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患者信息
患者,男,33岁
主诉:右侧偏身麻木2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医院,诊断为“脑出血”,行保守治疗后遗留右侧偏身麻木,下肢较重,伴心慌,上肢乏力。现患者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系统诊疗,特入住我病区。入院症见:右侧偏身麻木,下肢较重,肢体僵硬,伴右侧脚趾不自主抽动,伴心慌,无头晕头痛,无饮水呛咳,纳可,眠一般,二便调。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余,血压最高达/mmHg,口服氢氯噻嗪片1/4片QD,平时血压控制尚可。1年前因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手术”。
辅助检查:ECG示:正常范围心电图。双肾及肾上腺、肾动脉彩超示:双肾动脉未见狭窄征象。颅脑、头部血管MRI示:1.左侧基底节区软化灶,考虑陈旧性脑出血灶;脑少许腔隙梗塞缺血变性灶,附见:考虑双侧上颌窦囊肿;2.右侧椎动脉颅内段及右侧大脑后动脉远端纤细。
中医四诊:表情自然,面色红润,形体正常,动静姿态,语气清,气息平;无异常气味,舌暗红,有瘀斑,苔白厚。
整体脉象:左侧粗、内曲、进少退多;右侧细、敛;局部脉象:左寸沉、起始部怠,关郁动波;右寸敛,有谐振波。
02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痰瘀阻络证
西医诊断:1.脑出血后遗症2.高血压病2级(高危)
03脉象分析
左侧脉整体表现为气郁,寸脉起始部怠,说明平素劳心劳神,关脉郁动波,表现为气郁;右侧寸部动、敛,患者平素易思虑,心小;总体呈现出郁闷不舒加思虑过度的状态
04病例分析
中医有句很经典的名言:“麻者气不至,木者血不通”。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四肢麻木的病因病机,就是气滞血瘀。气机的条畅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或郁闷,就会抑制肝的疏泄、生发功能,就会气郁。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郁会造成血流不畅,血液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才可奔腾不息。
患者平素工作劳累,耗伤心血,性格方面易多思多虑,凡事憋在心中,易生闷气,不愿诉说,患者整体偏木形人,《内经》有云:“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有才,好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内经》又云:“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会引起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运行受阻,这与患者幼年父母约束管教有关,导致其性格压抑、易顶撞他人,气郁结心中,心肺气机郁闭,胸腔气机郁滞,患者左侧脑出血,左侧大脑支配人的右侧肢体活动,因而患者右侧肢体麻木,根据脉学指导发现患者肢体左侧郁滞,气血不能通畅,气机郁滞在左,并肉眼可见患者左侧肢体较右侧肢体粗。
05治疗方案及分析
药物治疗:中药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原则,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整方如下:
防风12g*芩12g青风藤30g海风藤20g
牡丹皮20g徐长卿20g当归15g熟地*20g
炒桃仁9g红花9g麸炒枳壳12g甘草6g
白芍20g柴胡12g川芎15g桔梗12g
川牛膝15g
血府逐瘀汤改善患者郁闷不舒状态具有良好的效果,《医林改错》云:“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此方应手效”;方中用桃仁、红花、川芎、丹皮活血化瘀;白芍、当归、熟地养血活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载药上行、开胸膈滞气、宣通气血;防风发散邪气,*芩清热燥湿,青风藤、海风藤通络,徐长卿行气,甘草调和诸药。
针刺治疗:根据系统辨证脉学,判断患者左侧淤堵,针对病机选穴,针刺左侧血海、太冲、膈俞、合谷等穴,以达到化痰活血、疏肝理气的效果,针刺后肉眼可见患者后背、手心冒冷汗。
06治疗效果
患者自述肢体灵活度较入院时明显提高,麻木感明显改善,性格柔顺许多,不再表现出与外界对抗的感觉,不再冲撞他人,住院十天后出院。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