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用法]
麻*10~30g、杏仁10~15g、石膏20~g、甘草5~10g。
上四味,水煎,分2~3次温服。
[方证]
1.发热、汗出,舌红唇燥、喘咳急迫而烦渴者。
2.发热而口鼻干燥,痰唾粘稠,欲饮水者。
3.小便不利,面目浮肿,上逆,烦闷,脉浮数或洪滑,舌苔白干或根*。
[现代应用]
1.发热和咳喘性疾病多见本方证。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病*性肺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麻疹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小支气管肺炎、嗜酸细胞增多性肺炎、肺脓肿、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炎、药物热等。
2.五官科疾病。如化脓性鼻窦炎、鼻衄、酒渣鼻、化脓性中耳炎、急性舌炎、白喉、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角膜炎、暴发性结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等。
3.皮肤科疾病。如泛发性牛皮癣、银屑病、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玫瑰糠疹等。
4.其他疾病,如急性尿道炎、痔疮、睾丸炎、术后尿潴留、遗尿等也有运用本方的时候。
[经验参考]
麻*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此处之“喘”乃呼吸系统疾病,“汗出”是点睛之笔,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故次序排在喘之前。《名医类案》载张友樵先生曾治疗一酒客,夏月痰喘气喘,夜不得卧。服凉药及开气药不效。有议用《金匮》麦门冬汤者。张诊之,右寸数实,此肺实非肺虚也,投以人参则立毙矣。遂用葶苈五钱,焙研,滑石五钱,煎服立愈。明年复感客邪,壅塞肺气,喘咳复作。医以葶苈进,不效,反烦闷汗泄。张诊其右寸浮数,口渴恶热,冷汗自出,喘急烦闷,曰:此热邪内壅,肺气郁极,是以逼汗外越,非气虚自汗也。服葶苈反烦闷者,肺热极盛,与苦寒相格拒也。夫肺苦气上逆,本宜苦以泄之,而肺欲散,又当急食辛以散之。与麻杏甘石汤,一剂肺气得通,喘止汗敛,诸证悉平。《经方传真》载胡希恕先生曾治一男,恶寒身痛,咳喘咽干,自服解热止痛片后,汗出不恶寒,但仍身疼、咳喘、吐白痰、口十思饮,苔白舌尖红,脉滑数。证属外寒里热、肺气不宣,治以麻杏石甘汤。处方:麻*18g,杏仁10g,生石膏45g,炙甘草10g,半夏12g。结果,服上药二剂,汗出及喘减。继以桑杏汤加减,服六剂诸症已。从案一可见汗出可为冷汗,并非一定是热汗。除了汗出之外,口干、口渴也多见,而痰色的*白却不是用方的着眼点,如案二即是吐白痰。
“汗出而喘,无太热者”,前者易于理解,后者又该如何理解呢?有人认为出汗散热故体表无大热。但白虎汤证也同样有汗出却为何有大热呢?从临床来看,如果是细菌或病*感染性咳喘,则多数伴有发热。属于过敏而非感染的支气管哮喘常常喘而不热,且易汗出,恰恰与经文相吻合。如《汉方临床治验精粹》载矢数道明先生治疗一青年女性,体格、营养、面色均普通,只是从2岁开始患哮喘至今,易感冒。感冒后又引发哮喘,易出汗,口渴,但咳嗽及痰均不多,呼吸困难并伴有喘鸣。患者曾翻阅杂志,自试服小青龙汤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皮肤易粗糙,几年前起脸上又长白斑,同时有鸡眼,手指尖则生湿疹,不能沾水,十分困扰。腹部平坦,脉偏弱,根据哮喘而呼吸困难,但咳嗽及痰不多,多汗口渴者,可用麻杏石甘汤的经验,投给了麻杏石甘汤提取物粉末剂1.5g;对皮肤粗糙另加苡仁粉末0.5g。服药后,哮喘明显好转。鸡眼外用紫云膏,对颜面白斑处用石膏的醋溶液涂搽,不久均好转,白斑很快消失。其后,又患过敏性鼻炎,喷嚏及鼻涕增多,患者又购小青龙汤提取物粉末剂服用,仍不见效,而改服麻杏石甘汤提取物粉末后,却明显见好。自服用本方以来,既不经常感冒,也未再发作。
