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3岁,主因咬合力弱1年半,双上肢无力1月于年2月22日住院。患者于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咬合力弱,言语含糊不清,流涎,当时不伴有肢体无力,麻木,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逐渐出现脸颊、颈部、舌肌、背部、双上肢肌肉萎缩(图1),时有肉跳,医院,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不能咬合,仅能进流食,偶有呛咳,不能平躺(平躺时出现呼吸困难),体质量渐下降,近1年来体质量下降50Kg。近1月来逐渐出现双上肢无力,流涎较前增多,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0年,血压最高/mmHg(1mmHg=0.kPa),未规律口服药物治疗,近期血压可;吸烟史30年,40根/天;否认糖尿病、颈椎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婚姻史及家族史:未婚,父亲因心脏病去逝,母亲因脑梗死去逝,姐姐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欠流利,构音障碍,高级皮质功能正常,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球各方向活动可,无复视及眼震,双侧眼睑闭合力稍弱,双侧咬肌不能咬合,皱眉、龇牙、鼓腮动作不能,粗测听力正常,悬雍垂右偏,咽反射存在,较正常减退,伸舌居中,可见舌肌萎缩。面部、颈部、背部、双上肢可见肌肉萎缩,右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5-级,左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5级,右上肢腱反射未引出,左上肢及双下肢腱反射减退(+),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深浅感觉一致对称,双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稳准,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侧巴氏征中性,颈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总蛋白61.7g·L-1(参考区间65~85g·L-1);白蛋白(溴甲酚绿法):38.85g·L-1(参考区间40~55g·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4.9U·L-1(参考区间15~40U·L-1)。同型半胱氨酸:23.4umol·L-1(参考区间<15umol·L-1)。纤维蛋白原含量:4.02g·L-1(参考区间2~4g·L-1)。血液分析、尿液分析、(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糖类抗原、糖类抗原、铁蛋白、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甲功五项(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正常。腰穿压力85mmH2O(参考区间80~mmH2O)。脑脊液(颜色、细胞数等)、生化(氯、脑脊液总蛋白、脑脊液糖)正常。肯尼迪病基因检测:AR基因1号外显子CAG重复次数为20次,检测结果提示患者CAG重复次数未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该序列的重复次数不超过34次),不符合肯尼迪病的致病特征(图2)。
电生理检查:①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右正中神经、右尺神经感觉传导波幅减低;余被检神经未见异常改变;②反射测定:右胫神经F波、H反射测定未见异常改变;③肌电图:双胫前肌、右肱二头肌、左胸锁乳突肌、左三角肌、左舌肌、左咬肌呈神经源性损害;左冈上肌、左口轮匝肌静息期可见少量自发电位;左小指展肌MUP多相比略增高;余未见异常改变。结论:1.广泛神经源性损害(提示前角细胞损害可能性大)2.右上肢周围神经损害(感觉纤维受累),请结合临床(见图3)。
耳鼻喉科电测听:双耳听力基本正常。
颈椎CT:C6-7椎间盘突出。
头颅MRI:右侧小脑半球、双侧基底核区的小软化灶。慢性缺血性脑改变。右侧侧脑室稍增宽。左侧上颌窦、双侧筛窦粘膜增厚(图4)。
诊断、治疗和随访:本例有典型的肌肉无力和萎缩,包括躯干、双上肢和脑神经(V、VII、IX、X、XI、XII)受累,症状、体征和肌电图检查提示锥体系、脊髓前角细胞、球部核团、面神经核团损害,排除了中*、遗传、代谢性疾病、血管性疾病、创伤、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例特殊之处在于早期出现面神经的受累,这在其他常见类型的运动神经元病少见,经过分析,诊断:马德拉斯运动神经元病。给予营养神经、清除氧自由基等药物治疗8d后症状无明显好转,遂出院。5个月后随访,患者症状进一步加重,体重再次下降5kg,上肢肌力较前明显下降。
讨 论
MMND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个少见亚型,约占运动神经元病的0.9%~3.7%,包括MMND、MMND变异型及家族性MMND,变异型MMND是指有视神经受累或者小脑症状的患者,而家族性MMND是指有家族史的患者。MMND有特殊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印度南部,随后在泰国、中国、韩国、土耳其均有散在的病例报道。本病例为中国报道的第7例,无印度血统。
