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规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27172.html出血坏死性鼻息肉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
CT表现
MRI表现
鉴别诊断
1、水肿性鼻息肉
。多双侧发病
。筛窦、上颌窦窦口多见,向鼻后孔生长
。边缘光滑,有蒂
。水样均匀密度或信号
。增强呈环形轻度线条状强化
2、内翻性乳头状瘤
。好发于40-50岁
。男性多见
。好发于鼻腔外侧壁
。T1稍低信号,T2不均匀高信号,明显不均匀强化
。卷曲脑回状或栅栏状
3、真菌球
。上颌窦窦多见
。病变中央伴局灶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高密度影
。长T1短T2信号,增强无强化
。部分伴有窦壁骨质硬化、增厚,一般无窦腔膨胀,骨质破坏少见
4、血管瘤
。好发于20-40岁,女性多见
。好发于鼻中隔,其次外侧壁和鼻前庭
。分叶状软组织肿块
。密度或信号均匀,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内见流空血管影,增强明显强化。
。增强T1WI周围见无强化低信号环-表面溃疡区
5、鳞癌/腺样囊腺癌
。老年人多见,病程短,进展迅速。
。CT呈软组织肿块密度,密度不均匀
。T1WI等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中度-明显不均匀强化
。肿块向周围侵犯,直接侵犯眼眶、翼腭窝、颞下窝等结构
。窦壁骨质弥漫性、溶骨样及虫蚀样破坏为其诊断的重要征象
。颈部淋巴结转移
小结
扫码