本方在后世的应用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仲景原文。姚芳蔚将本方应用于多种眼科疾病,如天行赤眼、角膜溃疡、化脓性角膜炎等。应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眼部症状剧烈,具有红、肿、痛、羞明、流泪等刺激症状;病人身体一般健康;舌淡白尖红,苔微*,脉浮数或浮紧;多伴有头痛,发热恶寒,或但热不寒,口渴,小便短赤,烦躁等全身症状。而且某些眼病刺激症状减退,而因风热并未消除者也可使用;只是眼病无表证,或无里证,皆非本方所宜;心力衰竭、营养不良等体质衰弱病人尤为禁忌;青盲内障绝不可用;绿风内障(急性青光眼)外症虽剧烈,但如误用本方,危害很大,所以也要慎重(广东中医,;8:19)。
治疗咳喘的方剂很多,使用时也要作仔细鉴别。如小青龙汤也主治咳喘,但其证则是以恶寒、呼吸道分泌物清稀而多为要点,本方证的特征却是汗出而喘。“汗出而喘”,又要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相鉴别。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多有气上冲感和恶风感而没有口干、口渴等表现;麻杏石甘汤却因内热外蒸而表现明显的口干和不怕风吹感。一重在降肺下气,—重在清肺泄热另外,麻杏石甘汤因为内热蒸肺,所以病人从外貌上来看,颜色多红润,舌唇红,抚之乏津,脉浮滑大,汗较多,质粘稠,臭味重,人也比较壮且有精神;而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由于因于营卫不和,汗出恶风,所以病人必定身蜷拘急,面色淡白或微红,舌色也淡,有时自觉的热感,往往比外表所见到的为重,而且来往无定;人相对来讲比较瘦弱少神,汗也淡薄量少,臭味稍轻。“汗出而喘”更要和气脱亡阳证相鉴别,该证必是大汗淋漓,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两者决不可错认!本方麻*、杏仁、石膏、甘草,四药相伍,可清肺平喘、宣泄郁热是临床上治疗热饮痰喘的有效方剂。麻*不合桂枝则但治喘咳水气,并不会大汗亡阳,且有石膏监制,相反相成,便可治疗热饮熏蒸,汗出、烦渴、喘咳等证。本方与小青龙汤虽同治痰饮、喘咳,但寒热悬殊。原书所谓”发汗后,小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石甘汤”。意思是说发汗后,如果表仍不解,是营卫不和,当用桂枝汤汗以解之。但汗出而喘,身无大热,则病机恰恰相反。是表随汗解,而内热与水饮胶结不清,故不可更十;桂枝汤、原文把“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放到“发汗后”三字之后,便好理解多了。如果使用小青龙汤后,出现喘咳加重(水热互结之故),同理也可使用麻杏石甘汤来治疗。如上气烦躁,则用小青龙加石膏汤亦可。另外,要注意方中麻*与石膏1:2的比例关系。石膏要用生品,不必先煎。
[原文点睛]
1.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噶,无大热者,可与麻*杏仁甘草石膏汤。(63)
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升,去滓,温服一升。
[注论精选]
胡希恕:麻*伍桂枝攻表邪而发汗,伍石膏清里热,故反治汗出。今于麻*汤去桂枝,倍用麻*,增量甘草而加石膏,故治汗出有热喘而急迫者(《经方传真》)。
尤在泾: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于肺中,缘邪气外闭之时,肺中已自蕴热,发汗之后,其邪不从汗而出之表者,必从内而并于肺耳。故以麻*、杏仁之辛而人肺者,利肺气,散邪气,甘草之甘平,石膏之甘辛而寒者,益肺气,除热气,而桂枝不可更行矣。盖肺中之邪,非麻*、杏仁不能发,而寒郁之热,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气之困,抑以缓石膏之悍也(《伤寒贯珠集》)。
王晋三: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治寒喘也。今以麻*石膏加杏子,治热喘也。麻*开毛窍,杏仁下里气,而以甘草载石膏辛寒之性,从肺发泄,俾阳邪出者出,降者降,分头解散。喘虽忌汗,然此重在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汗即不辍,而阳亦不亡矣。观二喘一寒热,治法仍有营卫分途之义(《绛雪园古方选注》)。
[组成用法]
麻*10~30g、杏仁10~15g、石膏20~g、甘草5~10g。
上四味,水煎,分2~3次温服。
[方证]
1.发热、汗出,舌红唇燥、喘咳急迫而烦渴者。
2.发热而口鼻干燥,痰唾粘稠,欲饮水者。
3.小便不利,面目浮肿,上逆,烦闷,脉浮数或洪滑,舌苔白干或根*。
[现代应用]
