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颈部概述
1.眼横断面扫描中,眼球中央2个层面可显示眼球最大径面,视神经和内、外直肌也最为清楚。视神经从眼球后极至眶尖,位于内、外直肌间。眼动脉分支在眶顶下层面显示。眼眶冠状面,眼球赤道附近层面显示眼球径面最大,其外表四极可见眼外肌附着。呈扁片状断面。眼球下方可见薄条状下斜肌。此外,眼眶外上方还可见扁块状泪腺介于眼球与眶壁之间。视神经在眼球后层面可见。
2.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
3.鼻咽层面咽鼓管开口在前,咽隐窝在后,两者间为隆突。成人喉位于第4-7颈椎之间。鼻窦的鼻咽层面:上颌窦后壁呈倒“V”形的骨性结构为翼突,内侧为翼内板,外侧为翼外板,内、外板间为翼内肌,外侧板外侧为翼外肌。
4.喉及颈部CT检查适应证:①颈部占位性病变和淋巴结肿大:临床发现的各种颈部肿块,咽喉肿瘤、甲状腺病变和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均可进行CT检查。②颈部血管栓塞或外伤。
5.甲状腺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下极至第6气管环水平。颈部淋巴结大小在3~10mm,CT值为20~30HU,通常不被对比剂增强。巨大腺瘤样甲状腺肿可通过胸廓入口达主动脉弓平面。
6.鼻咽癌CT表现:
①鼻咽腔内见一小肿块,显著强化。
②鼻咽癌仅限于黏膜间隙时使鼻咽腔局部黏膜增厚(一壁或数壁),圆枕肿大,咽隐窝变浅或闭塞,可有咽鼓管咽口或一侧鼻咽侧壁僵直。
③肿瘤向深部发展,使鼻咽侧壁增厚,正常肌间隙消失,咽旁间隙受压、狭窄、消失或其内为肿块占据。
④肿瘤可超越中线侵及侧鼻咽部,向下可累及口咽侧壁和软腭。
⑤肿瘤可浸润翼窝、翼腭窝或颞下窝,亦可侵入鼻腔、上颌窦、筛窦、蝶窦、眼眶、颅内。
⑥骨质破坏:颅底和鼻窦骨质破坏。
⑦分泌性中耳炎。
⑧淋巴结转移
二、头颈部CT扫描技术
1.扫描体位
(1)颈部扫描常规用横断层面扫描,喉部CT扫描体位仰头的目的在于避免下颌骨与喉部重叠,减少骨伪影,能更好地显示喉部结构。观察声带,需使用肺窗。
(2)鼻和鼻窦可采用横断面或冠状面扫描,俯卧位听眶线与平台平行,使扫描基线垂直上颌窦底壁。
(3)眼眶的检查:平行听眶线能显示视神经。眼眶横断面扫描听眶线与平台垂直,扫描时被检者的眼球须保持不动。
(4)内耳、颞骨横断面扫描,听眶线与台面垂直。
2.扫描范围
(1)颈部在侧位定位像上设定扫描范围,包括整个颈,即从下颌角至胸腔入口,喉部扫描从颈4向下扫,上起舌骨,下抵环状软骨下缘,连续发字母“E”音。甲状腺从颈5向下至甲状腺下极。
(2)鼻和鼻窦横断面与听眦线平行,扫描范围包括硬腭至额窦顶部;冠状面与听眦线垂直,扫描范围包括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和鼻腔。
(3)眼部横断位扫描以听眶线为基线,范围从眶底至眶顶;冠状面与听眦线垂直,范围从眼睑至眶尖。
(4)内耳、颞骨扫描的横断面与听眦线平行,范围从外耳孔下方向上扫描完整个颞骨岩锥;冠状面扫描范围自外耳道后缘向前扫描至颈内动脉管水平段。
3.层厚和层距:头颈部CT各部位常规扫描采用5mm层厚和层距,中耳、内耳采用1mm层厚和层距。喉CT扫描:层厚3mm,层距3-5mm,重建间隔3mm,若要显示真声带和喉室等细微结构,局部层厚以1mm为宜。
4.耳部图像的显示根据扫描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采用高分率扫描的图像只需要骨窗显示和拍摄。骨窗的窗宽为~HU,窗位~HU。
下颌骨骨折CT:轴位、冠状位结合三维重建CT影像可以更为准确地显示下骨骨折,尤其是下颌骨髁突骨折。若下颌小头骨折内外成角畸形,则清晰显示成角畸形的最佳体位是CT冠状扫描。
三、颈部CTA成像技术