本例患者为散发病例,家族中其他亲属无类似表现,尽管大多数患者为散发病例,但Nalini等研究显示23.4%的患者存在家族史,因此基因检测应该纳入其中,在一些家族性MMND中显示有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的可能,多数散发病例提示是常染色隐性基因的重新排列所致,但目前尚未发现该病的明确致病基因。因为MMND和一些线粒体疾病相似,一项研究分析了45例MMND患者的线粒体基因,发现了13个和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其中3个位于12SrRNA,4个位于tRNA,另外6个和复合体相关。45例患者上述基因突变率为2.2%~42.2%,其中3个12SrRNA突变和听力损害相关,突变率达8.8%。这提示mtDNA突变可能在MMND发生过程中起到非直接的作用,可能是基因突变和一种或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MMND和BrownVialetto-VanLaere综合征(BVVL综合征)临床表现存在相似之处,但与BVVL相关的基因检测并未发现存在异常(如SLC52A1、SLC52A2、SLC52A3、C9ORF72等)。有学者指出柠檬酸盐可能在MMN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尸检及三叉神经节、前庭神经节的病理提示炎症在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MMND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中度下降,亦提示炎症有可能发挥致病作用。另外MMND患者小脑可出现萎缩,提示神经系统变性也可发挥作用。MMND最明显的临床表现是发病年龄早,感音神经性耳聋,多发的脑神经(VII、IX、X、XI、XII)损害,广泛的肢体萎缩、无力(上肢较下肢明显,远端较近端明显),上、下运动神经元均受累,肌电图提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呈进展性但相对良性病程。本病例主要以咀嚼肌无力起病,逐渐出现双侧面肌、咽喉部肌肉及舌肌的瘫痪,随后迅速出现肢体的无力、萎缩,面部的无力出现早且较重,印度的研究中50.9%的患者出现双侧的面肌无力,这亦是将MMND与其他的运动神经元病相鉴别的重要表现。患者未出现听力下降,这和国外的报道存在不同,在印度的研究中MMND患者感音性耳聋发生率可达85.7%~%,且占首发症状的52.6%~60%,而中国报道的7例MMND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听力下降。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证实三叉神经运动神经纤维可以受累,发生率为25%,但是来自中国的7例研究中4例首发症状为三叉神经运动支受累导致的咀嚼肌无力,发生率明显偏高,均提示中国人群和印度人群的遗传及疾病的异质性。在其他的后组脑神经损害如咽喉肌、舌肌的无力、萎缩与国外报道一致。MMND可以出现广泛的四肢肌肉萎缩、无力,本患者在1年内体质量下降50Kg,体型消瘦,双上肢及躯干肌肉明显萎缩,体征提示上、下运动神经元均受累,且上肢明显,这和国外的报道较为一致。诊断为MMND的患者体型多格外消瘦,分析一方面可能和广泛的肌肉萎缩相关,另一方面MMND患者常表现有球部肌肉、面肌的萎缩、无力,导致患者进食量明显减少,营养摄入严重不足从而体质量下降。综上,对于面肌、咀嚼肌、咽喉肌、舌肌受累及广泛的肢体肌肉萎缩、无力,上、下运动神经元均损害的体型消瘦患者,要想到MMND的诊断,尤其以咀嚼肌无力起病可能对于早期诊断我国MMND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诊断要点为发病年龄早,感音神经性耳聋,多发的脑神经损害导致面肌、咽喉肌、舌肌的萎缩及无力,广泛的肢体萎缩、无力,上、下运动神经元均受累,肌电图提示进行性失神经支配和慢性神经再生现象。MMND需要和以下疾病相鉴别:①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虽然MMND和ALS有相似之处,但发病年龄、面肌麻痹、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将两者鉴别的重要特征,ALS患者一般发病年龄较晚,多数45岁以上发病,一般不会出现面肌麻痹及感音神经性耳聋;②肯尼迪病(Kennedydisease,KD):也称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成年起病、缓慢进展的下运动神经元病,该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Xq11-12。KD临床表现为四肢肌肉无力和萎缩伴延髓核团受累的体征,伴有肌肉震颤、痉挛、异常的感觉神经传导,患者还可能出现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包括男性乳房发育症、无精子症和不育症。本例患者出现了咽喉肌、舌肌及面肌的受累,因此进行了KD基因检测,排除了此诊断;③连枷臂综合征(flailarmsyndrome,FAS):是ALS的良性临床变异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双上肢的肌无力及萎缩,以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等上肢近端肌肉为主,虽然该患者双下肢受累不明显,但球部及面部的肌肉损害突出,且以此为首发临床表现,故排除了此诊断;④BVVL综合征:目前已经更名为核*素转运蛋白缺乏症,是由核*素转运蛋白基因的SLC52A2(编码RFVT2)和SLC52A3(编码RFVT3)突变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呈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年龄较早,0.25岁~27岁不等,主要表现为延髓麻痹导致进食困难,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面部、颈部及四肢的肌肉无力,感觉神经病变,感觉性共济失调,呼吸困难或喘鸣等呼吸疾病等,三叉神经受累很少见。研究显示81%的BVVL综合征神经电生理检查为感觉运动轴索性神经病,且感觉的症状较为突出,16.7%提示为运动神经元病,核*素补充制剂治疗BVVL有效。该病例无家族史,发病年龄相对较大,无听觉、感觉障碍,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三叉神经受累导致的咀嚼肌无力、萎缩突出,故考虑BVVL综合征可能性不大。
与其他运动神经元病类似,MMND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使患者获益。与ALS相比,MMND进展缓慢,生存期相对较长,研究显示为.9±27.9月。但有些患者生存期较短,尤其是女性,研究显示最短的生存期仅为12个月,多死于呼吸衰竭、呼吸道感染。本例患者病程到目前为止不足2年,发展较为迅速。
MMND是一种少见疾病,以咀嚼肌无力起病,伴有面肌、咽喉肌、舌肌损害及广泛的肢体萎缩、无力,上下运动神经元均受累的体型消瘦患者,要想到MMND的可能。临床医师对该病的熟练掌握可早期确诊该病,对患者预后及整个家族具有重要意义。更多病例的发现可协助进一步确定可能的基因、代谢、炎症性的病因,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文章摘自《脑与神经疾病杂志》,作者:牛会丛 岳月红 张 阳 魏菀怡等;仅供学习,无其他商业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