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上颌窦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病例分享IT种植系统临床可靠性基于种
TUhjnbcbe - 2021/3/8 13:36:00
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476536.html

沃兰IT种植体自年上市以来已经有将近20年的临床应用经验,Dr.Shin-KooKim通过分析IT种植体的临床使用证据,对IT种植体的设计特点与长期治疗效果间的关系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IT种植体

IT种植体是整体呈锥形,表面使用SLA处理技术,中度粗糙度的种植体。从宏观结构上看,种植体颈部由微螺纹组成,在皮质骨中有良好的应力分散效果,下端为渐进式的强力方螺纹设计,在骨松质中能够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好地受力分散效果。

种植体螺纹的外侧锥度为2°,内侧锥度为4°,由于种植体螺纹的这种锥度差异,越到根尖部的螺纹就越深,种植体的稳定性就越高,从而增加了种植体尖端的固位力。

这种种植体设计在拔牙后即刻种植过程中,能在拔牙窝根方获得更大的初期稳定性,并且切割槽的设计也提供了良好的自攻性。种植体颈部设计了平台转移倾斜平面,能够在获得稳定的生物学封闭的同时防止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

种植体内部为7°的锥形内连接设计,与常用的12°莫氏锥度内连接设计相比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和连接稳定性。因此,修复基台与种植体间的微间隙和微移动都得以避免。种植体颈部的微螺纹设计使种植体颈部的厚度也得到提高,增加了种植体颈部的强度。

病例解析

Dr.Shin-KooKim通过一系列的病例展示了IT种植系统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询证医学证据,包括上颌后牙区上颌窦提升病例,下颌后牙区IT种植体应用病例,上颌美学区修复病例及无牙颌种植咬合重建的病例。

我们常用的上颌窦底提升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上颌窦侧壁开窗的方式,另一种是经牙槽嵴进行的上颌窦底提升术。

目前,对于剩余骨高度不是特别低的情况,经牙槽嵴顶的内提升术被广泛应用。传统内提升术中的敲击过程有产生良性阵发性体位眩晕症(BPPV)的风险,Dr.Shin-KooKim已基本不再使用敲击的方式而是改为盘钻法进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手术。

由于IT种植体的特殊设计提供了更好的初期稳定性,在剩余骨高度为7mm-9mm时可按照标准植入流程植入长度为8.5mm的种植体,5mm-7mm时使用内提升同时植入种植体,3mm-5mm时在外提升术后同期植入种植体,只有1mm-3mm骨高度时,先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延期植入种植体。

在一个左上颌第二磨牙缺失后剩余骨高度为4mm-5mm的病例中,通过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植入了异种骨替代材料,随后植入了直径为5.3mm的IT种植体,获得了40N.cm的植入扭矩。IT种植体在剩余骨高较低的上颌窦区域也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初期稳定性。愈合6个月以后取模时,在X线片上可以看到原上颌窦底皮质骨已发生吸收改建,植骨区的骨密度增加明显。在修复1年7个月以后新的上颌窦底皮质骨已形成。IT种植体在下颌后牙区的种植修复中也有明显优势。我们常在下颌后牙区使用直径为4.3mm,4.8mm及5.3mm的种植体。Dr.Shin-KooKim在下颌后牙区主要使用直径为4.3mm的种植体,原因是IT种植体的颈部厚度更大,7°的莫氏锥度内连接设计使4.3mm直径种植体的颈部壁厚达到了0.59mm,而其他品牌种植系统只有大约0.3mm-0.5mm的厚度。当种植体颈部的壁厚不足时,基台连接一旦松动将很容易造成种植体颈部的折裂,导致种植治疗的失败。因为IT种植系统设计上的优势,其在近20年的临床使用中没有发现种植体折裂的问题。在一个下颌后牙区延期种植的病例中,骨质为4类,X线片上可见皮质骨厚度约1mm,松质骨密度较低。通常在4类骨内植入4.3mm×13mm的种植体时,会采用差级备孔的方式,在直径3.8mm的备孔钻使用后就植入种植体以获得较高的稳定性。因为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主要依靠皮质骨的支撑,所以在种植体植入时可以平齐骨面,充分利用皮质骨获得稳定性,不建议过深地植入种植体。最终获得了20N.cm的植入扭矩,在初期稳定性不足的情况下选择潜入式愈合。4个月后进行了取模及修复体的制作。修复2年后,种植体颈部的皮质骨厚度出现了明显的增高,这是由于种植体带来的生理刺激及种植体颈部微螺纹设计带来的应力分散的效果,种植体周围的骨密度有了显著的增加。上颌前牙区常有较薄的牙槽嵴,特别是在前庭沟底会有骨凹陷。IT种植体的锥形设计使其在上颌前牙区使用时不会导致种植体唇侧骨板过薄或穿孔。IT种植体颈部有较宽的平台转移设计,能够形成很好的生物学封闭,避免骨吸收,直径为4.3mm的种植体有着0.65mm宽的平台转移平面,能够获得很好的结缔组织附着。在一例上颌前牙区的即刻种植病例中,21牙因牙折需要拔除,患者为薄龈生物型,使用锥形的IT种植体进行了即刻种植。在拔牙后种植窝预备时,首先使用枪钻在拔牙窝底上方3mm处定点,并偏向拔牙窝的腭侧。使用2mm的麻花钻继续预备,一般在美学区会选择将种植体植入骨下约2mm的位置,当初期稳定性不足时也会略深地植入种植体。即刻植入种植体后,制作了螺丝固位的临时修复体。最终修复体也使用螺丝固位的方式,修复12年以后,骨组织及软组织都维持良好,治疗效果的获得与种植体的植入位置以及IT种植体的设计特点均密切相关。IT种植体在初期稳定性及机械强度方面的优点使其可以在全口固定种植修复中获得优秀的治疗效果。在一个上颌牙列缺失,下颌牙列缺损的病例中,使用患者原有活动义齿制作放射导板及简易手术导板。在上颌植入7颗IT种植体后安放了愈合基台,愈合3个月后取模。修复体设计方面,在后牙区将冠边缘设计为平龈,在前牙区设计为冠边缘位于龈下1mm。修复体戴入后2年,骨组织非常稳定,前牙区的美学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维持。

总结

通过以上介绍及病例,我们了解了沃兰IT种植系统在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中的优势,特别在上颌后牙区上颌窦提升术中能够获得很好的初期稳定性,并通过颈部微螺纹及平台转移的设计来维持骨高度。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例分享IT种植系统临床可靠性基于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