1.颈部CTA的适应证:颈部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炎、蜂窝组织和脓肿等;颈部良、恶性肿瘤,如颈动脉间隙内的恶性肿瘤,颈动脉瘤,副神经节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咽旁,咽后、前间隙的良、恶性肿瘤等。
2.扫描前准备:被检者扫描时不做动作,可平静呼吸或平静呼吸时屏气。
3.下颌支与床台而垂直。扫描范围一般从鼻咽部(包Willis环)开始,扫描至主动脉弓上缘。
4.对比剂用量和注射速率:成年人一般用量为90-ml,儿童按体重用量为2m/kg。用压力注射器静脉给药,注射速率3-4ml/s。
5.开始注射对比剂后15s做动脉期扫描。
6.增强扫描后,应留观15-60min,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前文链接
X线部分
S.1X线摄影质量控制
S.2放射卫生防护
S.3医用激光打印机
S.4医用激光打印胶片
S.5激光热成像
S.6直热式热敏成像
S.7乳腺组成
S.8乳腺相关病史及相关检查
S.9乳腺癌
S.10乳腺X线检查
S.11X线的发现、产生及原理
S.12X线的本质、特性
S.13X线强度、X线质的表示方法
S.14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S.15X线的吸收与衰减
S.16X线照片信息的形成
S.17乳腺Ⅹ线摄影的产生及发展
S.18乳腺Ⅹ线摄影系统的构成
S.19数字乳腺Ⅹ线摄影
S.20乳腺X线摄影体位设计
CT部分
S.21CT的产生及特点
S.22CT的发展—上
S.23CT的发展—下
S.24CT的结构--上
S.25CT的结构--下
S.26CT成像原理——上
S.27CT成像原理--下
S.28螺旋CT
S.29CT成像质量控制
S.30CT成像的伪影、安全
S.31CT质量控制基本内容的测试方法—上
S.32CT质量控制基本内容的测试方法---下
S.33CT血管造影、图像后重建
S.34CT常用成像技术
S.35CT检查前的相关准备
S.36颅脑CT成像技术
S.40腹部CT成像技术
S.41脊柱及下肢CTA成像技术
CT上岗证试题1
CT上岗证试题2
CT上岗证试题3
CT上岗证试题4
CT上岗证试题5
CT上岗证试题6
CT上岗证试题7
CT上岗证试题8
CT上岗证试题9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1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2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3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4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5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6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7
磁共振部分
S.42磁共振成像基础
S.43磁共振成像系统组成
S.43射频脉冲与脉冲序列--上
S.44射频脉冲与脉冲序列--下
S.49人体病理组织的信号特点
S.50磁共振对比剂
S.51磁共振血管成像
S.52颅脑MR检查技术
S.52颅脑、垂体MR检查技术
S.53眼眶、耳部、颞颌关节MR成像技术
S.54鼻咽部、口咽部、颅颈部、喉部MR检查技术
S.55心脏、大血管、胸部MRI检查技术
S.56乳腺MR成像技术
S.58肝、胆、脾、胰MR成像技术
S.59肾上腺、肾脏MRI检查技术
S.60男女盆腔、前列腺MRI检查技术
S.61四肢关节MRI检查技术
S.62MR胰胆管、尿路成像技术
MRI模拟试题——大全
DSA部分
S.63DSA概述
S.64DSA设备的构成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