1.发热和咳喘性疾病多见本方证。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病*性肺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麻疹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小支气管肺炎、嗜酸细胞增多性肺炎、肺脓肿、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炎、药物热等。
2.五官科疾病。如化脓性鼻窦炎、鼻衄、酒渣鼻、化脓性中耳炎、急性舌炎、白喉、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角膜炎、暴发性结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等。
3.皮肤科疾病。如泛发性牛皮癣、银屑病、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玫瑰糠疹等。
4.其他疾病,如急性尿道炎、痔疮、睾丸炎、术后尿潴留、遗尿等也有运用本方的时候。
[经验参考]
麻*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此处之“喘”乃呼吸系统疾病,“汗出”是点睛之笔,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故次序排在喘之前。《名医类案》载张友樵先生曾治疗一酒客,夏月痰喘气喘,夜不得卧。服凉药及开气药不效。有议用《金匮》麦门冬汤者。张诊之,右寸数实,此肺实非肺虚也,投以人参则立毙矣。遂用葶苈五钱,焙研,滑石五钱,煎服立愈。明年复感客邪,壅塞肺气,喘咳复作。医以葶苈进,不效,反烦闷汗泄。张诊其右寸浮数,口渴恶热,冷汗自出,喘急烦闷,曰:此热邪内壅,肺气郁极,是以逼汗外越,非气虚自汗也。服葶苈反烦闷者,肺热极盛,与苦寒相格拒也。夫肺苦气上逆,本宜苦以泄之,而肺欲散,又当急食辛以散之。与麻杏甘石汤,一剂肺气得通,喘止汗敛,诸证悉平。《经方传真》载胡希恕先生曾治一男,恶寒身痛,咳喘咽干,自服解热止痛片后,汗出不恶寒,但仍身疼、咳喘、吐白痰、口十思饮,苔白舌尖红,脉滑数。证属外寒里热、肺气不宣,治以麻杏石甘汤。处方:麻*18g,杏仁10g,生石膏45g,炙甘草10g,半夏12g。结果,服上药二剂,汗出及喘减。继以桑杏汤加减,服六剂诸症已。从案一可见汗出可为冷汗,并非一定是热汗。除了汗出之外,口干、口渴也多见,而痰色的*白却不是用方的着眼点,如案二即是吐白痰。
“汗出而喘,无太热者”,前者易于理解,后者又该如何理解呢?有人认为出汗散热故体表无大热。但白虎汤证也同样有汗出却为何有大热呢?从临床来看,如果是细菌或病*感染性咳喘,则多数伴有发热。属于过敏而非感染的支气管哮喘常常喘而不热,且易汗出,恰恰与经文相吻合。如《汉方临床治验精粹》载矢数道明先生治疗一青年女性,体格、营养、面色均普通,只是从2岁开始患哮喘至今,易感冒。感冒后又引发哮喘,易出汗,口渴,但咳嗽及痰均不多,呼吸困难并伴有喘鸣。患者曾翻阅杂志,自试服小青龙汤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皮肤易粗糙,几年前起脸上又长白斑,同时有鸡眼,手指尖则生湿疹,不能沾水,十分困扰。腹部平坦,脉偏弱,根据哮喘而呼吸困难,但咳嗽及痰不多,多汗口渴者,可用麻杏石甘汤的经验,投给了麻杏石甘汤提取物粉末剂1.5g;对皮肤粗糙另加苡仁粉末0.5g。服药后,哮喘明显好转。鸡眼外用紫云膏,对颜面白斑处用石膏的醋溶液涂搽,不久均好转,白斑很快消失。其后,又患过敏性鼻炎,喷嚏及鼻涕增多,患者又购小青龙汤提取物粉末剂服用,仍不见效,而改服麻杏石甘汤提取物粉末后,却明显见好。自服用本方以来,既不经常感冒,也未再发作。
本方在后世的应用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仲景原文。姚芳蔚将本方应用于多种眼科疾病,如天行赤眼、角膜溃疡、化脓性角膜炎等。应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眼部症状剧烈,具有红、肿、痛、羞明、流泪等刺激症状;病人身体一般健康;舌淡白尖红,苔微*,脉浮数或浮紧;多伴有头痛,发热恶寒,或但热不寒,口渴,小便短赤,烦躁等全身症状。而且某些眼病刺激症状减退,而因风热并未消除者也可使用;只是眼病无表证,或无里证,皆非本方所宜;心力衰竭、营养不良等体质衰弱病人尤为禁忌;青盲内障绝不可用;绿风内障(急性青光眼)外症虽剧烈,但如误用本方,危害很大,所以也要慎重(广东中医,;8:19)。
