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拍马
刘邦初定天下,普天同庆,各位*国大臣每日饮酒作乐,时常拔剑击柱,开心得有点儿过头了,还和皇上吆五喝六猜拳行令拍肩搭背,弄得刘邦很烦,可是,都是自己的兄弟,又不好翻脸。这事儿让叔孙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上。叔孙通向皇上献策:“这些有*功的大臣啊,他们没有仗打了,精神空虚,只好借酒浇愁了,咱们先不管他们。皇上应该招揽一些儒生,可以派上用场的。在下可以做这个工作,我这就去鲁国给陛下找一些博学鸿儒,来给陛下建设精神文明。”刘邦说:“这行嘛?”叔孙说:“请陛下把那个嘛子拿掉。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也,臣下只需要把《论语》、《孟子》等等的古书和秦朝的礼仪粘贴复制杂交一下,就得了。”
于是乎,叔孙通带着一群伯乐到鲁国海选儒生,入围有30人,还有2人自动放弃,而且,开招待会,把叔孙猛贬一通:“你丫大约已经跟了十个主子了吧?靠溜须拍马,混得一官半职。如今,大汉刚得天下,百废待兴,死了的烈士还没有安葬,伤了的战士还没有治疗,你却搞什么礼乐这些劳什子。你知道什么是礼乐么?礼乐是精神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没有物质的强大,哪里会有精神的昌盛?你这是本末倒置、沽名钓誉。你忙去吧,不要玷污了我的清白。”
叔孙自然不屑一顾,笑道:“你们也太迂腐了。我这叫与时俱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你们不跟我走是不是?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叔孙带着一队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分子回国了。刘邦很器重他们,拨款给房子,让他们“建设”去了。本文已经分页:【1】2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