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少龙广东省名中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医院院长、医院院长、医院副院长。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擅长诊治中医儿科、中医内科杂病。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林某,女,时年51岁,初诊时间:年1月18日。
诉10年前患者感冒后出现鼻塞,流涕,多痰,多次治疗后症状反复,曾外院诊断鼻窦炎,1周前受风后症状加重,畏寒,晨起作嚏较甚,无发热,无头痛,胃纳差,大便秘。
主诉:反复鼻塞,流鼻涕10年,加重1周。
既往史:既往有胃炎病史,否认有高血压病史,否认蚕豆病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其他食物过敏病史。
体格检查:T36.5℃,呼吸20次/分,神清,双侧扁桃腺无肿大,鼻粘膜苍白,肺部无干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律整齐,心脏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滑。
辅助检查:鼻咽部CT:两侧上额窦、筛窦、蝶窦慢性炎症。
西医诊断:鼻窦炎。
中医诊断:鼻渊。
证候诊断:脾肾阳虚。
治则:健脾补肾。
方用:参苓白术散合桂枝附子汤。
处方:
*参15g、麸炒苍术5g、浙贝母10g、陈皮10g、莱菔子5g、厚朴10g、甘草10g、制何首乌20g、酒苁蓉10g、芡实15g、桂枝5g、黑附子(黑顺片)10g(先煎),3剂,水煎去渣取ml,分两次温服。
复诊:年1月25日
近日胃纳差,大便秘,喷嚏流鼻减少,痰减少,舌红苔白浊,脉沉。
处方:*参15g、苍术5g、浙贝母10g、莱菔子5g、厚朴10g、甘草10g、制何首乌30g、酒苁蓉10g、芡实15g、黑附子10g(先煎)、生地*15g、*芪10g、火麻仁20g,5剂,水煎去渣取ml,分两次温服。
三诊:年2月10日
鼻塞流涕基本消失,大便正常,睡眠易醒,胃纳一般,大便正常。舌红苔白浊,脉沉。
处方:*参15g、白术10g、甘草10g、芡实15g、黑附子15g(先煎)、桂枝10g、*芪15g、郁金10g、醋香附10g、牡蛎30g(先煎),7剂,水煎去渣取ml,分两次温服。
按语:
患者病情较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特点,卫表不固,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畅,津液停聚,鼻窍壅塞,导致鼻塞流涕,脾气虚至肺气虚,参苓白术散为培土生金的代表方,又因患者形寒,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方合附子温壮阳气,驱逐寒湿,与桂枝相用,共同达到振奋阳气,驱散风寒湿邪的目的,全方共奏健脾补气,温阳通窍之功。
指导老师评语:过敏性鼻炎、部分鼻窦炎本为肺、脾、肾虚寒、阳气不足,标为风邪、热邪外犯,治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本例为治本补肺、脾、肾三脏,温阳通经络,能取良效。
(本案编写:吴余粮)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