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上颌窦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微创系列手术展示内镜篇二
TUhjnbcbe - 2023/8/9 21:42:00

(二)内镜经扩大鼻蝶入路-切除双侧前中颅底-鼻眶沟通复发间变脑膜瘤

患者老年女性,70岁,系“颅底脑膜瘤多次术后放疗后18年,头痛伴鼻塞9月,发现颅底鼻腔病变3周”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年因癫痫发作就诊于外院,行左侧前颅底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脑膜瘤,术后行伽马刀治疗。年因肿瘤复发,外院行左侧中颅底复发脑膜瘤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脑膜瘤,术后未行放疗。年患者复查时发现肿瘤复发、侵及颞下窝和眶腔,再次于外院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混合型脑膜瘤,部分间变;后于山东行诺力刀治疗。后每两年复查未见明显复发。年11月时患者开始出现头痛伴鼻塞,自认为感冒症状,未予以重视。3周前行头颅MRI:提示前颅底-鼻腔占位病变,考虑肿瘤复发可能。发病至今无头晕、恶心、呕吐、感觉异常。精神可,睡眠较差,饮食可,二便可,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可,言语流利。嗅觉丧失。左眼失明,右眼视力视野粗测正常。左侧眼睑下垂,瞳孔直径约5mm,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右眼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各向运动可。左侧额纹消失,左侧面部感觉较对侧减退。左耳听力粗测下降。悬雍垂居中,双侧软腭抬举对称。双侧咽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四肢肌肉无萎缩,四肢肌张力不高,左侧手腕肌力稍差,余肢体肌力V级,躯干及四肢感觉无异常。病理征阴性。

术前核磁和CT

辅助检查:头部MRI:双侧前中颅底-鼻眶沟通占位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病变广泛累及双侧前颅底,后方侵及蝶窦前壁和后组筛窦,侵犯双侧视神经管和眶腔,左侧眶尖下方累及海绵窦壁可能;下方侵犯双侧鼻腔侧壁、鼻甲和鼻中隔,左侧侵及翼腭窝、上颌窦后内侧壁。左侧额颞部、颅内颅底术后改变,局部脑组织软化。左侧额顶部、大脑镰旁、镰幕交界区占位病变,与硬膜关系密切,增强后明显强化。双侧鼻窦炎症表现。

入院诊断:双侧前中颅底-鼻眶沟通肿瘤,左侧前中颅底间变脑膜瘤多次术后放疗后,颅内多发肿瘤,鼻窦炎

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示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行经鼻蝶内镜下-双侧前中颅底-鼻眶沟通肿瘤切除+眶腔减压+鼻窦炎造口引流术。手术经过顺利。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特殊不适。查体:神清,精神可。左眼失明,右眼视力视野粗测正常。左侧眼睑下垂,瞳孔直径约5mm,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右眼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各向运动可。左侧额纹消失,左侧面部感觉较对侧减退。左耳听力粗测下降。悬雍垂居中,双侧软腭抬举对称。双侧咽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四肢肌肉无萎缩,四肢肌张力不高,左侧手腕肌力稍差,余肢体肌力V级,躯干及四肢感觉无异常。病理征阴性。双侧鼻腔碘仿纱条已拔除,无明显渗出。病理提示:非典型脑膜瘤,局部间变,WHOⅡ-Ⅲ级。

术后核磁

点评:颅底非典型或间变脑膜瘤是非常棘手的一类复杂颅底肿瘤,肿瘤侵袭性生长、往往包裹重要神经和血管,导致了肿瘤往往难以彻底切除、术后容易复发。本例患者经多次开颅手术和放疗后,颅内部分肿瘤得到比较好的控制,本次肿瘤复发主要位于颅底-鼻腔眶腔,常规开颅手术已经不适合了;而采用内镜经鼻蝶入路,从腹侧切除肿瘤、进行眶腔减压,能够达到非常满意的手术效果。此外,内镜颅底手术、尤其是此类术中易发生高流量脑脊液漏的,良好的颅底重建技术是关乎手术成败的关键环节,术前应该充分计划、准备,务必重视重建细节、防止术后脑脊液漏。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创系列手术展示内镜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