治疗咳喘的方剂很多,使用时也要作仔细鉴别。如小青龙汤也主治咳喘,但其证则是以恶寒、呼吸道分泌物清稀而多为要点,本方证的特征却是汗出而喘。“汗出而喘”,又要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相鉴别。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多有气上冲感和恶风感而没有口干、口渴等表现;麻杏石甘汤却因内热外蒸而表现明显的口干和不怕风吹感。一重在降肺下气,—重在清肺泄热另外,麻杏石甘汤因为内热蒸肺,所以病人从外貌上来看,颜色多红润,舌唇红,抚之乏津,脉浮滑大,汗较多,质粘稠,臭味重,人也比较壮且有精神;而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由于因于营卫不和,汗出恶风,所以病人必定身蜷拘急,面色淡白或微红,舌色也淡,有时自觉的热感,往往比外表所见到的为重,而且来往无定;人相对来讲比较瘦弱少神,汗也淡薄量少,臭味稍轻。“汗出而喘”更要和气脱亡阳证相鉴别,该证必是大汗淋漓,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两者决不可错认!本方麻*、杏仁、石膏、甘草,四药相伍,可清肺平喘、宣泄郁热是临床上治疗热饮痰喘的有效方剂。麻*不合桂枝则但治喘咳水气,并不会大汗亡阳,且有石膏监制,相反相成,便可治疗热饮熏蒸,汗出、烦渴、喘咳等证。本方与小青龙汤虽同治痰饮、喘咳,但寒热悬殊。原书所谓”发汗后,小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石甘汤”。意思是说发汗后,如果表仍不解,是营卫不和,当用桂枝汤汗以解之。但汗出而喘,身无大热,则病机恰恰相反。是表随汗解,而内热与水饮胶结不清,故不可更十;桂枝汤、原文把“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放到“发汗后”三字之后,便好理解多了。如果使用小青龙汤后,出现喘咳加重(水热互结之故),同理也可使用麻杏石甘汤来治疗。如上气烦躁,则用小青龙加石膏汤亦可。另外,要注意方中麻*与石膏1:2的比例关系。石膏要用生品,不必先煎。
[原文点睛]
1.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噶,无大热者,可与麻*杏仁甘草石膏汤。(63)
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升,去滓,温服一升。
[注论精选]
胡希恕:麻*伍桂枝攻表邪而发汗,伍石膏清里热,故反治汗出。今于麻*汤去桂枝,倍用麻*,增量甘草而加石膏,故治汗出有热喘而急迫者(《经方传真》)。
尤在泾: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于肺中,缘邪气外闭之时,肺中已自蕴热,发汗之后,其邪不从汗而出之表者,必从内而并于肺耳。故以麻*、杏仁之辛而人肺者,利肺气,散邪气,甘草之甘平,石膏之甘辛而寒者,益肺气,除热气,而桂枝不可更行矣。盖肺中之邪,非麻*、杏仁不能发,而寒郁之热,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气之困,抑以缓石膏之悍也(《伤寒贯珠集》)。
王晋三: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治寒喘也。今以麻*石膏加杏子,治热喘也。麻*开毛窍,杏仁下里气,而以甘草载石膏辛寒之性,从肺发泄,俾阳邪出者出,降者降,分头解散。喘虽忌汗,然此重在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汗即不辍,而阳亦不亡矣。观二喘一寒热,治法仍有营卫分途之义(《绛雪园古方选注》)。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鼻窦炎
作者/王守智、戚聿英
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有急、慢性之分,以慢性者多见。近几年来,笔者运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有病历记载的30例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46岁,10~20岁13例,21~30岁7例,31~40岁6例,41岁以上者4例;病史最短者15天,最长者12年,绝大多数为1~3年,反复发作,经治不愈;急性者9例,慢性者21例。
