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各位南方的朋友,此刻应该都畏惧着“山竹”的威力吧,希望大家都注意安全,尽量留在室内。李亨利也趁着难得闲赋在家的机会,赶紧和大家分享几例复杂再治疗的临床思路。
至于龋齿治疗的下篇,也正在编辑当中,只是本人最近在几个城市间来回,身兼数职,着实兼顾不到推送的时间,希望大家能谅解。
病例一
美国女性47岁
患牙26由于曾发生剧烈自发痛,于外院拆冠后开放并建议拔除,患者拒绝拔牙。现症状缓解,患者被转至我处,要求完善治疗保留牙齿。
去除26髓腔内小棉球,见持续脓性渗出,叩(+),松(-),牙周探诊未见3mm,粘膜未见异常
26根管内充填物恰填,锥度较大,根尖周及根分叉处大面积透射影,上颌窦内见一团状高密度影像
26已行根管治疗,有症状根尖周炎
26显微镜下排除折裂可能,尝试非手术性再治疗
第一次就诊:橡皮障隔湿并冲洗髓腔内渗出物后,发现髓底侧穿,持续性渗出。为避免渗出物对根管的二次感染,以及冲洗液对牙周组织刺激,先用暂封王封闭测穿,然后寻找并疏通MB2。
第二次就诊:患者主诉症状消失,去除暂封后发现侧穿处仍有少量渗出,考虑其他根管一直暴露于渗出物和口腔环境,尽管充填质量良好,但仍用H锉取出全部牙胶,显微镜下根管内未见明显裂纹,重新进行化学机械性预备,封氢氧化钙。
第三次就诊:侧穿处已无明显渗出,热牙胶和iRootSP进行根管充填,iRootBP修补侧穿,置湿棉球,暂封。
第四次就诊:明确iRootBP完全硬化,开髓洞行玻璃离子和树脂充填修复,转至修复医生进行全冠修复。
9个月随访:患牙无任何主诉症状,能正常行使功能,CT见根尖周及根分叉透射影基本完全愈合,上颌窦内恢复正常。
病例二
中国女性42岁
患牙16由于咬及硬物导致冠折,转至我处明确保留价值。该牙于多年前在外院行根管治疗及冠修复。
16腭侧牙体缺损,断面齐龈,叩(+),松(-),牙周探诊未见3mm,粘膜未见明显异常
16根管内充填物仅腭根达根尖1/3,其余均为根管口水平,MB2未见充填物影像,MB、DB和P根管均见不同程度根管内影像增宽(橙色箭头),根尖周透射影,传通上颌窦(白色箭头)并见窦内阻射影增生。
16已行根管治疗,有症状根尖周炎伴根管内吸收
16去除旧冠部修复后判断剩余牙体组织,尝试非手术性再治疗
第一次就诊:去除冠部修复体后,仅剩颊侧完整牙壁,告知患者较差的修复价值,患者仍坚持尝试保留牙齿。玻璃离子恢复假壁,去除根管内旧充填物。化学机械性根管预备,DB根尖血性渗出,考虑由于内吸收造成。
第二次就诊:患牙无主诉症状,MB出现根尖血性渗出,故重新封药。
第三次就诊:确认所有根管内均无渗出,考虑由于内吸收导致的根管形态不规则,选择iRootBP进行根管充填,术后片确认根管倒凹区也获得严密充填,但少量材料超出根尖。
第四次就诊:确认iRootBP完全干燥,牙齿进行树脂充填,转回修复医生尽早完善全冠修复。
5个月随访:患牙无任何主诉症状,能正常行使功能,CT见根尖周及根分叉透射影基本愈合,上颌窦底重新闭合,窦内恢复正常。
总结
非手术性再治疗属于牙体牙髓治疗中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建议全科医生慎重考虑治疗计划,有条件的话尽可能转诊至专科医生,判断保留价值;
对于此类复杂的再治疗,临床上并无取巧捷径,只能逐一分析问题,逐个攻破;
对于侧穿修补和根管充填时机的把握得根据实际情况,病例一由于侧穿时间较久,已形成感染和牙周破坏,故需要先充分消*,使炎症得到控制后再进行修补;
病例二内吸收产生的原因,一般都是根管内同时存在活髓和坏死组织,由坏死组织产生的刺激引起破骨细胞通过血管运送至根管内,破坏根管内壁,因此只要去除所有坏死和感染组织,就能使内吸收停止;
使用iRootBP充填整个根管,主要是因为根管已丧失正常形态,无法匹配主尖,且一般牙胶难以充填倒凹区域。但是iRootBP或者MTA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于根管内加压充填,超充部分对根尖周组织影响较小;
非手术性再治疗的目的在于纠正第一次治疗的错误和不足,因此要保证再治疗的质量,尽量找到所有解剖组织,例如MB2;
两个病例良好的预后,都证明了恰当的非手术性再治疗足以解除患者症状,保留患牙并恢复功能。所以炎症的轻重和波及范围的大小,都不是拔牙的指征。
DocHenry你的鼓励,李亨利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