复是否取得美学成功的关键因素。1如何评价种植美学修复效果
年,维也纳大学的福豪瑟(Furhaouser)教授提出了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的软组织评价标准,主要从7个方面――近中牙龈乳头、远中牙龈乳头、软组织水平、龈缘曲线、唇侧丰满度、牙龈质地、牙龈颜色来评价(图)。
图评价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的7个方面
年,贝尔瑟(Belser)教授等学者从白色美学(牙冠方面的5个评价标准)与红色美学(牙龈方面的5个评价标准)来对种植修复美学效果进行评价。
我们在临床中可以发现,单牙种植修复大部分时候很多医师都能做出较好的美学效果,单牙缺失的种植修复,其牙龈乳头的情况取决于邻牙,而对于多牙缺失的种植美学修复,其牙龈乳头的保留是关键,两个种植修复体间牙龈乳头缺如或高度不足是临床中常见问题,故前牙区连续多牙缺失的种植美学修复还需要考虑经验、技术、策略等问题。
对于牙龈乳头,肖凯(Choquet)教授将其分为6类:无牙龈乳头、牙龈乳头高度小于正常1/2(1型牙龈乳头)、牙龈乳头高度>正常1/2(2型牙龈乳头)、牙龈乳头可充盈邻面间隙(3型牙龈乳头,为最理想的状态)、牙龈乳头增生(4型牙龈乳头,为异常状态)。在种植修复中,能达到2型与3型可算理想状态。
关键因素
影响连续多牙缺失种植美学修复的关键因素有:①患者的软、硬组织解剖条件;②种植外科技术,包括种植体植入的位置、数量、软硬组织处理技术;③种植修复技术,包括修复的时机、修复材料及制作工艺。关于种植体因素,主要探讨的是种植体的数量及种植体植入的位置。
种植体的间距
瑞士学者格兰德(Grunder)通过研究发现,2个相邻的种植体间距离不应少于3mm,若小于3mm,2个种植体间的牙槽嵴顶会吸收,会出现软组织的退缩。
塔诺(Tarnow)及Choquet发现,当两个种植体间距离小于5mm时,牙龈乳头可%充满邻面间隙,而种植体间距离超过6mm时,牙龈乳头可充满50%。
不同修复情况下牙龈乳头高度如表所示。
表不同修复情况下牙龈乳头高度
种植方式的选择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种植体与自然牙间牙龈乳头的高度可恢复正常,而种植体与种植体之间牙龈乳头的高度低于自然牙间、自然牙与种植体间的牙龈乳头高度。
故如何选择多牙缺失种植修复的种植数量及位置,是否所有的缺失牙都要进行种植修复,这是种植医师应思考的问题。
通过上述研究及临床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连续、紧密地种植并非最好的修复方法,而植骨等方法造成了更大的软组织创伤,其牙龈乳头恢复也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而桥体所能获得的牙龈乳头高度较理想。在种植时,可选择将种植体贴近自然牙的位置,利用自然牙支撑牙龈乳头的高度,可利于种植体与自然牙间具有较好的美学修复效果。
我们种植医师追求的是理想状态,但现实临床中并不能完全达到理想状态。
对于重度的牙周病患者,是拔除所有牙,进行全口ALL-on-4、All-on-6、All-on-8?还是做自体骨植骨?无论我们采取何种种植修复手段,我们最终追求的效果都是给患者一个永久的美学修复以及整体的协调。故并非手术越复杂就越好,有时可通过简单的处理和整体的修复即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成功的治疗应从拔牙前开始,对一些前牙缺失的情况,也可选择即刻种植,通过早期对软组织的保护,避免其遭受额外的创伤,保留其牙龈乳头位置、高度、形态。保存是最重要的,重建永远是位于第二的考虑。
如何保留、重建前牙区理想的软组织条件?种植治疗前的设计、设计、再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种植体植入何处能保证软组织美学效果最好、手术创伤最小也是种植医师应考虑的关键;三维骨量、唇侧骨板的厚度、种植时机、种植体数量、种植体的选择、软硬组织外科处理技术、过度义齿的合理应用及永久修复体的设计与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种植美学修复需要外科医师、修复医师、技工间的密切合作,对每个病例进行综合的考虑,进行个性化设计,追求个性、自然、协调的美。最后,种植医师还应把握住“长久的健康美学”与“长久健康与功能”间的平衡。
作者简介
邱立新,主任医师,现任医院第四门诊部主任,曾任医院种植科副主任。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年5月获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年开始从事口腔种植临床工作,多次到德国参加种植外科及修复技术培训和学习,熟练掌握多个种植系统的种植技术,对口腔种植专业的理论有较系统、全面的理解,把握种植的最新发展方向与理念,熟练掌握国际先进种植外科技术并应用于临床。
专业特长种植外科技术,骨保存技术(无创拔牙、拔牙同期植骨术)、骨增量技术(引导性骨再生技术、Onlay植骨技术、上颌窦提升植骨术)、即刻种植、自体牙移植、软组织美学处理,以及各种复杂牙列缺损、缺失病例治疗方案的综合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53期05版”
“发现牙医的精彩,满足牙医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