临床诊断:根据头痛、头昏、鼻塞,流*浊鼻涕,甚或流脓性鼻涕,嗅觉减退等症状,急性者或伴有发热恶寒,咳嗽吐*痰等。或五官科检查,发现鼻腔中、下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或中鼻甲肥大,或局部红肿压痛和叩击痛。或结合鼻窦X线摄片检查,本组有21例经鼻窦X线摄片,其中18例有明显炎症。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炙麻*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辛夷15克,苡仁20~30克,桂枝6克,葛根10~15克,赤芍15克,桔梗10克,陈皮10克。水煎服,日1剂。
加减法:
如无辛夷可用苍耳子代,也可两药同用;
*浊脓性鼻涕多者,苡仁用至30克,加败酱草、金银花、*芩、皂刺、车前子;
头痛重者,加菊花、川芎、白芷、藁本;
鼻塞重者,加皂刺、穿山甲、丝瓜络、路路通、石菖蒲;
大肠热结便秘者,加酒大*、芒硝、枳壳;
有外感表证者,加荆芥、防风、金银花、连翘、菊花、葱白;
气虚者,加*芪、*参、升麻;
阴虚者,加沙参、麦冬、何首乌;
纳差者,加谷麦芽、鸡内金、砂仁、莱菔子。
三、治疗结果
痊愈24例(临床症状消除,五官科检查鼻腔中、下鼻道或嗅裂处脓性分泌物消失,局部无红肿,或鼻窦摄片炎症消失),占80%;显效4例(临床症状基本消除,五官科检查鼻腔中、下鼻道或嗅裂处脓性分泌物减少,局部仍红肿,无压痛和叩击痛,或鼻窦摄片炎性改变不大),占13%;无效2例(临床症状无改善,五官科检查鼻腔中、下鼻道或嗅裂处脓性分泌物仍较多,局部仍红肿压痛和叩击痛,或鼻窦摄片炎症无改变)。一般服药6~20剂,最多者30余剂。
四、病案举例
陈某,女,18岁。两个月前感冒未彻底治愈,继之头痛、头昏、头胀、鼻塞、流*浊鼻涕、嗅觉减退、记忆力减退、神倦。近半月来上述症状加重,舌质淡红苔薄*,脉弦细。
鼻窦摄片示:两侧上颌窦、筛窦窦腔混浊,密度增高,其余鼻窦无病变,诊为急性上颌窦、筛窦炎。
基本方加菊花10克,荆芥10克。
服3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又服6剂,诸症痊愈。为防复发,又服10剂。鼻窦摄片示:左侧上颌窦稍模糊,其余鼻窦无病变。随访10年未复发。
五、体会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作用,主治外感风热之邪壅遏于肺所致喘咳。鼻窦炎从临床症状来看属于中医学鼻渊和鼻窒范围。
明·《景岳全书·杂证谟·鼻病》说:“鼻渊证总由太阳督脉之火,甚者上连于脑,而津津不已,故又名脑漏……以余之见,谓此炎上之火,而治兼辛散,有所不宜,故多不见效,莫若但清阴火而兼以滋阴,久之自宁,此即高者抑之之法……若火之甚者,再以清凉甘剂加减用之,每获痊愈。”
通过临床实践,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笔者认为鼻窦炎的发病与肺经之郁热或大肠经之热有密切关系。因肺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联系。肺司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由于风热犯肺或风寒犯肺郁久化热,或大肠经之热上攻传入肺,邪热稽肺,肺失清肃,邪滞不去,而致使肺经蕴热循经附气(呼吸之气)上蒸于鼻,熏灼肌膜。
因为鼻窦与鼻腔通道之天然开口小,由于炎症水肿引起窦口狭窄或阻塞,影响鼻窦腔的通气和引流,而致鼻塞,流*浊鼻涕,头痛、头昏、头胀,嗅觉减退等症,发为鼻窦炎。
本病绝大多数属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故用麻杏石甘汤清肺经之蕴热以治本,佐辛夷、桔梗、苡仁、陈皮等清热通窍、除涕排脓、止痛为辅,杏仁入肺、大肠经,除肺热,降气行痰,能润燥,通大肠气秘,桂枝、葛根有通阳、升阳作用,能升清化浊,使清阳得以上达清窍,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排脓止痛作用。因病久入血络,鼻黏膜呈慢性充血肥厚,故用赤芍凉血活血消肿。本方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抗菌消炎和改善鼻窦黏膜血液循环和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故临证用之,疗效确切。
笔者还用本方加减治疗鼻痒鼻塞,喷嚏,流清稀鼻涕等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者,疗效也比较满意,其作用机理有待于作进一步研究探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